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和翡翠有什么区别?

翡翠是否玉的一种?玉和翡翠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

1.什么是“玉”古书《说文解字》中有这样的描述:“玉为石之美”,意思是美丽的石头一般可以称为玉。根据珠宝理论和东方传统文献,“玉”是广义的,包括和田玉、祖母绿、翡翠、独山玉、玛瑙、绿松石、应时、寿山石、鸡血石等。二、什么是“玉”翡翠是众多翡翠中的特定品种,是以硬玉为主的矿物集合体。祖母绿是由多种微细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以硬玉为主。其主要组成矿物为硬玉,次生矿物为绿辉石、方钠石、钠长石、角闪石、透闪石、透辉石、霓石、霓石、沸石、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其中绿辉石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主要组成矿物。这里的翡翠,顺便说一下,不是指翡翠的硬度,而是翡翠这个名字是日本从英文翻译过来的,然后直接翻译成中文...第三,翡翠和玉石的概念差异可以说,玉的确是玉,但玉不一定是玉。说到玉,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玉,可见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喜爱与日俱增,已经潜移默化地等同于玉了。翡翠作为默认的玉中之王,是国际公认的最具珠宝等级的玉石,具有许多其他玉石品种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具体来说,翡翠有六大显著特征:颜色丰富、物理性质稳定、光泽强、折射率高、比重大、硬度大。此外,宝石级翡翠只产于缅甸特定矿脉,产地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高贵的品质——“物以稀为贵”。第四,翡翠和玉石的价格差异综合来看,翡翠的价格是所有翡翠中最高的。有时候满满一玻璃杯的绿色翡翠手镯能达到近千万元,有时候翡翠项链甚至达到上亿元。1.8亿元翡翠项链整体价格第二高的是和田玉。除了一般品质的和田玉,优质和田玉的价格也可以和中上品翡翠相媲美。和田玉因为原料体积小,不适合做成玉镯,所以一个真正达到羊脂玉的和田玉手镯价格接近百万元。当然,谈价格不讲质量都是耍流氓。。并不是所有的翡翠都有最高的价格,但一些质量不好的翡翠价格只有几十元,比常见的玛瑙还低。在各种玉石中,有可能某一种低档玉石的价格比其他种高档玉石的价格高,所以真实的价格需要和具体的实物进行对比,才能得到准确的对比。5.玉还是玉?这个问题就像在问“红宝石好还是宝石好?”也是这个道理。同理,你问“玉好还是和田玉好?”没办法比较。不看质量,所有的比较都不成立。一块豆栽玉和一块和田羊脂白玉相比怎么样?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而不用讨论商品的价值。毕竟“一千块钱买不到一颗善良的心。”六、普通翡翠和祖母绿的区别注:以下所有区分翡翠和硬玉的方法仅供参考,不能100%区分。需要确定哪种玉可以通过正规的珠宝鉴定机构进行鉴定。1.翡翠和软玉的区别祖母绿也叫“硬玉”,和田玉也叫“软玉”。其实“软玉”和“翡翠”都是前人的习惯称呼,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称呼。并不是说软玉容易碎,翡翠坚固不易碎。因为软玉的硬度是6.0~6.5,翡翠(硬玉)的硬度是6.5~7,所以两者结构相同,都是纤维交织结构,是最致密最稳定的结构。软玉按其颜色可分为几个重要品种: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等。和田玉籽料硬玉(1)光泽是翡翠和软玉最大的区别之一。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可以通过反射光来判断软玉和翡翠。软玉表面呈现出强弱不一致的油脂光泽,柔软温润,所以人们把它理解为温润玉。翡翠的反光光泽呈现刚性玻璃光泽。(2)物理性质:软玉的硬度(6.5)、比重(2.90)、折射率(1.62)低于翡翠(7/3.33/1.66)。2.翡翠和马来玉的区别。市场上经常听到“马来玉”的说法。事实上,所谓的马来玉并不是天然的未经处理的玉石,而是人工染色的石英岩。起初,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给这种染色的石英岩起了一个欺骗了中国人多年的名字:“马来玉”。识别马来玉的方法很简单:(1)颜色。马来玉的颜色大部分是绿色,它最大的特点是里面的绿色在透光下呈渔网状,绿色有规律地排列成像小鱼卵一样的小颗粒。在正常观察下,马来西亚翡翠的颜色比优质绿色翡翠的颜色要亮,绿色分布非常均匀。如下图所示:(翡翠的颜色不会有这样的形状分布)。的严透射光下马来玉的颜色特性(2)凹弧面。马来玉的环面底部很容易凹陷,但翡翠没有同样的现象。(3)比重。马来西亚玉的比重和折射率比翡翠低。有一点经验的人可以通过用手称重或看反射来区分翡翠和马来玉。3.翡翠和澳洲玉(绿玉髓)的区别澳门玉是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玉髓,又称南阳玉。其颜色与翡翠有些相似,但其颜色特征和分布与翡翠有本质区别:绿玉髓(1)矿物质。澳洲玉主要由隐晶二氧化硅组成,矿物学上称为玉髓。翡翠的主要成分是柱状或纤维状翡翠。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翡翠特有的“祖母绿”。(2)色彩。澳洲翡翠的颜色要么很均匀,要么有明显的平行色带,多为苹果绿,看起来像塑料。翡翠的颜色和色调会发生深度变化,除了部分颜色均匀的翡翠,大部分都能看到翡翠的“色根”。(3)硬玉的硬度低于澳洲玉,但比重和折射率高于澳洲玉。4.水沫(钠长石玉)和翡翠的区别。水泡沫是以钠长石为主的矿物组合,部分水泡沫类似于硬玉。比如透明或半透明的水沫,和一些翡翠在种植水上面是类似的,但是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绿豆水磨子豆角(1)构图。水泡沫的主要矿物是钠长石,其矿物晶体呈颗粒状。断口结构与普通石英岩相似,因此不显示独特的“祖母绿”性质。(2)光泽。由于水泡沫的密度和本身的晶体结构较差,水泡沫的反射光泽较弱,玻璃光泽有一些凝胶状的光泽。而翡翠是玻璃质的。(3)色彩。水泡也有各种颜色,但色调较弱,达不到翡翠的最佳颜色。(4)硬度。水沫的硬度比玉石低,所以经常被其他物体划伤。5.翡翠和祖母绿的区别。岫岩玉是一种土生玉,因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它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秀域饰品(1)试试硬度。岫玉的硬度明显低于翡翠。用尖锐的物体雕刻秀玉表面可以产生划痕,而翡翠不会受到损伤。(2)看光泽。岫玉有明显的油脂光泽或蜡膜光泽,而翡翠呈玻璃光泽。(3)比重。同体积的岫玉和翡翠,岫玉比翡翠略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5-03
一) 软玉与翡翠的区别

我们经常听到有诸如"和田玉"、"台湾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称,它们是属于矿物学中称为"软玉"的集合体。"软玉"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未曾见及,系来源于近代矿物学中。软玉是由角闪石族矿物组成的特殊集合体。根据其颜色,软玉可划分为: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糖玉等几种重要品种。 软玉与翡翠的不同区别之处有:

1. 软玉颜色比较均匀,有白色、暗绿色、黑绿色等,无鲜绿色。

2. 软玉呈油脂光泽,无翠性。

3. 软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为低。

4. 软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二) "马来玉"与翡翠的区别

80年代,在玉器市场上出现一种绿色鲜艳而又均匀的玉石,做成的串珠或戒面,曾经蒙骗了不少人,以为它是"难得的高档翡翠"。这种玉石究竟是甚么呢?这种玉称为马来西亚玉(简称马玉,亦有称"马来翠"),这只不过是名称而已。马来西亚玉并不产于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大陆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马来玉其实是一种染成绿色的极细粒石英岩,但与翡翠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

1.肉眼观察,马来西亚玉的颜色过于鲜艳而十分不自然。

2.马来西亚玉的比重为 2.65,远小于翡翠的比重 3.24 ~ 3.43。

3.马来西亚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4.在查尔斯滤色镜之下颜色不会变红色,但在十倍镜下可观察到染色剂存在,即颜色很浮,是染色的现象。

(三) 澳洲玉(绿玉髓)与翡翠的区别

澳洲玉,又称南洋玉,因盛产于澳大利亚而得名。由于颜色翠绿,颇得人们喜爱。它有一定透光性,颗粒细,价格较低,曾经迷惑了一些人。其实它是一 种隐晶质的SiO2,在矿物学中称玉髓或石髓。 澳洲玉严格来讲不能称玉,应是绿色的玉髓,它的外观颇似翡翠,但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澳洲玉的颜色太均匀,呈生苹果绿,很少深绿色,很像塑料。

2.凭借放大镜观察,澳洲玉绝对看不到翠性。

3.比重为2.60的澳洲玉比翡翠的比重(3.24 ~ 3.43)轻得多。

4.澳洲玉的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四)东陵玉与翡翠的区别

珠宝市场上常见一种具有中等绿色(其深浅有所变化),呈半透明状的串珠(也偶有雕刻成摆件),由于有一定的绿色,价钱又不高,颇受不少女士们的青睐。这类串珠究竟是甚么呢?询问卖主,他回答说"这是印度出产的东陵玉"。 东陵玉,亦称东陵石,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中国河南亦有产出,有人称之为"密玉",然而正确名称应为耀石英。东陵玉与翡翠不同之处有:

1.用透视光,可见东陵玉内有平行排列的绿色铬云母片。侧视之,常形成一条"绿线"。在查尔斯滤色镜下观察,绿色铬云母呈现红色。

2.东陵玉的比重为 2.65,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可用手便可掂量出来。3.东陵玉的平均折射率为 1.55,比翡翠的折射率为低。

(五)水磨子(钠长石玉)与翡翠的区别

近些年来,在云南昆明、瑞丽、腾冲等地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的珠宝市场上,出现一种水头很好,呈透明或半透明的"冰种"玉石,颜色总体为白色或灰白色,具有较少的白斑和色带,分布不均匀,这种玉在云南当地称为"水沬子",带有色调偏蓝的色带者称为"水地飘蓝花",常被加工成手镯、吊坠和雕件在台湾市场出售。其实"水磨子"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其次有少量的辉石矿物和角闪石类矿物。简易鉴定可采用下列几种方法:

1.放大观察法:水磨子主要由钠长石组成,不显翠性,并有较多白色的石脑或绵。

2.手掂法:水磨子比重(2.57 ~ 2.64)比翡翠的比重小得多,用手掂之比翡翠具明显的轻飘感。

3.测定折射率法:水磨子的折射率(1.52 ~ 1.54)远比翡翠的折射率小。

总而言之,了解了翡翠的特性,就可以掌握翡翠与类似石的区别。

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拿翡翠或者玉往玻璃上划,因为翡翠与玉的硬度不一样,翡翠是最硬的被称为硬玉,而剩下的玉都被称为软玉。翡翠划玻璃,玻璃上会有划痕,而翡翠并无任何磨损。这是任何软玉办不到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5
翡翠和玉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其实,翡翠确实是玉,但反过来说,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孕育、造就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玉文化。
何谓“玉”?源源流长几千年的中国玉文化对“玉”的定义非常宽泛,凡适合用于雕琢可以装饰的美丽之石都可被称做“玉”。但对于什么是玉?什么是翡翠?很多人感到困惑,它们有何区别?
玉是矿物集合体天然玉石的统称。天然玉石的种类很多,由其各自化学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故天然玉石又分为硬玉和软玉。
硬玉就是翡翠,产于缅甸。翡翠以其特有的成分和优良的质地,成为“玉中之王”,深受人们喜爱,软玉就是硬度低于翡翠的天然玉石。我国目前出产的天然玉石基本上是属于软玉。最具代表性的是和田玉,一种产自新疆的优质软玉,其美丽的外观、细腻温润的手感和它不菲的投资收藏价值,是中国玉中的佼佼者。
另外,岫玉、独山玉、青田玉、鸡血玉、寿山玉、青海翠、贡玉、绿松石等也都称为玉,但其中部分称为“石”可能更合适。
长久以来,人们混淆了翡翠和玉的概念,好象一提起玉就认为是翡翠。其实,翡翠确实是玉,但反过来说,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第3个回答  2006-05-03
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天然翡翠

A货

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 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多看少买”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 与“一大片”靠皮绿 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 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 ,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

狗屎地子出高绿
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做假手段有“冲凉”、“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
-- 中国玉的美学鉴赏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坚贞、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于玉的美才与石的分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者。”杨伯达先生文称“好看的美的石头,这就是玉”。对玉的丰富的美学要素的发现和相关神话传说配合使玉实现第二次分化,从装饰品成为神器、礼器。因此玉美学受到广泛重视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在汉以前重视玉的质地美。在百家争鸣的文化争议中玉色美渐为人知,东汉王逸提出赤、黄、白、黑四色的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主张,从而也挑起玉美学中德符关系的争议(玉符—玉色也)西汉刘向提出玉有六美。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上对玉的审美方针是“首德次符”。随着玉文化的发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断增加。根据德符并重的原则笔者文中提出对玉之六美的粗浅认识,从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谈了对玉美学的学习心得。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符合工艺要求的玉器材料(栾秉墩·1985)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之美还是以软玉(和阗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还是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一、玉质美
软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瑕,白璧无瑕”表明玉是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可概括表述如下。
1、“坚缜细腻”之美 玉料质地坚硬缜密,细致而滋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
2、“温润以泽”之美玉料滚石、卵石呈致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脂光泽,在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
3、“无瑕之美”和阗白玉为单一透闪石矿物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瑕,白玉无瑕”之美。
软玉是一种交织成毛毡状结构的透闪石或阳起石纤维状微晶集合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但质地优劣随着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性、含杂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具体见表1。
综观和阗玉的质地细腻、坚硬缜密、滋润、亮丽照人,能给人一种温润与凝重感与美的享受。
玉质美除了与粒度大小均匀度有关外,也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直接关系。即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强,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质量。
二、玉色美
东汉王逸四色审美标准,发展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美主张。为玉色美评价开创了历史先河。根据现代审美原则笔者从整齐一律、调和对比和节奏韵律三种原则出发讨论玉色美特征。
1、单色美色彩中的某一单色,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阳光等等。单纯能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美感。和阗玉色彩十分丰富有白如截脂、绿如翠羽、黄如蒸栗、赤如鸡冠、黑如纯漆。

┏━━━━┳━━━━━━━━┳━━━━━━━━┳━━━━━━┳━━━━━━━┓

┃ ┃ 组成矿物 ┃ 粒度大小 ┃ 矿物分布 ┃ 质地优劣 ┃
┃玉种 ┃ ┃ 毫米 ┃ ┃ ┃
┃ ┃ 纯度% ┃ ┃ ┃ ┃
┣━━━━╋━━━━━━━━╋━━━━━━━━╋━━━━━━╋━━━━━━━┫
┃羊脂 ┃主要为透闪石 ┃0.0006×0.033 ┃大小与分 ┃坚缜细腻优等 ┃
┃ ┃99.5%纤维状、细┃0.001×0.01 ┃布极均匀 ┃ ┃
┃白玉 ┃而长 ┃ ┃ ┃ ┃
┣━━━━╋━━━━━━━━╋━━━━━━━━╋━━━━━━╋━━━━━━━┫
┃ ┃透闪石含量达 ┃ 0.006×0.018 ┃大小与分 ┃ ┃
┃白玉 ┃ ┃ 0.009×0.002 ┃布均匀细 ┃细致良 ┃
┃ ┃99% ┃ ┃中有粗 ┃ ┃
┣━━━━╋━━━━━━━━╋━━━━━━━━╋━━━━━━╋━━━━━━━┫
┃青玉 ┃透闪石93%至95%┃0.006×0.002 ┃大小不一 ┃较细致中一良 ┃
┃ ┃个别有斑晶长柱状┃0.014×0.004 ┃欠均匀 ┃ ┃
┃青白玉 ┃ ┃ ┃ ┃ ┃
┣━━━━╋━━━━━━━━╋━━━━━━━━╋━━━━━━╋━━━━━━━┫
┃ ┃透闪石含量96 ┃ ┃大小均匀 ┃ ┃
┃ ┃还有阳起石含 ┃0.0002×0.03 ┃至不均匀 ┃细致至较细致 ┃
┃ ┃铁较多0.12- ┃0.0026×0.05 ┃少数为团 ┃良一中 ┃
┃碧玉 ┃5.84及有黑色 ┃1.0035×0.036 ┃块状 ┃ ┃
┃ ┃磁铁矿包体、杂质┃ ┃ ┃ ┃
┣━━━━╋━━━━━━━━╋━━━━━━━━╋━━━━━━╋━━━━━━━┫
┃ ┃透闪石96%内 ┃0.00033—0.0033 ┃ ┃ ┃
┃ ┃含杂质石墨充 ┃0.008—0.0053 ┃均匀至不 ┃细腻优至良 ┃
┃墨玉 ┃填于透闪石粒 ┃0.0086—0.0033 ┃均匀 ┃ ┃
┃ ┃间故呈黑色 ┃0.010.0066 ┃ ┃ ┃
┣━━━━╋━━━━━━━━╋━━━━━━━━╋━━━━━━╋━━━━━━━┫
┃糖玉 ┃透闪石(90%以 ┃ ┃较均匀至 ┃致密良至中 ┃
┃ ┃上),粒间有氧化 ┃0.00660.0053 ┃不均匀 ┃ ┃
┃ ┃铁、褐铁矿分布 ┃ ┃ ┃ ┃
┗━━━━┻━━━━━━━━┻━━━━━━━━┻━━━━━━┻━━━━━━━┛
据[2]资料编整

按该玉中出现的颜色可分为五个色系。

(1)白色系列 在和阗玉中白色玉也有不少品种: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糙米白、 鸡骨白等等。其中以细润莹洁的羊脂白最佳,又称羊脂白玉。在历史上称“白玉之精”、“玉英”、“玉王”。
软玉属于角闪石族为该类矿物中透闪石及阳起石的固熔体。当成分纯净,不含色素杂质元素璧化合物者,应为白色。羊脂玉中99.5%为透闪石组成,故颜色为非常纯正的白色。白如截肪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词。
(2)绿色系列 在青白玉、青玉中常呈浅绿白色、淡绿色、灰绿色,在碧玉中为绿色至暗绿色,深绿色产出量大,属常见玉料。
从青白玉、青玉、碧玉依次排列,随着颜色的加深,氧化铁的含量有所增高(即从1.77%一3.12%一5.84%),碧玉中普遍含铬、镍、钻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碧玉中组成矿物除透闪石外,开始出现阳起石或含铁较多的透闪石。因而呈现不同色调、浓淡的绿色。黑斑和玉筋明显。含少量杂质矿物。如:钙铬榴石、铬尖晶石、磁铁矿、绿泥石等。
(3)黄色系列 黄玉中有黄色、米黄色、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葵花黄、鸡蛋黄、半色黄、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蜜蜡黄者为上.其他黄次之。《夷门广牍》指出:“黄玉如栗色者为贵,谓之甘黄玉,蕉黄色次之。”黄玉其色黄正而娇,越浓亮越珍贵,其珍贵价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还少见。多为含氧化铁引起之色。
(4)黑色系列 和阗玉中的墨玉(黑玉)有呈灰黑、黑色f黑色有时不均匀呈浸染状、黑点状、云雾状)、纯漆黑等色。优质者“黑如纯漆”。
因罕见而珍贵。墨玉又称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现青玉、也有在青玉、白玉中出现墨玉。呈色原因主要由于在透闪石粒间存在有微鳞片状石墨杂质所致。黑色的程度有强有弱,深浅分布均有差别。
(5)褐红色系列及其他色 和阗玉中有因色似红糖而称糖玉。多呈紫红色、褐红色、血红色(罕见)。在糖玉部位中的透闪石粒间分布有褐铁矿,说明糖玉是由于氧化铁污染透闪石而形成红色或褐黄色。含氧化锰可呈紫红色。
2.双色美 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对比是倾向于“异”(对立)。根据此审美原则可将玉的两种颜色分别鉴赏。
(1)玉色调和美 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为临邻近的色彩。在同一色中的层次变化(如深浅、浓淡)也属于调和,在变化中保持一致。例如天坛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及四周的绿树配合在一起显得很调和。杜甫诗中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玉色的协调也是同理。f2)玉色的对比美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如色彩中的黑和白、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都是对比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红与绿的对比。黑与白也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白催朽骨龙虎死,黑人太阴雷雨垂”(杜甫):“黑云翻墨未压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例如:在一块羊脂白玉上有墨玉条带,又如羊脂玉双鹿的角、蹄和梅为红色与鹿身的白色或对比色。
3.多色美 多种颜色搭配呈显五光十色,七彩纷呈,例如一块出土的古玉上的沁色中呈多色彩。由同一块玉上颜色变化规律不同可产生如下多色美类型:
(1)节奏美 色条、色块疏密有致的变化也可显示一定的节奏感。至于如何判断玉石颜色变化的节奏,何为2/4,何谓4/4等,有待各抒己见。
(2)韵律美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种情调的?
第4个回答  2006-05-03
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在中国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国人喜以玉护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则主要欣赏玉的优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玉的分类:

玉可以分为软玉和硬玉,二者为两种不同的矿物。软玉的颜色有半透明白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而颜色分布均匀;至於硬玉则主要有白色、紫色、黄色及绿色等,颜色分布均匀度则於不同种质会有差异。

在中国境内出产的绝大多数为软玉,而「羊脂白玉」则为软玉中之珍品,质地细致而颜色洁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艺术品均以软玉雕琢而成。

硬玉的主要产地为缅甸,较软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质、颜色及价钱各方面都较软玉优胜,故现时市场上的玉器饰品主要以硬玉制成,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接着会集中介绍硬玉 - 翡翠。

鉴赏翡翠:

鉴赏翡翠要注意色泽及种质,当中可细分为颜色、透明度、净度、切工及裂纹,一般都会先从其颜色入手。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值的最重要因素,可从以下四个畴评估翡翠的颜色:

要纯正:纯正所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绿色翡翠为例,纯绿色者为最佳,绿色中带黄或带蓝者较次,带灰者则最差。

要浓淡得宜:论及颜色的深浅度,当然是越浓越好,然而颜色过浓却会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素质。

要鲜明:翡翠的颜色越鲜艳明亮越吸引,内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颜色就越暗淡

要均匀:颜色分布越均匀越佳,价值也越高。

透明度

翡翠的透明度影响光线的折射,从而影响整体的美感。当光线进入透明而质地细腻的翡翠,会反射出美丽的光芒,让人感到翡翠的晶莹通透,大大增加其美感。相反,如果光线遇上一颗透明度低而质地粗糙的翡翠,就会反射出呆板的光线,令翡翠的吸引度大减。

净度

净度指翡翠内含之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两种,乃其他矿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相对来说黑色瑕疵比白色碍眼。翡翠内含的杂质越少越佳。

切工

翡翠制成品的加工分光身和雕花两大类。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没有遮掩,故对原料的要求较高,除了不能有裂纹,切工的比例、制品的厚薄及是否对称亦非常重要,足以影响翡翠制成品的外观。例如切工良好的「蛋面」不能过厚或过薄,「卜」位处要在正中,且比例要适中。

评价花件主要衡量其美感及雕工的精细度,通常有裂纹的硬玉会以雕花方式处理,以掩盖其瑕疵。

裂纹

裂纹可以大大减低翡翠的价值。倘若翡翠饰件有裂纹,稍一碰撞便可能会沿着裂纹整件裂开。故此购买翡翠饰件时需额外小心,一般来说,用电筒照射很容易便会察觉裂纹是否存在。

优质的翡翠可以卖得相当可观的价钱,但是市场上的供应有限,一些商人为求取得更好的利润,不惜替翡翠进行人工处理过程。於是市面上便出现了A货、B货和C货。

人工处理之翡翠

C货

C货是指经过人工加色的假色玉。其方法是借高温高压将染色剂渗入原来无色的翡翠中,使它的全部或局部染成翠绿色或紫色等,但其色泽会随时间转淡及变暗哑。

B货

B货是指曾以化学方法清除表面的瑕疵、杂质以及黄色部份的翡翠,只保留原有之绿色及白色的原素,然后以环氧树脂胶注入玉石内作为巩固,让整颗翡翠看来更通透,颜色更鲜艳。由於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玉石的内部已遭到破坏,结构因而变得松散,故B货很容易在表面露出裂纹。另如在处理过程中同时加入染色剂便称为B+C货。

天然翡翠

A货

A货是指完全未经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
--------------------------------------------------------------------------------------------------
我国珠宝业的前辈们,在长期的翡翠加工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有关翡翠的经验,并以言简意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这些特点。记住这些格言,并能了解和体会其中深刻的内涵,将终身受益。

灯下不观色
其实,任何珠宝都不应当在灯下进行颜色的质量评定。而对于翡翠来说,这一点则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翡翠的颜色,尤其是闪灰,闪蓝以及油青之类的翡翠颜色,在灯光下的视觉效果要比自然光线下的颜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灯光下只能看翡翠的绺裂,看水头长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征。而要在自然光线下,察看和评定翡翠的绿色。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对于高档的翡翠来说,价差十倍恐怕还不止。例如:一粒50万元的翡翠戒面与一粒500万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质量�样式、大小、种水、瑕疵 都是一等一的,无可挑剔,二者之间的价格差别关键在于绿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认识和区分翡翠绿色的各种差别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也要见过和经历过。“多看少买”对于购买翡翠原石来说,“多看”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是一个进行比较的过程;也是一个积累和验证经验的过程;是〃买〃的前提。“少买”不是不买,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买。“宁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对于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一条线”�带子绿 与“一大片”靠皮绿 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立性 与“片”�卧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关键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绿色的“多”与“少”所迷惑,要认清绿色“立性”与“卧性”的本质。因此,并不是真的见了有一大片绿色的翡翠也不买,而是提醒不要对绿色的厚度有过分的奢望。

龙到处才有水
所谓“龙”其实是指翡翠中的绿色。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无论在质地的粗细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绿色的部位比没有绿色的部位�地子 ,都要好一些。当然,有时翡翠绿色和地子之间的这种差别表现的过于强烈时,就象下一个格言所说了。

狗屎地子出高绿
翡翠的地子与翡翠的绿色互为依存,关系非常密切。一般来说,绿色种水好的情况下,地子通常也不会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们:不要忽视翡翠绿色的特殊性。虽然不是每一个“狗屎地子”都会有高档的绿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现上等的绿色。

无绺不遮花
《礼记》云:“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事实上,高档的翡翠绿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来表现其自然本质的。例如旧货中的搬指、翎管之类都属于“素活”。如果雕有花纹图案,其美丽的花纹之下必有跷蹊。故而业内流传有“无绺不遮花”的说法。现代的翡翠制品中同样如此。

冷眼观炝绿
所谓“炝绿”乃是指一种加色的“假翡翠”,这是一种老掉牙的伎俩。时下的做假手段有“冲凉”、“洗澡”和“镀膜”等。当然任何作假或许得逞于一时,而不会永远不露马脚的。以前的格言是对行内人说的,是提醒人们要重视第一眼的感觉,不要放过任何疑点。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妨也“冷眼”一点。一定要到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店去购买翡翠。
------------------------------------------------------------------------------------------------------------
-- 中国玉的美学鉴赏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坚贞、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戴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是由于玉的美才与石的分化。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玉,石之美者。”杨伯达先生文称“好看的美的石头,这就是玉”。对玉的丰富的美学要素的发现和相关神话传说配合使玉实现第二次分化,从装饰品成为神器、礼器。因此玉美学受到广泛重视得到充分发展。我国在汉以前重视玉的质地美。在百家争鸣的文化争议中玉色美渐为人知,东汉王逸提出赤、黄、白、黑四色的审美标准,发展了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主张,从而也挑起玉美学中德符关系的争议(玉符—玉色也)西汉刘向提出玉有六美。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历史上对玉的审美方针是“首德次符”。随着玉文化的发展,惟重玉色的人不断增加。根据德符并重的原则笔者文中提出对玉之六美的粗浅认识,从玉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要素及其受控因素等方面谈了对玉美学的学习心得。如有不妥处敬请指正。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符合工艺要求的玉器材料(栾秉墩·1985)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之美还是以软玉(和阗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还是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一、玉质美
软玉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如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瑕,白璧无瑕”表明玉是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可概括表述如下。
1、“坚缜细腻”之美 玉料质地坚硬缜密,细致而滋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
2、“温润以泽”之美玉料滚石、卵石呈致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脂光泽,在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
3、“无瑕之美”和阗白玉为单一透闪石矿物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瑕,白玉无瑕”之美。
软玉是一种交织成毛毡状结构的透闪石或阳起石纤维状微晶集合体。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但质地优劣随着晶粒大小、分布均匀性、含杂质种类和数量的不同而变化的。具体见表1。
综观和阗玉的质地细腻、坚硬缜密、滋润、亮丽照人,能给人一种温润与凝重感与美的享受。
玉质美除了与粒度大小均匀度有关外,也与透明度和抛光性有直接关系。即质地越细腻,其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强,既增加了玉的美感,又提高了玉的质量。
二、玉色美
东汉王逸四色审美标准,发展孔子“孚尹旁达”的色彩美主张。为玉色美评价开创了历史先河。根据现代审美原则笔者从整齐一律、调和对比和节奏韵律三种原则出发讨论玉色美特征。
1、单色美色彩中的某一单色,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湖面,清澈的泉水,明亮的阳光等等。单纯能使人产生明净,纯洁的美感。和阗玉色彩十分丰富有白如截脂、绿如翠羽、黄如蒸栗、赤如鸡冠、黑如纯漆。

┏━━━━┳━━━━━━━━┳━━━━━━━━┳━━━━━━┳━━━━━━━┓

┃ ┃ 组成矿物 ┃ 粒度大小 ┃ 矿物分布 ┃ 质地优劣 ┃
┃玉种 ┃ ┃ 毫米 ┃ ┃ ┃
┃ ┃ 纯度% ┃ ┃ ┃ ┃
┣━━━━╋━━━━━━━━╋━━━━━━━━╋━━━━━━╋━━━━━━━┫
┃羊脂 ┃主要为透闪石 ┃0.0006×0.033 ┃大小与分 ┃坚缜细腻优等 ┃
┃ ┃99.5%纤维状、细┃0.001×0.01 ┃布极均匀 ┃ ┃
┃白玉 ┃而长 ┃ ┃ ┃ ┃
┣━━━━╋━━━━━━━━╋━━━━━━━━╋━━━━━━╋━━━━━━━┫
┃ ┃透闪石含量达 ┃ 0.006×0.018 ┃大小与分 ┃ ┃
┃白玉 ┃ ┃ 0.009×0.002 ┃布均匀细 ┃细致良 ┃
┃ ┃99% ┃ ┃中有粗 ┃ ┃
┣━━━━╋━━━━━━━━╋━━━━━━━━╋━━━━━━╋━━━━━━━┫
┃青玉 ┃透闪石93%至95%┃0.006×0.002 ┃大小不一 ┃较细致中一良 ┃
┃ ┃个别有斑晶长柱状┃0.014×0.004 ┃欠均匀 ┃ ┃
┃青白玉 ┃ ┃ ┃ ┃ ┃
┣━━━━╋━━━━━━━━╋━━━━━━━━╋━━━━━━╋━━━━━━━┫
┃ ┃透闪石含量96 ┃ ┃大小均匀 ┃ ┃
┃ ┃还有阳起石含 ┃0.0002×0.03 ┃至不均匀 ┃细致至较细致 ┃
┃ ┃铁较多0.12- ┃0.0026×0.05 ┃少数为团 ┃良一中 ┃
┃碧玉 ┃5.84及有黑色 ┃1.0035×0.036 ┃块状 ┃ ┃
┃ ┃磁铁矿包体、杂质┃ ┃ ┃ ┃
┣━━━━╋━━━━━━━━╋━━━━━━━━╋━━━━━━╋━━━━━━━┫
┃ ┃透闪石96%内 ┃0.00033—0.0033 ┃ ┃ ┃
┃ ┃含杂质石墨充 ┃0.008—0.0053 ┃均匀至不 ┃细腻优至良 ┃
┃墨玉 ┃填于透闪石粒 ┃0.0086—0.0033 ┃均匀 ┃ ┃
┃ ┃间故呈黑色 ┃0.010.0066 ┃ ┃ ┃
┣━━━━╋━━━━━━━━╋━━━━━━━━╋━━━━━━╋━━━━━━━┫
┃糖玉 ┃透闪石(90%以 ┃ ┃较均匀至 ┃致密良至中 ┃
┃ ┃上),粒间有氧化 ┃0.00660.0053 ┃不均匀 ┃ ┃
┃ ┃铁、褐铁矿分布 ┃ ┃ ┃ ┃
┗━━━━┻━━━━━━━━┻━━━━━━━━┻━━━━━━┻━━━━━━━┛
据[2]资料编整

按该玉中出现的颜色可分为五个色系。

(1)白色系列 在和阗玉中白色玉也有不少品种:羊脂白;雪花白、梨花白、象牙白、鱼肚白、糙米白、 鸡骨白等等。其中以细润莹洁的羊脂白最佳,又称羊脂白玉。在历史上称“白玉之精”、“玉英”、“玉王”。
软玉属于角闪石族为该类矿物中透闪石及阳起石的固熔体。当成分纯净,不含色素杂质元素璧化合物者,应为白色。羊脂玉中99.5%为透闪石组成,故颜色为非常纯正的白色。白如截肪是恰如其分的形容词。
(2)绿色系列 在青白玉、青玉中常呈浅绿白色、淡绿色、灰绿色,在碧玉中为绿色至暗绿色,深绿色产出量大,属常见玉料。
从青白玉、青玉、碧玉依次排列,随着颜色的加深,氧化铁的含量有所增高(即从1.77%一3.12%一5.84%),碧玉中普遍含铬、镍、钻等超基性岩特有的元素。碧玉中组成矿物除透闪石外,开始出现阳起石或含铁较多的透闪石。因而呈现不同色调、浓淡的绿色。黑斑和玉筋明显。含少量杂质矿物。如:钙铬榴石、铬尖晶石、磁铁矿、绿泥石等。
(3)黄色系列 黄玉中有黄色、米黄色、蜜蜡黄、栗色黄、秋葵黄、葵花黄、鸡蛋黄、半色黄、黄杨黄等,其中以栗色黄、蜜蜡黄者为上.其他黄次之。《夷门广牍》指出:“黄玉如栗色者为贵,谓之甘黄玉,蕉黄色次之。”黄玉其色黄正而娇,越浓亮越珍贵,其珍贵价值不在羊脂玉之下,且比羊脂玉还少见。多为含氧化铁引起之色。
(4)黑色系列 和阗玉中的墨玉(黑玉)有呈灰黑、黑色f黑色有时不均匀呈浸染状、黑点状、云雾状)、纯漆黑等色。优质者“黑如纯漆”。
因罕见而珍贵。墨玉又称黑玉、或在黑玉中出现青玉、也有在青玉、白玉中出现墨玉。呈色原因主要由于在透闪石粒间存在有微鳞片状石墨杂质所致。黑色的程度有强有弱,深浅分布均有差别。
(5)褐红色系列及其他色 和阗玉中有因色似红糖而称糖玉。多呈紫红色、褐红色、血红色(罕见)。在糖玉部位中的透闪石粒间分布有褐铁矿,说明糖玉是由于氧化铁污染透闪石而形成红色或褐黄色。含氧化锰可呈紫红色。
2.双色美 调和与对比反映了矛盾的两种状态。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向于“同”(一致),对比是倾向于“异”(对立)。根据此审美原则可将玉的两种颜色分别鉴赏。
(1)玉色调和美 色彩中的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蓝、蓝与青、青与紫、紫与红都为临邻近的色彩。在同一色中的层次变化(如深浅、浓淡)也属于调和,在变化中保持一致。例如天坛的深蓝色的琉璃瓦与浅蓝色的天空及四周的绿树配合在一起显得很调和。杜甫诗中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玉色的协调也是同理。f2)玉色的对比美对比是把两种极不相同的东西并列在一起,使人感到鲜明、醒目、振奋、活跃。如色彩中的黑和白、红和绿、黄和紫、蓝和橙都是对比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是红与绿的对比。黑与白也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白催朽骨龙虎死,黑人太阴雷雨垂”(杜甫):“黑云翻墨未压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例如:在一块羊脂白玉上有墨玉条带,又如羊脂玉双鹿的角、蹄和梅为红色与鹿身的白色或对比色。
3.多色美 多种颜色搭配呈显五光十色,七彩纷呈,例如一块出土的古玉上的沁色中呈多色彩。由同一块玉上颜色变化规律不同可产生如下多色美类型:
(1)节奏美 色条、色块疏密有致的变化也可显示一定的节奏感。至于如何判断玉石颜色变化的节奏,何为2/4,何谓4/4等,有待各抒己见。
(2)韵律美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种情调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