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试了总感觉压力很大,感觉很烦躁,甚至有时候遇到不会做的题目还会打自己。这是怎么了

如题所述

初三、高三都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面对中考和高考,学生心里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压力,以高三学生为例: “高三”起航了,高压随之款款而来。高温已经退去,而高压却有增无减。高三学子,应对压力,准备好了吗?  很多人提起压力,总带着一种“谈虎色变”的语气和神态。其实,压力本身只是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现象,它的客观存在并无好坏之分,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地对待它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其实,当你能在压力中游刃有余时,相信你会说:压力就是动力。一、高三压力的典型情况1、拼命:成绩不见起色  镜头一:缪凡从暑假开始,就进入了“准高三人”的状态。每天疲于奔命在各个补习班之间,还请了家教。因此缪凡的作业也就堆积如山,晚上要做到很晚才能睡,早上还要早早地起床背英语。  缪凡已经很久没有看过电视,没有逛过街,没有打过电脑,没有读过小说。尽管如此,父母似乎还是不够满意,因为缪凡的成绩并没有多大的起色。而缪凡也开始有点沉不住气了,她越来越不想过这种枯燥的生活,不想再参加补习班,不想再早起背英语……  点评:学习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学业。在这种压力下,有可能会引起其他压力的产生,比如父母的强迫学习从而引起亲子关系的紧张,产生关系压力。缪凡对压力的应对方式是放弃,因为她在压力中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她无从面对,除了被动地接受眼前的事实。其实,接受事实本身并不是坏的应对方式,应坦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实,用勇气改变那些应该被改变的事情。  2、复读:心情无法复原  镜头二:刚刚过去的高考是陈飞心中撕心裂肺的痛。陈飞成绩一直很好,钟情于一所一流大学,但在高考中却紧张过度,发挥失常,分数线刚过一般本科。怀着不甘,陈飞选择了复读。复读生活开始了,沮丧的心情还未复原,失败似乎让陈飞变得更为脆弱,他不敢想象复读后的结果,假如还是不能得偿所愿……陈飞整天被这些念头困扰着,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说高四承受着比高三更大的压力。痛苦中陈飞开始失眠……  点评:高四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对未来的患得患失。有的人在经历失败之后能够坚强地面对,等待新一轮的拼搏;有的人却容易沉溺在失败后的悲观情绪中无法自拔,其实他们是无法面对失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面对还是逃避。  陈飞选择的是后者,结果是:由于没有正视失败,被失败的阴影笼罩,对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假如你是一个复读生,假如你还没有走出上一次高考的阴影,请抓紧时间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  3、厚望:心理压力太大  镜头三:苏行的日记——“上了高中,压力好大,上了高三,压力更大。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负,老师的耳提面命令我招架不住……父母和老师都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同学们也在明里暗里和我较劲。考完试后,要和我对答案,问分数,再说一些似吹捧似讽刺的话,好难受。却又不能发火,脾气变得越来越坏了。  我想自己回家复习,想一个人在一间间里单独呆一段时间,哭也好,思考也好,我就是不愿意和人交谈。我这算心理疾病吗?将来到社会上是否也难以和人相处……”  点评:成绩优异者的压力更多地来自于父母和老师的高期望,由于他们处于金字塔尖,所以就更加谨慎小心,高度紧张。与此同时,成绩优异者之间也互相竞争,学习一般者则或明或暗地嫉妒他们,也使他们几乎得不到同伴体的支持和理解。  苏行就是这样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他的应对方式是:压抑,回避,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关在间里,逃离外界的压力。这样下去很大的可能是形成孤僻的性格,与他人难以相处,难以适应新的生活,这的确就是心理问题了。二、高三压力过大的负面影响 对于学生来说,在这场“高考大战”的准备阶段,压力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才会有夜伴钟声苦读书、读苦书、读书苦的感叹,而这完全有背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其直接影响有:1、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素质教育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素养,还要有思想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素养,以促进整体能力的提高。2、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就是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多鼓励他们求异思维的发挥,甚至是异想天开,这对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而现行教育体制下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学生个性发挥的极大压抑。3、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团队精神在当今社会中尤其重要,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战争年代,如果我们的士兵没有一种团队作战精神,如何能多次创下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事迹;当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没有科研团队的协作精神,单靠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而现在的学生多的是竞争,少的是合作;多的是嫉妒,少的是关爱;多的是自私,少的是奉献;多的是沉默,少的是交流。4、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与保证。如果一个人经常地、过度地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豫、暴躁、怨恨等不良心理状态中,就不可能在学习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报告:甘肃省天水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4.5%。而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高考生们更是心理问题重重。据报道,在前年的高考中,一名考生在答数学卷时,因时间紧张未能做完,情急之下撕毁自己的,还将前后两桌同学的也撕毁。我觉得这是严重的心理扭曲现象,还有高考前后自杀等现象的出现,都是心理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5、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说,压力过大也会导致诸多不利。家长压力过大会感染孩子,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从容应对考试;老师也由于重分数的片面思想,也会导致压题性质的教学倾向,和学生一起搞题海战术,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的传授,省去教学大纲中的主导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致命的危害;高考使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因而模糊了学校的定位和特有的育人功能,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终究会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大浪潮中暴露出种种弊端。三、高三学生减压的原则是:1、把目标放的现实一点儿会好点儿,自己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当务之急是制定好的符合自己学习计划,照计划执行,不要着急。 2、找个休息日出去走走,换换心情,注意休息,要不效率不会太高 3、找机会跟家长谈谈,从家长那儿把压力减少点儿四、合理应对高三压力 1、了解自己的压力 你是否过于紧张了呢?如果你时常出现以下善,说明你的压力较大,需要作出: 身体症状:感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心悸,有时感到心脏猛烈跳动,心率过快。比别人爱出汗。饮食不规律,有时候消化不良,时有便秘或腹泻。入睡困难,常常做恶梦。 心理感受和行为变化:经常感到疲劳。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没有耐心,内心极不安定,紧张、担心、焦躁、犹豫不决,常有想哭的感觉,很少能够平气急静和放松自己,不能和周围的人一样快乐。因为脾气急躁易怒,影响和他人的关系。有时候感到不能把握自己的身体和大脑,情绪和行为很不稳定。颇受种种忧虑困扰;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为一些不能改变的事情、为将来不可预测的情况担忧。每天反复回想自己遇到的麻烦事和各种令人担忧的情况。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常对自己感到不满,即使完成了一项任务,也不会有好的感受,精神仍旧不能放松。想回避困难。 总体说来,正面的感受减少,负面的感受增加;积极有效的行为减少,消极的自我挫败的行为增加,是心理负荷过大的典型。 2、对考试压力的处理方法 处理压力的最好方法是有针对性的采取步骤减少产生压力的情境。紧张的心理主要是学习效果不佳、对考试准备不充分引起的,那么,合理的学习行为和对考试的充分准备将有助于你缓解压力、获得佳绩。 建立自信和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提醒你:高考是考察你过去学过的知识自己是有一定的水平的。当然,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学习考试所要求的内容。 现实在看待考试。它并不是对你个人价值、你成功的能力或者是未来幸福的测量。它仅仅是对你所知道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的考察。 对考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除你对考试的负面想法和感受,不要去想你在考试中会是多么的糟糕。应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看待自己。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你让自己相信自己将会失败,那么你可能真的会失败。 建立一个学习计划。为每天的学习和复习建立一个进度表。安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要为那些可能发生的难以纳入计划的事情留点时间。如果你能够这样安排时间,当你更想做一些其他时,你将不会感到内疚或有压力。同时,计划弹性又可过大,否则当你意识到自己在一天里学习时间远不够计划中的学习时间,可能也会导致你紧张,压力增加,另外,要记住,如果你在今天失去了学习的时间需要在以后的时间加以补偿。 关注你所能做的并且是必须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去想那些你昨天(或过去)应该学会的内容或者你将来高考的成绩如何。应该把注意力直接指向目前对考试的准备上,把能量于目前的学习任务上。在考试的当天,你的精力必须集中在对问题的理解和准确反应上。 避免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比如:“假如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做得更好。”“是我高考考砸了怎么办?”考虑问题会强化你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有受到挫折的感受,情绪变得很恶劣。应该去掉这样的和说法。 如果你有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话,压力会得到缓解。同时你会到对每个人而言,一定程度的紧张是很正常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无法预测的事情有所担心,所以“别着急“是不可能的。当然,你的张力最好表现为一种建设性的积极备考的行为方式。五、具体减压措施1、运动减压 运动减压是通过一定的身体运动来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对于长时间处于高压力、高紧张状态下的考生,身体运动可以及时消除疲劳,转移注意力,恢复身体平衡,消除紧张感。通过运动,考生可以劳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是进行有氧运动,使肌肉作持续而有节奏的活动,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跳舞等。  二是进行低密度运动,如散步、清扫屋子等。三是针对不同的情绪状态进行运动。当你感到疲乏时,抬起下腭作收缩下腭的活动,进行深呼吸并挺直腰杆。当你愤怒时,身体左右转动,心中缓缓数数,并慢慢进行深呼吸。当你焦虑不安时,跳动身体,并左右转动三分钟左右。 2、观念减压 对考生来讲,考试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但压力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个人认识。对于中考、高考这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观念。对有的考生来讲,可能就意味着压力和负担。观念减压,就是改变对考试的看法,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观念和非理性想法,重新评估和认识整个考试,寻找新的意义和积极的结果。  3、冥想减压 早晨或傍晚选择一个较安静的地方,避免外界干扰,坐在椅子上,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东西或一个字上,冥想20分钟。也可运用香水冥想法。给自己喷上香水,采用盘坐式,闭上双眼,集中精力,进入较深的意识状态,幻想自己在一个百花齐放的里,微风吹来,飘来各种花香,里有一条蜿蜒的小溪,小溪里散发着各种各样的美丽花瓣。打开你全身毛孔,吮吸每一朵花香,感觉这种花香像一股气流,又细又长,慢慢地沉入你的丹田。想象这些花香作用于你的身体细胞后,产生了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 4、营养减压  营养减压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香蕉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紧张与疲劳。  5、音乐减压 当考生感到紧张时,可以选用一定的音乐来作引导,情绪就会随着音乐节奏而放松。在心理学上,音乐疗法的效果与行为、态度、压力改变的关系已得到了证实,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泛地应用于压力处理和健康维护等方面。例如,《高山流水》和《阳春白雪》可以让听者完全融于清幽静谧的大自然中,心灵随着丝竹之声而荡漾在天际之间,心理的压力和烦恼就随之消散了。 6、洗澡减压  将身体完全浸泡在38-40摄氏度的温水中,先让手松弛,轻轻浮在水面上,想象这种松弛上升到肘部,并沿着手臂、肩膀和背部上升到头部。 7、幽默减压 幽默在缓解压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幽默对我们心理上的影响很大,它使生活充满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考生可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一些幽默材料,看一些相声表演,让自己大笑不止,最终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  另外应该克服不当减压方法:具有攻击性或破坏性的发泄方法,借助药物、酒精和烟草的减压方法,暴饮暴食,疯狂购物,逃避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7
在面对考试压力面前,紧张焦虑挥之不去,既然挥着不去,不如接纳和安抚,与其花一些宝贵的心理能量去与自己面对压力的反应方式对抗,还不如在心里为它焚几柱香,祈求焦虑适可而止,舒适安详,对抗不可取,和解是出路。
可以给自己几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我可以我能行,这段时间我能做的更多,我还可以完成更多的训练等等,这些心理暗示能帮助焦虑的你度过难关。
其实除了心理上来说,焦虑很多时候也是生理上的,是不可控的。紧张焦虑是有内分泌、神经系统、认知情绪等共同参与的,人在应对压力时复杂的反应方式,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开关可以控制,但是通过呼吸确实可以起到相当大的调节作用,但是也不是绝对有效的,值得一提的是焦虑所带来的,还有身体的失衡,免疫力的下降。这时候的你更容易被各种疾病所困扰,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吃点单糖人参皂苷提高免疫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不要因为身体不好这样的外因影响了考试,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紧张焦虑还是主要是担心自己考试的结果,对不确定性的担心时一切焦虑的本质。把注意力放到此时此刻正在做的事情上,把结果交给将来,相信自己,脚踏实地地走完这剩下的路,享受激情拼搏的高三冲刺生活,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第2个回答  2017-06-24
你这是太紧张了,要解决的话就去放松,
还可以找朋友倾诉。让他们来安慰你。
第3个回答  2017-06-24
紧张吧,所以才这样,你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行呀
第4个回答  2020-04-05

你有时候也要适当的去做一下其他的事情协调一下,不是说一直在那里做试卷,做题目看一下,这样转移一下注意力会不会好一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