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被开发利用的灵芝属中灵芝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1)灵芝

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半圆形,肾形或近圆形,木栓质,宽5~15厘米(栽培),厚0.8~1厘米,红褐色并有油漆光泽,菌盖上具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往往内卷。菌肉白色至淡褐色,管孔面初期白色,后期变浅褐色,褐色,平均每毫米3~5个,柄侧生,与菌盖近垂直,少数偏生呈扇状,长3~15厘米,粗1~3厘米,紫褐色,有光泽。多分布在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吉林及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2)松杉灵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扇形,菌柄通常粗而短,一般长4~5厘米,粗2~3厘米紫黑色,有较强的光泽。菌肉白色或淡白色,通常接近菌管处呈淡褐。分布:黑龙江、吉林、甘肃等地。

(3)狭长孢灵芝

子实体中等大,一年生,无柄或有短粗柄,木栓质或木质。菌盖近圆形,5~9.5厘米×9~10厘米,厚约1.2厘米,暗紫色,有细密而清晰的同心环纹和纵皱纹,表面似漆样光泽,边缘钝。菌肉近皮壳处褐色,接近菌管处深褐,厚0.3厘米。菌丝无色至褐色,有分枝,直径1.5~6.9厘米,壁厚,粗菌丝有的具横隔,无锁状联合,菌管褐色,长0.8厘米。菌口褐色,管壁较厚,每毫米5个。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

(4)喜热灵芝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近圆形、半圆形或近扇形,有时呈不规则形。表面红褐色或紫褐色,有时呈黑褐色,有似漆样光泽,有同心环沟和环纹并有纵皱,边缘钝或呈截形。菌肉分两层,上层木材色到淡褐色,近菌管处呈褐色到暗褐色,厚0.1~0.3厘米;菌管长0.3~0.5厘米,褐色;孔面白色或近白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4~6个。菌柄背侧生或背生,长5~24厘米,粗0.4~0.9厘米。通常呈紫褐色或紫黑色,有光泽,常粗细不等并多弯曲。皮壳呈拟子实层型,淡褐色,组成菌丝顶端膨大,顶端宽5~7.5微米,长20~30微米。分布:江苏南京,福建浦城、三明、顺昌,江西黄岗山,湖南龙山,海南五指山、坝王岭、尖峰岭,云南丘北、广南等地。

(5)海南灵芝

一年生或可多年生,有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近圆形或近肾形,扁平或近马蹄形,1.5~5.5厘米×1.5~4.5厘米,厚1~2.2厘米;表面红褐色到黑褐色,紫红色到紫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具明显的同心环沟,放射状皱纹不明显;边缘钝或呈截形,完整。菌肉分层不明显,上层呈木材色、黄褐色或淡褐色,接近菌管处呈褐色,厚0.1~0.2厘米;菌管长0.3~2厘米,分层不明显,褐色;孔面污白色、淡褐色或褐色;管口近圆形或呈圆形,每毫米4~6个。菌柄背生或背侧生,圆柱形,常粗细不等,有时近似念珠状,长4~15厘米,粗0.3~1厘米,与菌盖同色或较深。皮壳呈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部分宽4.5~7微米,长20~30微米,有时组成菌丝较短。分布于浙江兰溪,福建,广西灵山,海南坝王岭、黎母山、尖峰岭,云南勐腊、西畴。

(6)内蒙灵芝

菌盖直径5~10厘米,圆形或肾形;皮壳无光泽,污赭色、褐色、变黑色,无环纹或有不清楚的环纹,边缘同色;在表面有皱或小疣,收缩,具稠密的近似鳞片状开裂。菌柄侧生、近平侧生或垂直生,长5~8厘米,粗2~3厘米,皮壳有光泽,紫色到变黑色。菌管长5~10毫米,脆,黄褐色到污褐色,干时常常网状开裂;管口与菌管同色,直径0.15~0.3毫米,圆形或近有棱角。菌丝粗1~6微米,壁厚;菌肉厚10~20毫米,呈木材色,木栓质,相当脆,比灵芝稍硬。分布于河北围场。

(7)无柄灵芝

一年生,无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半圆形或近扇形,覆瓦状,最小的菌盖9厘米×10厘米,最大的菌盖达26厘米×35厘米,基部厚达9厘米,表面红褐色到黑褐色,有时具土褐色和土黄色相间的环带,有似漆样光泽,基部色深;边缘薄,色淡。菌肉上层呈浅木材色,接近菌管处褐色到肉桂色,厚0.5~0.8厘米,有环纹;菌管长0.5~0.8厘米,淡褐色到褐色;孔面淡褐色到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4~5个,管壁较厚。无柄或有短而粗的柄,长约4.5厘米,粗约6厘米,有光泽,黑褐色。皮壳呈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分布河北东陵山,广西东兰,云南思茅。

(8)密纹薄灵芝

一年生,有柄或无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或近扇形,基部常相互连结在一起,5.5~7.5厘米×3.5~6厘米,厚0.2~0.4厘米,表面紫褐色或近黑褐色,近边缘处颜色较浅,呈红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和显著的轮纹,靠近边缘处轮纹更加稠密,基部的纵皱显著;边缘薄而锐,多向内卷,有时呈波浪状;菌肉呈淡白色到木材色,厚0.1~0.2厘米,菌肉中有许多球形或近球形腹孢子,腹孢子直径达10~14微米,其表面粗糙,淡褐色到褐色;菌管长1~1.5毫米,淡褐色;孔面污白色到污黄色;管口圆形或近圆形,每毫米5~6个。菌柄圆柱形,粗细不等或稍扁,有时近念珠状,侧生或稍呈背侧生,与菌盖接触处突起,与菌盖颜色相同或较深,同样具漆样光泽。皮壳呈拟子实层型,微带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部分宽4.5~9微米,长20~25微米。分布于北京,河北元氏县。

(9)紫芝

菌盖半圆形或肾形,罕见圆形,直径可达20厘米,菌盖上表面及菌柄外表而黑色至紫色,有油漆样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盖下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密生小孔。切面疏松。体轻,质柔韧。气特异,味淡微酸。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10)紫光灵芝

一年生,无柄,木栓质。菌盖半圆形、近圆形或贝壳状,有时呈不规则形,5~7厘米×4~11厘米,厚0.5~1厘米,表面紫褐色到黑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具环棱和环纹并有纵皱,边缘圆钝;菌肉分两层,上层白色,下层深褐色,厚0.3~0.5厘米;菌管褐色到深褐色,长约0.7厘米;孔面淡褐色到栗褐色;管口略圆形,管壁较厚,每毫米4~5个。皮壳呈不规则的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或不规则形,顶端膨大部分宽4.5~7微米,长18~25微米。与菌肉容易分离。分布于福建三明,海南黎母山。

(11)拟热带灵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近圆形或近扇形,7~9.5厘米×5~7.5厘米,厚3~4毫米,紫褐色,污紫褐色,中央稍下凹或近漏斗状,有微皱,无光泽或具微弱光泽;边缘完整,淡白色到淡黄褐色,宽3~5毫米,完整,下面不孕;菌肉具均匀的淡褐色或暗褐色,厚2~3毫米;菌管极短,不超过1毫米长;孔面淡白色或污白色,管口略圆形,每毫米5~6个。菌柄近中生或侧生,近圆柱形或略圆,长4~10.5厘米,粗1~1.5厘米,单一或基部相连,具较强的似漆样光泽。皮壳呈不规则的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排列不整齐,顶端膨大部分通常宽5~7微米,长25~30微米。分布:海南临高、海口、兴隆县、尖峰岭、吊罗山,云南昆明温泉。

(12)薄盖灵芝

一年生,木栓质。菌盖半圆形,贝壳状或扇形,7.5~9厘米×8~10厘米,厚1厘米,表面紫褐色,有时边缘颜色较浅,褐红色至褐黄色,有似漆样光泽,具同心环纹和皱褶;边缘薄,完整,有时瓣状;菌肉呈均匀的锈褐色,厚约0.3厘米;菌管褐色,长约0.6厘米;孔面污白色至锈褐色,新鲜时有伤变,孔口近圆形,每毫米4~5个。皮壳呈拟子实层型,组成菌丝呈棍棒状,顶端膨大,宽3~6微米,长10~20微米。分布于海南吊罗山。

(13)热带灵芝

一年生,无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半圆形、近扇形、近肾形或近漏斗形,有时呈不规则形或在大菌盖边上有小菌盖形成,2.5~8.5厘米×4.5~15厘米,厚0.5~2厘米,表面红褐色、紫褐色或紫红色,稍有似漆样光泽,有时向边缘处颜色渐浅呈黄白色或淡黄褐色,边缘薄;菌肉呈均匀的褐色,厚0.5~1.9厘米,无黑色壳质层;菌管长0.1~0.2厘米,褐色;孔面污白色或淡褐色,有时稍带褐色;管口形状不规则,每毫米4~5个。皮壳呈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部分通常粗4~6微米,长20~25微米。部分菌丝顶端覆盖有一层胶样物质。海南海口、万宁。

(14)硬孔灵芝

一年生,有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略圆形,中央下凹似漏斗状,17厘米×18.5厘米,表面紫黑色或深黑色,有强烈的似漆样光泽,具明显或不明显的环棱和显著的放射状纵皱或皱褶,常常凹凸不平;边缘稍薄或锐,略向内卷,波曲状。菌肉呈深褐色,厚达1.5厘米;菌管深褐色,长达0.5厘米;孔面紫褐色;管口略圆形,管壁厚,每毫米5~6个。菌柄中生,圆柱形,与菌盖同色,有强烈的似漆样光泽,长17厘米,粗1.5~2厘米。皮壳呈较规则的拟子实层型,近无色到淡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或稍平截,通常宽4.5~7微米,长20~30微米,有些组成菌丝较短。分布:广东平运县,海南尖峰岭,广西融安县、百色,贵州荔波、兴仁、石阡。

(15)树舌灵芝

子实体大型或特大型。无柄或几乎无柄。菌盖半圆形,扁半球形或扁平,基部常下延,宽5~35厘米×10~50厘米,厚1~12厘米,表面灰色,渐变褐色,有同心环纹棱,有时有瘤,皮壳胶角质,边缘较薄。菌肉浅栗色,有时近皮壳处后变暗褐色,菌孔圆形,每毫米4~5个。生于杨、桦、柳、栎等阔叶树的枯立木、倒木和伐桩上。多年生,高龄者可达20余年。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云南、河南、湖南等地。

(16)有柄树舌灵芝

子实体有柄,木栓质至木质,多年生。菌盖直径4~10厘米,厚达2厘米,半圆形或近扇形,表面锈褐至土黄色,有圆心环带,皮光明显,后期龟裂,无光泽,边缘钝,完整。菌肉褐色或深棕褐色,厚达1厘米左右。菌管深褐色,长0.5~1厘米,孔面污白或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4~5个,菌柄短粗,长4~8厘米,粗1~3.5厘米,同盖色,侧生。分布于江苏、浙江、海南、广西等地。

(17)层迭灵芝

一年生到多年生,子实体大,层叠生长,新菌盖生在头年老菌盖的下侧,无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略圆形,稍扁平,14~17厘米×9~13.5厘米,小菌盖4厘米×3.5厘米,厚0.5~2.5厘米,上表面灰色至浅褐色,有时呈锈褐色,具同心环带,无似漆样光泽;边缘圆钝,完整。菌肉呈褐色到栗褐色,厚达1厘米,有黑色壳质层;菌管单层,长1~2厘米,深褐色到栗褐色。孔面淡黄色,稍带褐色和污白色到污灰色;管口略圆形,管口圆形,白色至浅黄色,受伤后变浅褐色,每毫米有孔4~5个。皮壳薄而脆,菌肉浅褐色,软木栓质,菌管单层。担孢子卵形,褐色6~9微米×4.5~6微米,与树舌灵芝近似,主要区别是这个种菌盖层叠生长,菌管一层。分布于北京妙峰山,河北东陵,浙江,安徽歙县,海南吊罗山、海口、坝王岭、兴隆、万宁县,云南西双版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