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少年的恋师情结?

如题所述

在实际生活中,情窦初开的害羞少女喜欢上英俊帅气的男老师、青涩多情的阳光少男迷恋起清秀温婉的女教师,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然而,危机却很严重的存在着。因为,青少年的恋师行为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及身心的发展。

学校里,师生恋的传言,总是会在平静的校园里激荡起阵阵涟漪。心理学家称青少年的这种恋师情结也是一种心理障碍,对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最易迷恋所喜欢的老师,有时还会做一些疯狂的事情。

小案例

高中生小白,现在在感情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惑,这种困惑让他难以自拔。小白是名副其实的差生,尤其是特反感上英语课,每当英语老师走上讲对台,说一句他听不懂的英语时,他就很困乏,很想睡觉,一学期下来,他的英语课堂基本上是在睡觉中度过的,所以英语成绩很不好。而自从班级换了新英语老师后,他就喜欢上英语课了。因为英语老师是一位娇小可爱的女老师。

英语老师知道小白不喜欢上英文课,于是就在课余时间,跟小白聊关于学英语的事情。因为小白平时从来没有得到过与老师谈心的机会,于是,那次的谈话让小白误以为老师在偏爱他。后来,小白惊奇地发现,原来英语老师在和自己的叔叔谈恋爱。从此,小白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越来越讨厌自己的叔叔。

有一次,英语老师对小白说,如果这次考试能够进步70名的话,就答应实现他一个愿望。小白听后,高兴极了,于是就开始很努力的学习。最后,小白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进步了73名。当老师问他想要什么愿望时,他居然对老师说,他希望老师和他的叔叔分手。

恋师是向往年长者时期。由于在青少年后期,你们心中的父母形象变得从未有过的渺小,你们的独立意识变得强烈,逃脱家庭、远离父母监护的愿望膨胀,渴望着能重新选择一种活法。但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束手无策的感觉萦绕着你们,所以,渴望理解与帮助。环顾周围你们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关爱关心自己成长,传道解惑的老师,有阅历,有才华,有智慧,充满成熟之美,很容易地占据了你们的心灵,成为崇拜的偶像。

少男少女出现的“恋师情结”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有闭锁心理

具有“恋师情结”者大多具有闭锁心理和自责心理,他们极少向父母、师长或同伴吐露内心的这种隐秘。由于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社会舆论,人们对于年龄、能力、社会地位悬殊过大的恋情,通常采取不接纳态度,这种无形的压力迫使许多高中生将自己的情感深藏心底,或是通过日记独自倾诉和品味,表现出严重的闭锁心理。因此,结果就是发展为一种炽烈虔诚而又虚幻的单恋。这种理智与情感、幻想与现实、冲动与压抑的激烈思想斗争,常常搅得他们焦虑不安,对高中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他们暗恋的老师成了家,这种感情则会使他们深感责备,把自己看作是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从伦理道德上责备自己。

具有一定积极的潜在动力

从心理学的深层来分析,高中生这种对异性教师的钟情与“英雄崇拜”,实质上是他们内心自我完善动机的自然流露,他们常常产生一种自我完善的迫切意向,表现出较高的进取心和行动的积极化,具有一定积极的潜在动力作用。例如,有的学生希望将来报考师范院校,伴随自己钟情的老师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有的学生在学习中迸发出饱满的热情,力求取得优异成绩,以引起这些老师对自己的好感和注意。

绝大多数“恋师情结”没有结果

“恋师情结”多是一种精神上的单相思,被倾慕的教师通常并不知晓,即使偶尔有所察觉,大多也只能以一种慎重、得体的态度,巧妙地加以处理。所以,随着时间流逝,这种得不到强化的情感会逐渐淡化,只留下一缕美好而温馨的回忆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青少年开始能够比较理智地判断自己与对方在各方面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差距。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青少年们原有的痴情会随自我意识的成熟而逐渐冷却消退。

女孩多发于男孩

心理学家认为,“恋师情结”一般以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少女居多。这可能是由于青春期的女孩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深刻和细腻,有高度的情绪易感性,渴望被人理解和保护有关。而且,这种情感的发生以内向型的中学生居多,尤其是那些社会适应不良,缺乏家庭温暖与关爱、性格孤僻的青少年较易发生。

专家提醒:身处青春期性意识萌发的阶段,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老师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毕竟老师们多数都已进入恋爱阶段,有自己的意中人,还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因此,学生在此方面如果感觉不能自拔,应及早调适自己的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