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苏轼的词

我需要一首苏轼的词!急!急!急!

苏轼词作赏析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人物苏轼,不仅在文、诗方面开拓与创新,而且在词作方面,亦另辟蹊径,独树一帜,开创了“豪放词”之先风。苏轼一改有词以来的传统,摈香软、柔婉之情调,将诗中豪迈、阳刚之气,融于词中。豪放词一出,其开阔之胸怀,昂扬之雄姿,震惊了词坛。苏词的基本风格是,以诗入词,题材宽阔;以律句填词,不拘音律,主张返朴归真,回归唐人最初制词时“只分平仄,不问四声”的原则。因此,大大地拓宽了词路。下面我们欣赏他的古今传唱的豪放词《念奴娇》(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乃苏轼被谪黄州时,游赤壁而作。其实,黄州赤壁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之赤壁,但因名同,而引发苏轼对八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大发感慨。当年赤壁之战的东吴总指挥乃周瑜,该词不惜笔墨,着重刻画了周瑜的雄才大略、指挥若定,而又风流儒雅、潇洒自如的英姿,表达了词人对前贤的赞誉和仰慕。词人联系到自己被谪,难得发挥其才,不免自笑多情,大发“人生如梦”之嗟叹。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上片主要写景、追溯历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三句大笔着眼,纵观历史,一代一代,多少风流人物,为历史所淘尽,而大江依然东流,故云“浪淘尽”也。“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乃据人之传,交待了赤壁之战的地点。故垒,过去的战争工事。这三句的意思是说,故垒西边,人们传说是三国周瑜所指挥的赤壁之战故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乃描写眼前景色,刻画了长江之惊涛拍岸之磅礴气势。为下一句以及下片作铺垫。乱石穿空,形容悬壁为惊涛几百年的冲刷而穿空。惊涛,形容浪涛如因惊脱缰的战马一样,一泻千里;或谓惊险之浪涛。卷起千堆雪,形容波涛撞击到石壁上,激起向上弯卷的浪花,洁白如雪也。千堆雪,乃一夸张手法。由此引发出词人的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意是,江山如画之美,一时引起多少豪杰为之争战。与首三句作一呼应。
下片着重描写人物。“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乃写周瑜(字公瑾)当年,潇洒英姿,督江东三军,又娶东吴二美女之一小乔(大乔嫁与孙权),可谓英雄美人,天合佳偶,正是得意之时。英发,英姿焕发也。“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乃描写周瑜儒雅、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神态,且谋略已定,战法早已作了部署,故而,帷幄中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便焚烧殆尽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此五句,乃写词人自己的感慨。其中,故国,指赤壁之战故地。多情应笑我,乃一倒装句,意思是“应笑我自作多情”。华发,头发花白也,华通“花”。人生如梦,借用曹操诗句。这几句乃无奈之感慨也,故最后只好归于“一尊还酹江月”,即无奈之余,只好在江边月下,酹酒以祭而已。
苏轼的豪放词,不惟怀古词,其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一词,写的是居官闲猎,却表现了词人之伟大的爱国情怀。全词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袒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其中,下片首句第四个字多数词选本为“胆”字,实乃误也。酒至酣处,往往人要袒胸纳凉,故应为“袒”字。上片主要描写打猎,下片舒怀,表现出词人的强烈的为国效力的爱国胸怀。
苏轼的词不仅充满豪气,且不乏浪漫主义色彩。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就运用了奇思妙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全词录于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乃苏轼于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在密州任上,于月下畅饮,因以怀念其弟苏辙,写下的一篇妙词。上篇看似写景,实则寓意著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难得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苦闷和无奈。下片景情融合,既有对弟苏辙的怀念之情,又有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表现出词人的宽阔胸怀。该词境界豁朗、寓意深邃、富有哲理,堪称千古绝唱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后人时常引用。
其实,苏轼并不摈弃传统词的写作。例如他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是一首儿女情思、离恨别愁的传统词作。全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该词使用了拟人与虚幻手法,看似写杨花,实则写人。从境界来看,宛若电影一样,从杨花飘坠,幻化出一位悲凄忧伤的青春年少的思妇。杨花即人,人即杨花也。 “似花还似非花”写出了杨花虽叫“花”而非花的特征,其下的“也无人惜,从教坠”,则已经寄以感情了,无人去怜惜她,任凭她飘坠。从教,任从、任由之意。“抛家傍路”,表面写杨花飘落人家或路侧,实际又是描写思妇被抛舍家中,时常傍路翘首以待。“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此处似写杨花,实则已经转到写人了。故,“无情有思”在此处成了双关语,文字表面是说,杨花虽是无情感之物,细琢磨,似有情思。实际上,是写思妇被无情抛弃于家中,故怀有无限忧思。思量,细想、仔细琢磨之意。有思,怀有情思也。“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里则完全写人了,但这样的词语仍然可以用来描写柳(杨),这就是苏轼的修辞之妙。“萦损柔肠”即柔肠萦结也。忧伤过度,渐乏而困,故有“困酣娇眼,欲开还闭”之态。因为乏困,昏昏欲睡,故睡眼蒙眬,欲睁不睁。这里细笔勾画出思妇之娇柔、戚美。“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此三句接前而写,描写思妇睡梦中随风万里,飘然而达郎君所在之处,但却又被莺之啼叫唤醒。可谓美梦难圆也。
下片写景,景中含情,情景相融。情乃春恨,恨从何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此花,指杨花。落红,落花也。难缀,难以重新点缀枝头也。此为惜春之笔。落花不仅不能重新点缀枝头,反而是“晓来雨过”,连遗踪皆无了,只剩下一池碎萍了(“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三句乃叹,雨前春色尚有三分,“晓来雨过”之后,两分为尘土所湮,一分为流水劫去。这里春色三分或指落红或指杨花,从后面的三句看,似指杨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收结对开端“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作出了响应,且以“点点是离人泪”回归主题。可谓匠心独到也。
苏轼写儿女情思之词,多用隐讳含蓄手法,但也有明快之作。如《蝶恋花》(花褪残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上片写景,将春天的特色,包罗一尽。下片写情,乃直叙手法,毫无缠绵悱恻之辞,但却非常感人。全词寓情于景,蕴藉有味,很能体现东坡写情的特点。“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乃锃句也,时常为后人引用。王士禛《花草蒙拾》称云:“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也。据说,此乃词人路过一处花园,见圆内秋千佳人,便驻足赏看,佳人与丫鬟见之,便一边说笑一边离去。故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之叹。多情者,词人也。这里也表现出词人的另一种浪漫情怀。
苏轼写情,不求词藻华丽,但求情真。他的一首怀念亡妻王弗的词《江城子》,语言朴实无华,则感情浓烈、真挚而又振人心弦。全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宾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上片如同对面说话一样,向言以诉。“十年生死两茫茫”直切主题,是说,亡妻死去十年了,冥世两隔,茫茫无知。“不思量,自难忘”,即使不去想,旧情自是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你埋却在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我在黄州,何处与你诉说我的凄凉呢?“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宾如霜”,纵使我们能够相逢,你也不认识我了,我已经老态龙钟,灰尘满面,鬓毛如霜矣。上片极尽词人凄凉悲伤之情。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片乃写夜来梦中归乡见妻,表现了夫妻之间生死不渝的真实情感。“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亦是开门见山,乃说,昨夜梦中忽然回到了家乡,正见妻子在窗前梳妆打扮。夜来,即昨夜,古白话。至今山东莒县一带仍谓“昨夜”为“夜来”。“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见了面却说不出话,唯有四目相对,泪流千行了。“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此结与首句呼应,表达了词人的无限怀念与悲哀。这三句大意是:料定年年令我伤心的地方,就是明月照耀之下,来到你的孤坟之前了。断肠处,即伤心处。短松冈,栽有青松的高冈,松柏长得慢,十年仍很矮,故谓“短松”,四川乃多雨水地区,故坟墓多选高冈掩埋。“短松冈”乃指词人妻子的坟茔地。“料得年年”亦暗示了词人有辞官归隐的打算。
苏轼被谪后,词多是凄凉之作,但不失志。例如《卜算子》(缺月挂梧桐):

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该词以双关笔法写人与写鸿,实则写鸿亦是写人,鸿与人一体矣。词人亦“幽人”自称,幽人者,幽居之人也,此处实谓孤寂之人。“谁见”一问,实际是否定语句,意思是“没人看见过幽人独自走来走去,缥缈如孤鸿之影”。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意。上片极尽人之孤寂。下片承接上片最后一句,转而写孤鸿,因受惊而回头也,满腔的幽恨却没人能理解(“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故不肯栖息于寒冷的高枝上,宁愿孤居于冰冷的沙洲。下片乃双关文字,写鸿实则写人。该词虽字句凄凉悲切,但却以此烘衬出词人的清高自守,矢志不移的崇高情操。黄庭坚在《跋东坡乐府》中评曰: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苏轼被谪后,词虽多凄凉之作,但亦不乏积极抗争之作。如《浣溪沙》(山下兰芽):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该词为词人被谪黄州时游蕲水清泉寺所作。上片主要描写兰溪清幽之景致。中国大江大河均为东流,此处的兰溪却是西流水。故而词人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慨,乃其不甘失败的宣言。“休将白发唱黄鸡”乃自强自勉之句,亦是警句。大意是说,不要因为老了而虚度余年。白发,代指老年。唱黄鸡,金鸡报晓也,喻时光流失。
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一词,表面虽写雨行,实则表现出词人不惧风雨的抗争精神。全词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该词表面写风雨,实则有所寓意,风雨应指词人所受的打击或施虐者。上片,以“穿林打叶”来形容雨,可谓奇语也。“何妨吟啸且徐行”表现了词人不惧风雨肆虐、坦然自若的人生信念。芒鞋,即草鞋。一声“谁怕”表现了词人的无所畏惧的气概。“一蓑烟雨任平生”可以说,是词人的处世哲学;大意是,平生一蓑可挡风遮雨,足矣。下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表现了词人被谪后的乐观心态。虽然有点冷落,但却有山头斜照相迎,此处寓意应该是词人受到辖地人民的欢迎。料峭,微寒,多形容春意。“回头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写出了词人的平和的处世心态。萧瑟之来处,寓意京城。归去,寓意再度回京。纵使如此,词人亦会平和对待,故云“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寓哲理于词中。上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两句,便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又如《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长愁客少,月明多被云伤。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其中,“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凄凉”,便是富有哲理的文字。上片写,人生短暂,转眼秋衰矣。“夜来风叶已鸣廊”乃写中秋夜晚落叶在廊厦下被风吹卷得飒飒作响。“眉头鬓上”,实意是愁上眉头,霜染两鬓,人已老矣。此乃悲人生之短暂也。下片中,“酒贱长愁客少,月明多被云伤”亦富哲理性。“酒贱长愁客少”实际写出了词人遭谪后,朋友亦少来往。“月明多被云伤”,则揭示了“兰衰芜欺”的道理。意思是说,自己因才被谗。“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因刚到黄州过第一个中秋节,既无亲人又无朋友,故有“中秋谁与共孤光”之问。孤光,孤寂中的灯光。唯有独酙独饮,北望怀念(京城)故人了。这一首写得孤寂中充满凄凉与悲凔,这是词人被谪黄州后孤独所过的第一个中秋节,故有此悲。
苏轼的词,内容很广乏,除了上述类型的词以外,尚有山水、田园、怀友思亲、和唱等词,其中不乏风趣小词。仅录一首田园词《浣溪沙》(簌簌衣巾)供赏: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上片写村景,写的十分质朴而又风趣,“牛衣古柳卖黄瓜”,让你看到了一位穿著蓑衣的乡人,在古柳荫下卖黄瓜。简直就是一幅清雅的水墨画。下片乃写词人自己,酒困路长,昏昏欲睡;日高人渴,一路光想着有茶喝该多好。走进村头,便去敲人家的门讨茶喝。写得十分形象、生动。这首田园词,堪称一绝也。
还有一些描写个人生活趣味的词,亦别有韵味。例如《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声,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该诗最为风趣的是“家童鼻息已雷声,敲门都不应”,这是生活气息最为浓郁的词句。该词上片写“夜饮归来”,家童睡得死死的,连门都敲不开,只好“倚杖听江声”。或谓写景,其实是写生活。下片乃对江冥想,感慨人生。首两句寓意了人生无奈,为名利所驱使,或谓“世奴”,不得自由。何时能够忘却人世的这些营生呢?营营,为生活而奔忙也。最后两句乃表达了“厌世归隐”的思想,这与词人被谪不无关系。
再看《西江月》(照野弥弥)一词: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该词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该词作者有一段序言云: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这就是该词的写作背景。首两句写景,是说月亮照耀着满溪的浅浪,天空中隐隐约约看到一层层的云。弥弥,弥遍、遍及也。障泥,典故也。《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着干连障泥,前有水,马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渡。”障泥未解,是说未涉水也。苏轼因骑马上桥的,故云。玉骢,白玉似的骏马。骄,雄壮也。“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意为:马虽然很矫健雄壮,可(因酒醉)我想在芳草茵上息眠也。下片乃抒发对大自然的惜爱之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两句是说:多么令人惜爱的一溪清风明月,莫让玉骢踏破了这迷人的月色。琼瑶,美玉也,此处比喻月光。如此美妙的境界,我又怎么舍得离开呢!于是便“解鞍欹枕绿杨桥”酣然睡去,结果“杜宇一声春晓”,直至听到杜宇的啼叫声,已经大天明了,一个令人陶醉的春晓。作者以巧妙的笔法,将自己融入神奇的仙境。可谓“沉沉美梦境,飘飘怡然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8
第2个回答  2008-09-04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蔌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昭君怨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减字木兰花 春月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麦少〕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浣溪沙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浣溪沙 寓意

炙手无人傍屋头,萧萧晚雨脱梧楸。谁怜季子敝貂裘。

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

浣溪沙 即事

画隼横江喜再游,老鱼跳槛识青讴。流年未肯付东流。

黄菊篱边无怅望,白云乡里有温柔。挽回霜鬓莫教休。

西江月 重九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阮郎归 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醉落魄 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南乡子 梅花词,和杨元素。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

南乡子 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风味应无价。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乍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蝶恋花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渔家傲 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马皂貂留不住。回首处,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故关杨柳初飞絮。渐见靴刀迎夹路。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

江城子 别徐州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如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行香子 过七里滩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 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娥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听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满江红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 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永遇乐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纟+沈去掉三点水)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沁园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扌离〕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贺新郎 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热。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浓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
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第3个回答  2019-11-20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4个回答  2008-09-04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