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归因理论看我的成长

如题所述

  领导归因理论 (Attribution Theory of Leadership)是由米契尔(Terence R. Mitchell)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这种理论指出,领导者对下级的判断会受到领导者对其下级行为归因的影响。但领导者对下级行为的归因可能有偏见,这将影响领导者对待下级的方式。同样,领导者对下级行为归因的公正和准确也将影响下级对领导者遵从、合作和执行领导者指示的意愿。领导者典型的归因偏见是把组织中的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于外部条件,把工作的失败归因于下级本身,把工作的成功归因于领导者。

  因此,克服领导者的归因偏见是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之一。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醒领导者要对下级的行为作出准确“诊断”,并“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领导归因理论产生的背景[1]
  1.归因理论的普遍意义

  领导归因理论是在领导特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些学者发现有的领导在他的下属中威信很高,大家心悦诚服地称他为上司或者领导,心悦诚服地接受他布置的任务,愿意跟着他前进。在整个团队的工作中,在公司的工作中,大家会密切配合这种类型的领导者。然而,还有一部分领导,他们虽然有职权,是组织正式任命的领导,但是,他们在下属心目中的位置不高,下级对他们并不服气。这种不服气可能是不服上级的能力、人品或者领导风格。总之,对于这部分领导来说,他们的工作很难得到下属真正的支持。实际上,在下属的心目中,这一部分领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

  于是,学者们就反思,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心理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理论,叫作归因理论,它研究的是人们对外部事件进行分析,推测原因的内在心理规律。一个人无论是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对别人的所作所为都有一种探究原因的倾向性,只是不同的人的归因风格或者说是归因的内容不同。有的人把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或者说这部分人喜欢先从自己找原因。比如,如果这次考试考得很好,他会认为是因为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努力的成效;如果销售额没有如期完成,他会分析是因为自己前一段时间没有尽全力。这部分人被称为是内归因的人。与之相反,另一部分人喜欢把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归因为外部。比如,对员工来说,绩效考评分低,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考评标准不公平,而不是自己工作不努力。还有一部分人和同事的关系不融洽,他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同事们太差劲,而不是自己的原因。这就是外归围。

  实际上,归因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对他人行为的原因的解释和判断。归因的种类有很多,如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内归因和外归因;此外还有自我行为归因与他人行为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长期归因和非长期归因等。

  2.领导现象中的归因

  员工往往把两种情况下的公司的业绩情况归结为领导的能力。一种情况是:公司的事务有条不紊,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员工的士气普遍高涨。这时员工通常会认为公司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领导干得好,老板有本事。这是对企业结果、企业经营绩效的一种原因的推测。部门管理混乱,一场糊涂,员工士气低迷,业绩下滑。这时候员工就会认为这是由于领导者的能力太差。

  另一种情况是:举例来说,一家国有企业在改革改制之后,花了年薪百万元聘请了一位跨国公司的领导者来领导。员工不服,所以就故意找茬。但是,这位经理确实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上任半年后使公司扭亏为盈。一年后利润翻番。他的行为向员工证明他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同时他也使员工折服。这家企业的员工为什么会认可这位领导了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做得好。于是,研究者们在对现实中的实践进行探讨分析之后,提出了领导的归因理论。他们提出了一些假设,并在实际中检验这些假设,从而把这些假设变成了合理的观点。于是领导中的归因理论就诞生了。

  归因理论的基本看法如下:

  (1)领导是归因的结果

  领导在群众眼中,需要得到认可。只有得到群众认可,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领导力的获得实质上是下属和团队成员赋予的。要以领导者的业绩和政绩,即领导者的所作所为作为评定一位领导者的标准。同时,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地关注人心的向背。

  (2)领导受群众归因的影响

  领导力的获得受群众归因的影响很大。一位领导者只有在群众的眼睛里是真正的领导,才能受到下级拥戴,才能完成团队任务,提高团队绩效。这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1]
  1.先期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工作和观点
  先期领导归因理论的主要工作是观察下属对领导者的反映,观察下属在什么情况下才对领导者进行归因。

  运用归因理论的框架,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倾向于把领导者描述成具备如下一些特质:智慧;随和的个性;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进取心;理解力;勤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