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阴盛则寒?

如题所述

阴胜则寒,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指阴气偏胜,机能减退时,就会产生寒性的病变。亦即“阴盛则内寒”。
“阴盛则内寒”,经文原意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这种内寒实际上是寒积胸中的里寒证,因为阴主内,所以叫内寒。

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一般属于外寒,在八纲辨证中,可以是表寒,也可以是里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3
阴胜则寒,病因病理学术语。指阴气偏胜,阳气偏衰,则出现寒证。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第2个回答  2020-04-23
可以试试中医调理的方式,希望能够早些恢复起来
第3个回答  2020-04-23
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