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怎么看高脂血症的发生?

如题所述

中医学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

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转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失当。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潴留血中,导致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两者不同之处。

(2)喜静少动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舒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导致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导致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未老而先衰。

(5)体质禀赋。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膏脂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膏,溶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等证不愈。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输送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