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高脂血症的病机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医的“津血同源”(注:血与津液皆由水谷精微化生,来源相同;彼此之间又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即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而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脉内血液中的水液渗出脉外又为津液。血与津液之间的来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理论认为,津液与血液都来自水谷,而且可以相互化生,作为津液成分之一的膏脂也应能与血相互化生。高脂血症的中医病理、病机如下所述。

饮食不节

高脂饮食与高脂血症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与《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指出的“甘肥贵人,则高梁之疾民”之病机一致,过食肥甘膏粱厚味(注:肥甘膏粱厚味指一般是指非常油腻、甜腻的精细食物。这类食物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容易造成肥胖。再者,过食油腻食物,还可造成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人对营养的正常吸收。),腻脾碍胃,致运化不利,水谷难以随食随化,则成为痰瘀(注:过食甘美酯酪之人,高梁厚味超过脾胃的消化运输功能,则聚为痰。),发于本病。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中说:“盖痰涎之化,本由水谷,使果脾强胃健如少壮者流,则随食随化,皆成血气,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尽化而十留一二,则一二为痰矣,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又说;“凡经络之痰,盖津血所化也。(注:指出了痰是由津液与血所变化而来的。)”

痰浊不化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加之脾失健运(注:脾的运化功能强健,习惯上称作“脾气健运”。只有脾气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之而失常,就会出现腹胀、大便不成形、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病理变化。),水谷难以化生为精微(注:食物难以被人体所消化为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反聚为痰,痰之为病,无处不到,流聚于血脉则为血污病证,类似于高脂血症;进一步阻于脉道,可致瘀血证,类似于动脉粥样硬化症。

瘀血阻滞

痰浊之邪停聚于血脉之中,阻碍气机的运行,气滞则血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注:五脏六腑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谷精微,都有赖于脾的运化作用。由于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之后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饮食水谷的运化则是由脾所主,所以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多气虚,气虚则行血无力,亦可致血瘀。瘀血内阻,气机不畅,痰浊内生,流于血脉而致本病。如《诸病源候论•诸痰候》中说:“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此外,痰湿久聚,郁而化热,日久伤阴,血脉空虚,血流迟涩,瘀血内生,痰瘀互阻于脉,则可加重本病。

脾失健运

脾主运化,饮食入胃后,其消化吸收过程虽然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再经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布散全身。另一方面,脾还可运化水液,对水谷精微中的多余水分能及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的宣发(注:宣发,是宣布、发散的意思。肺主宣发是指由于肺气的推动,使气血津液得以散布全身,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肉皮毛,无处不到,以滋养全身的脏腑组织。肺气宣发通畅,则能主一身之气而呼吸调匀,助血液循环而贯通百脉;通过汗液、呼吸调节水液代谢,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发挥屏障作用。)和肾的气化功能(注:指肾中真气的气化功能。津液的代谢,是通过胃的摄入、脾的运化和转输、肺的宣散和肃降、肾的蒸腾气化,经三焦为通道,输送到全身。经过代谢后的津液,则化为汗液、尿液和废气排出体外。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实际上主宰着整个津液的代谢,肺、脾等内脏对津液的气化,均依赖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特别是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更是与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直接相关,而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在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中以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否则可引起关门不利、小便代谢障碍而发生尿少、水肿等病理现象。),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水谷精微的输布无不依赖于脾主运化的功能。若脾失健运,水谷精微输布失常,聚而成痰,痰流滞于血脉,则为血污证,正如《证治汇补》中所言:“脾虚不运清浊,停滞津液而痰生。”

肾气衰亏

本病中老年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女性多在更年期后,男性患者多中年后发病,此与中医肾虚理论不谋而合,“年过四十,阴气自半也”(注:这说明人到中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已经从旺盛状态开始滑坡,肾中阴精已经衰减一半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