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与礼仪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其在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如题所述

礼节和礼仪的区别:
顾名思义,礼节就是“礼”和“节”,而礼仪则是“礼”和“仪”。要弄清楚其中的区别,我们先来看看共同点,两个词中都有一个字“礼”。那么什么是“礼”呢?在古文中,“礼”指的是双方按照各自身份形式说话做事,比如君臣有君臣之礼,父子有父子之礼,朋友有朋友之礼,说白了,就是你是什么身份,对方是什么身份,你们要按照身份的不同来进行交流,你不能用对待自家孩子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老板,也不能用对待父母的方法来对待朋友……对“礼”的把握,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石。在商务谈判中,双方对于彼此身份的认知是整个谈判的核心,供求关系,竞争关系,双赢关系,随着关系的不同,你的谈判态度和做事方式必须随之变化,一味把所有的谈判对象都当成敌人,或者一味讨好谈判对象,是很容易导致谈判失利甚至破裂的。不论是“礼仪”还是“礼节”,其核心首先是“礼”,也就是双方的地位、关系和共同目标。

其次来说双方的区别,首先我们来说“节”,有一种说法叫做“有礼有节”,说明“节”和“礼”是平等但是不同的概念,那么什么是“节”呢?其实“节”就是“节制”,就是“停止”,就是“拒绝”。“礼”是一个行动性概念,代表着说话和做事,而“节”则是一个禁止性概念,代表着缄默和拒绝。说白了,“礼节”其实就是:认清双方的身份地位,该做的事情就做,该说的话就说,不该做的就别做,该拒绝的就拒绝——这才是“礼节”的真谛。一个人,该做则做,该停则停,技能殷勤厚道侃侃而谈,也能冷静睿智沉默是金……才是一个真正有礼有节的人。在商务谈判中,最忌讳的就是“过分”:过分殷切,过分激动,过分咄咄逼人,过分冷漠……都是谈判的大忌,学会说什么,不说什么,该热情洋溢的时候热情洋溢,该主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主动拒绝,才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最后来说“礼仪”,其实就算不做接下来的分析,LZ也应该知道“礼节”和“礼仪”有多么大的区别了,但是我们还是契合实际地谈一谈。“仪”在中文中,代表的是一切外在表现,例如“仪表”(穿着打扮外貌等)或者“仪态”(动作手势语言表情等);我们人的一切外在的,能够被人看到的动作、声音和神情,都可以归结为“仪”。而“礼仪”,顾名思义就是“按照身份地位和行为目的来进行的动作语言表情和行为”。很多人错误的以为“礼仪”就是鞠躬,就是说谢谢,就是说对不起……其实这是礼仪非常肤浅的表现,礼仪深层次的表现是通过你的行为语言表情而让周围的人感到氛围的和谐和舒适,让大家觉得自己都在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上。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鞠躬是礼仪,那么如果在人满为患大家跟沙丁鱼一样的公交车上,你为了别人给你让座所以给别人鞠躬合适么?很多人觉得说“谢谢”和表达感谢是礼仪,那么你是否要拉着正要帮你追抢劫犯的人说谢谢呢(抢劫犯都要跑掉啦)。比如很多人觉得坐姿端庄优雅是礼仪,那么你在和你哥们姐们挤在一起啃泡面连夜加班的时候也要“端庄优雅”么?……这不是找抽呢……可见即使是众人公认的“礼仪”也并不真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礼仪,就是做你现在该做的事情,摆你该摆的仪态。例如在商务谈判中,在特定的机会中摆出恰当的仪态是谈判成功的关键——并不是所有的谈判对象都喜欢一身西装,彬彬有礼,言辞审慎的谈判过程的,那仅仅只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对“商务谈判”这个词的想象罢了。有时候你甚至需要去田间地头,去和你的谈判对象插诨打科甚至撒泼打滚,才能找到恰当的机会达成你的目的。刻板地把“礼仪”理解成“在日常生活中做像空姐一样做作的呆瓜”……只能最终搞砸你的谈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