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眼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它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时,这句话叫做:“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臣
西汉元帝初元四年 (公元前45年),与汉朝久已无事的匈奴平地起惊雷——大汉派往匈奴郅支单于的使臣谷吉被对方杀害。
这位敢于擅杀汉使的郅支单于,什么来头?十年前匈奴内部发生大分裂,为争夺王位继承权,出现五单于林立争锋的局面。娶了王昭君的呼韩邪单于在 “五单于争位”中获胜。但分裂的局面没有结束,最终呼韩邪单于的哥哥郅支单于率部割据,还打败了呼韩邪。呼韩邪单于无奈之下,只得南迁内附汉朝。呼韩邪、郅支两单于,也就是当时的南、北匈奴。
当时,郅支单于自知无法抗衡汉朝,于是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表示依附汉朝。然而久而久之,他觉得汉朝偏心眼,帮着呼韩邪而不帮着他,心里反意渐起。
一路向西跑到了康居
郅支单于怒杀汉使,跟汉朝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打是打不过,只能逃。他逃得还真是够远,一路向西跑到了康居(约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
郅支单于心想跑这么远,就算汉朝想报复也打不到这来。一开始也确实如他所愿,汉朝几次派人来讨要谷吉等人的尸身未果。郅支单于甚至挑衅性地派人到西域都护府上书给西汉:我现在过得很不好,想归顺大汉,你们快点来人接我吧。潜台词就是:我这天高皇帝远,有能耐你们来这收拾我啊!
虽远必诛
一代名将陈汤,就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陈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出使西域的路上,陈汤向甘延寿建议:不能坐视匈奴在此做大,我们调动西域乌孙等国的士兵,攻灭郅支。甘延寿表示赞同,但坚持要先上奏朝廷。陈汤屡劝无果之下,趁甘延寿生病,擅自假借汉帝诏令,征发西域各国士卒和汉朝在车师国屯田的士兵共4万多人,分成六队,即刻出发。
郅支单于明白对方这是找他算账来了,退无可退的他只能硬着头皮死守。第二天汉军就击败了外围救援的一万多康居骑兵,迅速攻破城池,郅支单于也在乱兵中被杀。此役汉军斩杀敌军一千五百多人,俘虏一千多人。陈汤与甘延寿随后向朝廷上疏告捷:“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正是出自这封上疏。此言一直传承下来,并泛化为“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成为最熟悉的一句壮志豪言。 瞭望
“虽远必诛”是西汉常态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这是苏武在面对匈奴招降时所说的话。当时匈奴在苏武面前审讯汉使,直接砍了虞常,又举剑威胁张胜致其投降,本想以此劝降苏武。没想到反被苏武的话直接呛了回去,此后对汉使只能流放而不敢加害。
这是因为,苏武所说,无一虚言。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几乎是汉朝对外关系的常态。
汉武帝元鼎四年 (前113年),南越政权内部发生分歧,国王赵兴、太后穋氏主张朝觐汉帝,附庸西汉;但宰相吕嘉反对。汉武帝派出2000人欲诛吕嘉。第二年吕嘉干脆发动政变,杀国王、太后和汉使,另立赵建德为王。当年秋天,武帝派遣五路大军,直接灭亡南越,在此设立南海、儋耳等九郡,划入汉境。
大宛是当时知名的良马产地,汉武帝听闻此事,就派使臣车令,带着二十万两黄金和一匹纯金马去换汗血宝马。大宛国王竟然杀掉汉使,抢夺金银。于是汉武帝派出他的小舅子李广利,带着差不多十万囚犯和小混混 (郡国恶少年),再加上点西域属国的骑兵,直接打了过去。大宛贵族砍了国王,遣使携其首级向汉求和。汉军欣然接受,带走几千匹好马,同时还册立了一个亲汉的大宛王。
西汉初期,燕人卫满推翻朝鲜当地政权,自立为王,建立卫氏朝鲜。本来卫氏朝鲜主动做汉朝的藩属,但到了武帝时期,开始与西汉政权交恶,还发兵突袭辽东,杀掉汉使涉何。当年秋天,武帝发兵五万,灭亡卫氏朝鲜,在其辖境设置乐浪、临屯、玄菟和真番四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8-24
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出自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对汉宣帝的上疏中所说的。
翻译为:冒犯我强大汉朝的行为(言行或者侵犯),虽然远也要杀死你;打得你服气。
陈汤,原话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处是《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你这句是后来改了的。
原文如下:
于是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康、虞,今有强汉。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天气精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