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应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老年人的合理膳食原则应注意如下:

(1)配制合理、平衡的营养膳食,供给充足的热量来维持人体的标准体重。若过量进食对任何年龄都有损害,对中老年人危害更大。控制热能摄入量的同时,还应有充足的优质蛋白、钙、铁等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
(2)选择应多样化,使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能互相补充,发挥更大的生物效用。如鱼、肉、乳、蛋是优质蛋白来源,但它们是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对心血管不利,应多用豆制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食品。还要注意酸碱性食物的多样化选择。中老年人还应多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现在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应食用一些橄榄油。
无论粗粮、杂粮、薯类,还是蔬菜、水果当中都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水果内还含有果胶,它是可溶性的食物纤维,有利于消化道生理功能,有利于脂质代谢,可减少高脂血症和便秘。
(3)烹调加工要适合于中老年人的需要,应易于咀嚼、消化,做到色、香、味俱全,促进食欲。在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维生素的保存。禁食油腻或油炸食物。不食或少食糯米等黏性大而不易消化的食物。中老年人膳食应以清淡、可口为准则。不要吃过咸,口味过重的食物,以避免诱发高血压。
(4)每日膳食,应少量多餐,少量多餐可使血糖、血脂在饭前和饭后的变化不大,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5)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
(6)少吃粗纤维的蔬菜和坚硬的坚果类,以免损伤牙齿并且避免食物难以消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生理功能将发生渐进性衰退。改善营养以防止早老和老年性疾病,延年益寿,成为目前老年病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老年人在营养需求上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热量的需要。随着体力活动减少和代谢活动降低,热量的消耗也相应减少。一般活动不多的老人,每天有6276~8368千焦耳(1500~2000千卡)热量,就足够了。如果继续食用不必要的高热量膳食,可使身体过胖,并会伴发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影响健康。
(2)蛋白质的需要。原则上应该是质量高些,数量少些。因为老年人的体内代谢过程以分解代谢为主,需要较为丰富的蛋白质来补偿组织蛋白的消耗。要尽量供给生物价值较高的蛋白质,应占摄取蛋白质总量的50%以上,如豆类、鱼类等可以多吃。相反,过多的蛋白质,可加重老年人消化功能和肾脏功能的负担,如果进食过多蛋类、动物内脏,又可增加体内胆固醇的合成,对健康不利。
(3)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麦芽糖、乳糖、果糖、葡萄糖、纤维素和果胶,除了纤维素和果胶外,其余均可被吸收利用,它们是供给人体热能的主要物质。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来自谷物中的淀粉。另外,食糖、水果、蔬菜等也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老年人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量要低于青年人,约为300~400克,或占每日总热能的60%~70%。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日总热能供给约35011.71千焦耳(8368千卡),碳水化合物应供给300~350克。老年人的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根据个体特点而作适当调整。合并有肥胖的老年人应限制主食摄入,增加活动量。有饥饿感时应增加瓜果、蔬菜的补充。反之,不伴有肥胖的老年人体力活动量又较大者可适当增加主食供给量。同时,老年人的膳食中应注意供给一定量的纤维素和果胶,这两种不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肠道蠕动。老年人运动功能减弱,肠壁肌张力降低,容易发生便秘。缺少纤维素的膳食会加重老年人的便秘症状。
(4)对脂肪的需要。老年人体内脂肪组织将逐渐增加,过多的脂肪,不利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及肝脏。但若进食脂肪过少,又将影响到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所以进一定量脂肪,以保持平衡膳食,也是必要的。总的原则是,要尽量选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脂肪,而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也就是多吃花生油、豆油、菜油、玉米油等植物油,而少吃猪油、酥油等动物性脂肪。
(5)对无机盐类的需要。无机盐类在人体内参与许多主要的生理功能,合理供给老年人身体需要的无机盐,对他们的健康长寿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老年人对钙的利用和贮存能力降低,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长期持续性负钙平衡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女性更为明显。除坚持适当的运动之外,多接受日光照射,经常保证食物钙的摄入量(每日至少摄入600毫克钙),对预防骨质疏松甚为有益。牛奶含钙量丰富且易吸收,是老年人提供钙盐的较好食品。对于钠盐,老年人应适当限制,通常每日食盐摄入量以5~10克为宜,不得超过8克。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老年人分解代谢常大于合成代谢,细胞内液减少,体钾含量常减少。所以应保证膳食中钾的供给量,每日供给3~5克即可满足需要。瘦肉、豆类和蔬菜富含钾。
(6)对水的需要。老年人的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能力较差,再加肠道中粘液分泌减少,以致大便容易秘结。老年人的饮水量一般认为每日2000毫升左右,以保持尿量1500毫升左右。
由于以上生理需要,老年人需补充足够的营养。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少食多餐的饮食方法较为适宜,暴饮暴食有害无益。也不宜过饥过饱,每餐以七分饱为最适合,进餐时要细嚼慢咽。饭菜要力求做到色、香、味、形俱佳,富有营养。烹调时应切碎煮烂,使其柔软,因老年人咀嚼、消化能力稍差。饮食温度要适宜,过粘、过甜、过酸、过咸、过于油腻或油炸的食物不宜食用。
老年人的食养原则

古人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4-23
高血糖(糖尿病)者平时要从饮食、睡眠、运动、情绪、生活起居等方面注意。
1、饮食要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因为这些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有抽烟习惯的要在一年内慢慢把烟戒掉,不要一下子就马上戒掉。原来吃降糖西药的达半年以上者,不要骤然停服,因为这样会引起血糖的突然升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慢慢减量,直至停服。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
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和葡萄糖,重症糖尿病人不宜吃过多的水果。为了补充人体所需营养,可吃少量水果,一般一日量在100克左右,但需注意血糖和尿糖的变化。如果吃了水果后尿糖增多,则应减少主食,以免出现血糖升高。为防止并发症动脉硬化、便秘,应饮食多样化,满足人体所需营养,以利健康长寿。瘦肉也可以吃,一星期二到三次,每次二两多就行。稀饭容易升高血糖所以最好不吃。苦瓜、苦丁茶、绞股蓝茶等对治疗糖尿病有辅助作用,可经常吃。

① 不宜吃的食物有:
ⅰ。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甜饮料、果酱、冰淇淋、甜饼干、蛋糕、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
ⅱ。易使血脂升高的食物:牛油、羊油、猪油、黄油、奶油、肥肉,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更应特别注意,应该不用或少用,防止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
ⅲ。不宜饮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供热能,每克酒精产热约7千卡(294焦),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脂的升高。少数服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慌、气短、面颊红燥等反应。注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所以,为了病人的安全还是不饮酒为佳。
② 适宜吃的食物:主要是可延缓血糖、血脂升高的食物。
ⅰ。大豆及其制品:这类食品除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之外,在豆油中还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既能降低血胆固醇,又能降低血甘油三脂,所含的谷固醇也有降脂作用。
ⅱ。粗杂粮:如莜麦面、荞麦面、热麦片、玉米面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b和食用纤维。实验证明,它们有延缓血糖升高的作用。可用玉米面、豆面、白面按2:2:1的比例做成三合面馒头、烙饼、面条,长期食用,既有利于降糖、降脂,又能减少饥饿感。
(6)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水果。因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并且主要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食后消化吸收的速度快,可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病人不利。所以糖尿病一般不宜多吃水果。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较多的果胶,果胶有延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在病情稳定时可以少吃一些水果。
吃水果时,要以含糖量低为选择原则。同时,还要根据其含糖量,计算其热能。换算成主食,减少或扣除主食的量,以保持总热量不变。不宜每餐都吃水果,一般认为在两餐之间(血糖下降时)少量服用较为合适。有考营养成分表,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7)糖尿病病人还应限制饮食中胆固醇的含量。因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不好时,易使血清胆固醇升高,造成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冠心病等。所以糖尿病病人饮食中要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一般主张胆固醇的限量为每日低于300毫克。故临床应不用或少用肥肉和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脑等,因这类食物都富含较高的胆固醇。多吃瘦肉和鱼虾等,此属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2、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即可开始运动,但不宜过量,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标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时为宜
3、糖尿病又称富贵病,病人不易疲劳过度 ,必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要有规律,建议晚九点睡,早七点起。
4、糖尿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并发症,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内外赤脚行走。每天要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脚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特别注意清洗脚趾间的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洗澡时应以温水为宜,切忌温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伤。
5、自备测糖仪,每天定期测量血糖;坚持每天服用或注射降糖药物。餐前15—20分钟时使用,或者测量血糖值超标准时使用;据统计,糖尿病人血糖值在每天上午11点左右达到最高,因此控制和降低这一时段的血糖对糖尿病人来说尤为重要。
6、到正规的医院找医生诊断和开药,切忌轻信广告或江湖骗子的宣传而乱买药吃;按医嘱或者说明书使用降糖药物,不能随意减小剂量,也要切忌超量使用从而导致低血糖发生。
7、口袋里经常备有些糖果、饼干,如果外出时或者使用降糖药物后出现头晕目眩等低血糖症状,须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饼,或喝一杯糖水。糖饼、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时吃,平时不能吃。
8、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因此患者要正确认识,抛弃思想包袱,保持身心愉快。

血脂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为防治这些并发症,必须合理选择和使用脂肪。首先是每天膳食中脂肪的需要量问题,饮食中脂肪所提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5%~30%。在脂肪的选择问题上,原则是应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牛肉、羊肉、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肪,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椰子油例外牍可适当选择食用。另外像花生、核桃、松子仁、榛子等脂肪含量并不低,最好少食或不食用。为减少不必要脂肪的摄入,建议常用蒸、煮、炖、拌、卤、氽等用油较少的烹调方法,而少用煎、炸等烹饪方法。
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一般主张每日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来说,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00毫克以下。高胆固醇血症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尽量少用或不用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糖尿病人的蛋白质供给量与正常人近似,成年人每天供给量为1克/千克,目前主张蛋白质所提供能量占总能量的10%~20%,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2~1/3。糖尿病患者需要的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品和部分植物性食品,前者主要包括奶类、蛋类、瘦牛肉、瘦羊肉、瘦猪肉、禽肉及鱼、虾等海产品;植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富含大豆蛋白的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浆、豆腐脑和含谷类蛋白质的各种米、面等。

维生素和无机盐是调解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易并发感染或出现酮症酸中毒,所以要注意维生素及无机盐的补充。补充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2可改善神经症状。粗粮、干豆类、脂肪类、蛋类、蔬菜类含b族维生素较多。维生素e可防止微血管病变。

膳食纤维是存在于食物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一类复合碳水化合物,有防治便秘、结肠癌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由于膳食纤维能延缓糖的吸收速度,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因此主张在糖尿病饮食中应增加食物纤维量。建议糖尿病患者多用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杂粮等。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最好保证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克。
第3个回答  2020-12-26

老年人应该合理膳食,抑制血压升高,主要理解四个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