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如何从顶峰一步步沦落为二流国家的?

如题所述

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之所以从顶峰一步步沦落为二流国家,是因为首先魏国难逃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其次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百战之地,人才的流失都是魏国衰落的原因。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从而诞生了魏国、赵国、韩国三个国家,刚开始的魏国非常弱小,但是由于由于魏文侯的变法,对内奖励耕战,重用李悝等人,对外重视军事建设,启用吴起等名将,打造了闻名天下的魏武卒,使得魏国一跃成为了战国时期实力最为雄厚的诸侯国之一,随着之后魏国几代国君的努力,最终魏国成为了战国七雄,在逢泽之会甚至摆出周天子的场面号令群雄,魏国的国力也达到了巅峰,后来称霸天下的秦国还仅仅是苟活在西方的蛮夷,完全上不了台面,但是局势随着战国时代的发展,也在时刻发生变化,魏国也逐渐从七雄之一,逐渐沦落成了二流国家,下面就来说一说为什么会这样:

一、盛极必衰

正所谓盛极必衰,国家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在魏国的国力达到巅峰的时候,自然会引起周围国家的忌惮,为了发展自身实力,周围的国家也纷纷开始变法自强,而魏国依然停留在自满的位置,逐渐走向衰落。

二、百战之地

魏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说是百战之地,并没有类似于秦国的雄关险要来防守,这也就导致了逐渐强大的秦国只要东出,就必须跟魏国交战。

三、人才流失

魏国人才流失也非常严重,由于后期对人才不够重视,使得商鞅、孙膑、尉缭等一众人才流失他国。

你知道作为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如何从顶峰一步步沦落为二流国家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6
魏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所以导致不断的衰弱。最后,被其他国家吞并。
第2个回答  2022-07-06
1.地理位置:魏国地处华夏文明的中部,北有赵国,西邻秦国,东于卫、宋、齐接壤,南面还有楚国。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地理位置极其不利。在强盛时可以会盟与四周各国,但只要一衰败,就会遭各国的群攻。魏国在马陵之战后,四周各国纷纷蚕食魏国的土地,魏国已无力再支持它称霸的雄心了。
2.国君的战略意识:观看整个魏国称霸史,魏国在最强盛时也没有兼并掉七国中的任何一国。最厉害的一次也是逢泽之会,国君的意识还停留在春秋时期的称霸,全然不知自己一进入到了一个兼并的时代。而且连年的征战使魏国疲惫不堪,同时也招惹了各国的不满。
3.周围国家的发展:战国是一个极具变革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不断的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等等。这些国家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自己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秦国,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变得强盛,矛头直指山东六国,而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早些年一直欺负它的魏国了。
第3个回答  2022-07-06
君王没有很好的把握机会,沉迷于享乐,没有注意自己国家的发展,没有注意军事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