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变法与改革,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变法与改革有以下几个:

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内容: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意义:

使士、农、工、商各就其业,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二、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内容:

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意义:

1、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3、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4、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三、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内容:

1、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2、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3、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4、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5、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6、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7、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8、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9、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意义: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四、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内容:

1、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2、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意义:

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五、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内容:

1、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

2、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代表企业)。

3、筹划海防,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意义: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六、戊戌变法(1898年)

内容: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意义:

1、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有利于维新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戊戌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4、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1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 ①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②结果:使齐国强盛,齐桓公确立霸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 评价: ①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秦国逐渐强大,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③商鞅实行的严刑酷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秦朝产生消极影响 ④商鞅主张的法家思想,成为秦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 3、北魏孝文帝改革(略)、后周周世宗改革(略)、庆历新政(略) 4、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时) ①内容与作用: A、理财措施 a、青苗法→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b、募役法→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c、农田水利法→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 d、方田均税法→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e、市易法→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国家收入增加 B、军事措施 a、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抵御辽和西夏进攻主,减少了军费开支 b、将兵法→加强了军队训练,充实了边防力量 C、教育措施 a、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考律令、断案等 b、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做官 ②成效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不少荒地辟为良田,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失败原因 a、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b、新法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c、宋神宗后期的动摇和去世,改革失去了重要的支持力量 ④评价 a、变法是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b、王安石能针对统治积弊大胆改革,这种面对封建统治危机勇于改革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5、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鞭法(1581年) ①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②内容:, a、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征收银两 b、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③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第2个回答  2014-05-01
战国时期:齐国管仲改革,魏文侯变法——富国强兵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融 宋: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明:张居正改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