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最后是怎么死的?有何记载?

如题所述

《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

熟读这四部名著之人,数不胜数,不过飞鱼却感觉很惭愧,因为其中有一部著作,我没有读过原书,这本便是《西游记》。

不过尽管如此,飞鱼对于这本书中的内容,却也并不陌生,毕竟从小是看着这部著作改编的动画片长大的,比如说里面的妖魔鬼怪,比如说,八戒的名言“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再比如说更玄的“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等等,都让人耳熟能详。

玄奘一部虚构的著作,却能跻身名著之列,足见吴承恩的脑洞之大,但这部著作却也不全是虚构的,至少唐僧去取经这事,在历史上是真真实实存在的。

在《西游记》中,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取到了真经,也修成了正果,最后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很显然这不是历史上真实唐僧的结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唐朝的玄奘了,因为他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那么他最后的结局如何,又是怎么死的呢?

说此之前,我们还得先说说玄奘的一生。

玄奘,原名陈祎,河南洛阳人,法号玄奘,后世俗称唐僧,这也是他最为响亮的名字,他是东汉名臣陈寔的后代,他的父亲叫陈惠,虽然此人在历史中的名气并不高,但却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当然饱览群书那是必不可少的。

古人讲究:学而优则仕,陈惠既然学而优,那也是要当官的,不过他的官当得并不大,只是隋朝的一个县官,别人做官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陈惠当官似乎只是为了更好地读书,后来隋朝昙花一现,陈惠便隐居起来,专门研究经学去了。

陈祎是陈惠的四子,自幼那也是沾染了陈惠的书生之气,尤其是对于经学,那是自小就显露了超高的造诣,后来陈惠去世,而他的哥哥出家了,而依然年幼的陈祎,后来也追随着哥哥,皈依了佛门,自此陈祎也变成了玄奘。

隋朝是短命的,而伴随着隋朝始和终的是玄奘的潜心修学,这期间,玄奘对于佛学的研究则更为透彻了,渐渐地他感觉到了,传入东土的佛经其实只是一小部分,在佛教兴起的地方那里肯定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玄奘精通许多佛典,但仍不满足,此时的中原已经是唐朝的天下,他想外出取经,想出关就要有通牒,这就需要得到唐朝皇帝的许可,于是在贞观元年,他上书唐太宗请求外出取经,但是并未获批准,这让玄奘很受打击,但他决心不改。

一次偶然,玄奘得知了唐太宗同意了饥民外出就食,他就化妆混在饥民之中,走出长安踏上了去天竺(也就是印度)求法取经的漫漫长路。

不过,与《西游记》不同的是,玄奘没有本领通天的徒弟,一路上他历尽艰难险阻,几次都命悬一线,但他都以坚忍的毅力克服了万千艰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不过最终他如愿到达了天竺,当时的天竺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玄奘游遍了天竺五部去寻师求学,这也让他成为当时最有学问的十名高僧之一。

贞观十五年,拜占庭帝国宫廷内发生内乱,后来君士坦斯即位之时,在天竺举行了一次全天竺的佛教学术辩论大会,参加会众达几十万人,他们一直推选玄奘为“论主”,这场佛学大会持续了18天,玄奘精深的学问,虔诚的心态,雄辩的才能受到全体参会者的钦佩。

玄奘在天竺求经,收获颇丰,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去取经的目的,那就是把这些经书全部带回中原,终于在贞观十九年,玄奘携带657部经书以及大批佛像和南亚的花果种子回到了长安,可以说是载誉而归。

玄奘的归来,自然引起了轰动,而唐太宗也觉得玄奘的功劳很大,于是就要对玄奘进行封赏,可是被玄奘给拒绝了,想想也是,一个一心只有佛经学问的人,又怎会重视这些身外的物质,玄奘自知还有更重要的事,因为他带回来的经文并不是汉文,他要做的就是翻译经书。

其实,唐初的统治者对于玄奘的做法,也并不是十分满意,虽然唐太宗也曾想封赏玄奘,但那也都是有要求的,他曾多次劝玄奘弃佛还俗,但都被玄奘拒绝了,因为他心里没有世俗,只有佛经,他还多次想要摆脱唐统治者对他的控制,宁愿在小小的寺庙进行翻译工作,也不愿在天子脚下,屡受禁锢。

玄奘是第一个将天竺译为印度的人,而后的十几年里,玄奘共译出了佛经75部,一千多万字,对于中国后世的佛学发展,玄奘功高至伟,单凭这份恒心和毅力,就让人钦佩有加。

玄奘在翻译佛经的时候,还将他去取经的所见所闻所感,口述实录成了《大唐西域记》,其中记载了数百个国家和城邦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有生老病死,得道高僧也无法长生不老,唐麟德元年,玄奘遇见了自己的死亡,而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翻译经书,《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于是玄奘放下了他紧握一生的笔。

而没过多久,玄奘病重,于是叫来弟子安排后事,随后一个多月之后,玄奘寿终圆寂,玄奘安葬时,为他送葬的人达到了百万余人,最后将其灵骨归葬于白鹿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