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何能躲过继位初期的诸多危机?

如题所述

说起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难免让人感觉可惜,非亡国之君却遭亡国之运。崇祯是明朝难得的一位勤政的皇帝,只是他的兢兢业业还是没能挽救大明江山。其实崇祯皇帝从继位开始就展现了很聪明的一面,也让他顺利躲过继位初期的很多危机。

崇祯皇帝的这个皇位说白了就是捡来的,因为他的哥哥天启皇帝是个木匠皇帝,整日不上朝就知道做木匠,死的时候才23岁,连个能继位的儿子都没有。无奈,只好由17岁的崇祯皇帝来继位了。

崇祯皇帝知道,当时的朝中大权掌握在阉党魏忠贤手中,自己想要掌握朝局不得不除掉他,而魏忠贤也明白这些。所以崇祯皇帝非常害怕魏忠贤会谋害自己。在刚刚登基进入皇宫的时候,崇祯皇帝听了天启皇帝的皇后张皇后的告诫,小心宫里的食物,所以崇祯皇帝便偷偷在袖子中藏上了饼,饿了就吃自己藏的饼,绝不敢吃宫里的东西。之后便悄悄将身边的宫人们都换了,换成自己从王府里带来的亲信

而魏忠贤呢?一心也想让崇祯皇帝和天启皇帝一样成为一个不理朝政的昏君。所以他给崇祯皇帝送去了很多美女,但奈何崇祯皇帝根本不好色,对于这几个美女也不感兴趣。但是为了迷惑魏忠贤,他还是收下了几个比较漂亮的。但是这些美女一送到身边,崇祯皇帝便让人给她们搜身,果然,这几个美女身上都带着春药,准备来迷惑皇帝的。后来魏忠贤干脆让太监将催情的春药放在香薰之中,这也没有瞒过崇祯皇帝的眼睛,魏忠贤的计划全部被识破。

此时的崇祯皇帝早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魏忠贤非除掉不可,所以在登基只有三个月的崇祯皇帝便干脆利落的解决了魏忠贤,开始自己亲政的生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8
如果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明朝历史,你会发现明朝的所谓的好皇帝,都是听文官话的皇帝,不好的皇帝都是不听文官话的皇帝,朱祁镇造就了土木堡悲剧,明朝英才尽数断葬,复辟后又杀了忠臣于谦,只因为取消了殉葬,竟然被文官评为“英宗”,这就是听话的皇帝。而嘉靖皇帝一生中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和谐,虽然不上朝,但却是对朝政控制最得心应手的皇帝,如此之人,最后只落得“神宗”这样的明褒暗贬的骂名,要知道秦皇汉武唐宗都是信奉神仙的,然而只因为文官对嘉靖严酷控制的痛恨,给他取了一个如此嗜好,话说到重点,明朝文官对木匠的记载似乎不多,但不难见得他们对木匠没一句赞扬,可反观现实,木匠任上国库充实,党争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社会贫富差距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历史记载中只记载了魏忠贤的残酷狠毒,却没有记载他主导的税收机制比那些东林党强千倍万倍,他能启用自己的死敌镇守边疆,就比那些东林党的胸怀大太多了,可惜历史的嘴在文官手里,崇祯一生勤奋,可是就没明白这个道理,明朝最大的顽疾不是天灾,不是造反,不是金人入侵,而是庙堂之中这些侃侃而谈的东林党,说了这么多有点跑题,表面上他躲过了即位之初的诸多危机,实际上,他正在将大明带入一个万劫不复之地,他若是有嘉靖的能力,尚可挣扎一二,可他太过年轻,又没有学过帝王心术,看似勤奋,实则是被东林党玩弄于骨掌之中。
第2个回答  2019-03-10
刚除魏忠贤,正踌躇满志,又来了袁崇焕,袁几番自认为好意的运作,引来后金兵对京城的当头棒喝,切肤之痛,遥想靖康心志大乱,京城上下愤怒难平,几番犹豫终需袁崇焕负责,无中间计之说,但重用袁崇焕终归是看走了眼,虽袁死后,山海关十五年岿然不动,证明袁错不可平反,平反的是满帝乾隆,然君臣间起码的信任已聊胜于无,当初重用袁崇焕之际的战略抉择,竟成烂尾,辽东局势让袁这么一搅,送给后金十五年壮大期,但每年的辽饷却不可或缺,少了皮岛牵制,终究大患,一心不能两用,防务之患竟起三处,山海关、内蒙长城豁口处、内乱,十几年下来明朝灯枯油尽,崇祯亦灯枯油尽,明亡亦是天意,有人说,这十几年间,有个魏阉这样的厉害角色加大力度收刮民间、收刮江南,明朝也许不会亡,说此魔鬼之言,若这种模式成立,更显满清二百六十七年之治理更符天意,历史车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比朝代周期率这种插科打浑的话语,来得实在多了。
第3个回答  2019-02-01
明朝唯一的昏君崇祯,上台除掉魏忠贤清算阉党废除万历天启设置的矿税商税。加大农税每亩7钱被加到2两。
何为阉党 =帝党清军入关后阉党为国精忠死难的何其之多,而骂他们邪党的那些人呵呵
崇祯上台启用被天启解职的袁崇焕,五年平辽 每年300万两军饷以后关宁军闹响崇祯再发170万两白银全国7成的税粮全部在袁崇焕之手。(同时期毛文龙东江镇一年军饷30万两)
袁崇焕上任后卖粮给闹饥荒的满清 断东江镇粮食 私自议和 裁长城守军粮食 调走防御蒙古一线的赵率教4000家丁 杀毛文龙解满清后顾之忧 长城被满清破口后辽镇总督刘策在蓟门一线天挡住满清2天,袁崇焕立马赶到蓟门调走刘策再把北京最后一道防线的通州守将尤世威调走,满清不伤一人潜越蓟门天险直攻北京城下。之后袁崇焕又偷袭满桂的宣镇部队。直到袁崇焕关押,满清少了内应才开始撤退。
这战后蒙古朝鲜正式成了满清的跟班
这战后大批勤王部队无军饷自乱,农民有了武力开始起义
崇祯作死能力太强 那怕他天天玩乐做个昏君明朝也不会亡
第4个回答  2019-02-25
崇祯继位的时候才十几岁,虽然古人成熟的早但是缺乏历练。对明朝所面临的军务政务上的一系列问题缺乏一定的大局观。
杀魏忠贤对阉党斩草除根致使东林党一党独大,导致朝务一片混乱,大臣吵来吵去,没有人为自己干活出力。
辽东战局上,天启末年已经经营好的关宁防线到了崇祯初年没有扩大优势,使后金方面得到休养生息,还顺便征服了朝鲜并获得了大量军用物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