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广为流传的一首咏月词是?

苏轼广为流传的一首咏月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青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远送你从这里就要分别了,青山空自惆怅,倍增离情。什么时候能够再举杯共饮,昨天夜里我们还在月色中同行。

各郡的百姓都讴歌你,不忍心你离去,你在三朝为官,多么光荣。送走你我独自回到江村,寂寞地度过剩下的岁月。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中秋,象征着团圆和欢聚,是华夏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之夜,皎洁的月亮在空中如银盘一般,而此时此刻在家的人们团聚一堂,享受着难得的家人团聚的时光,在外的人们则会因为想念家乡的亲人而倍感孤独。在历代留存下来的诗词文章中有很多中秋之夜咏叹明月抒发情怀的经典之作。苏轼的作品中就有不少以此为主题的千古名篇。

苏轼咏叹中秋明月的诗词中有纯粹欣赏月色的、有怀念古人的,但更多的是借中秋时节的眼中所见和心中所想去反映生活和社会中一些现象,进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比如他的代表作之一《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当时在外放地密州任职。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待了词人作这首词的时间、背景及原因。神宗年间,朝中政治斗争激烈,苏轼被弹劾外放,常年辗转于京外各地,居无定所。公元1074年,即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到密州任职。时年中秋之夜,明月高挂,月光如水银一般洒遍大地,词人离家未归已经七年有余,与胞弟子由(苏辙)常年没有相聚。那一刻,抬头望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思绪飞扬,感慨万分,于是借着酒兴,挥毫泼墨,由此写出了这首千年来被无数后人赞叹的不朽之作。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中曾如是评价,可见其艺术水平之高。

词中上阙写仰望空中之明月,既有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就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那无边的天际摘取皎洁明月的高雅想象,又有实实在在、不脱离现实的真实情感。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与青天把酒言欢,将虚拟的青天物化为人,可见其性格之豪放、气度之不凡。直接向青天询问:明月是何时才出现的?貌似是在探寻明月和宇宙的起源,又好似在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表达了词人对明月的无比向往。
紧接着写“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词人认为中秋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月亮才会如此的明亮皎洁。“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想借风到月亮上去看看,又怕那里的楼宇太高、太寒冷,不适合长久居住。词人迫不及待的想离开人世间,这种奇思妙想主要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恨,但是后半部分又笔锋陡转,以楼宇太高不宜居住为理由反衬人世间的美好,这种复杂而矛盾的心理进一步表达出了词人志向的远大和对生活的热爱。

两相比较,苏轼最喜欢的还是在人世间的平凡日子,居住在遥远而寒冷的月亮上,哪有在人世间与伴着明亮的月色起舞惬意。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词人情感的变化。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阙思人,即思念其胞弟子由(苏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清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因为不能团聚而失眠的人。这句词既有特指又有泛指,自己因为怀念常年未曾相见的胞弟无法入眠,其他无法团聚的人也是如此吧。“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以月亮的圆来反衬家人的不团圆,进一步衬托出词人对胞弟的思念之深,同时委婉的表达了对广大离人们不能团聚的同情。接着,诗人再次转笔,为明月的月圆来开脱:“人世间有悲伤、有欢乐、有离别和欢聚,月亮也会被乌云遮住、也有残缺不全的时候,自古以来,什么事都不能十全十美,有什么可遗憾和怨恨的呢?”

词的末尾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世间的别离是无法避免的,只要亲人仍然在世,那么即便是在遥远的千里之外也能够仰望同一轮明月,沐浴同样皎洁的月光。这两句词突破了时空的界限,通过对明月共同的喜爱,把因分离而能彼此无法相见的人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词人对世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也将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传递给了大家。苏轼写明月,不仅仅是表达了对苏辙的思念之情,更是对所有不能团聚之人的美好祝愿。
举报/反馈
相关阅读
品味10首充满禅意的哲理诗,真正读懂就明心见性、离开悟不远了

飞仙时空
连上司都敢挖苦的“猛男”苏轼,为什么落难还能获得对手的帮助

历史研习室
中秋之夜,苏轼写了一首《西江月》,开头第一句,便显得苍凉惆怅

时间一叶秋
这35句古诗词,年纪越大越喜欢读!你也是这样吗?

古典文学与诗词
精彩视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24
公元1076年,苏轼39岁,此时的他在密州任知州。中秋佳节来临,苏轼和同僚好友自然少不了欢聚对饮,喝到酩酊大醉之时,再想想自己和胞弟苏辙已然7年未曾团聚。面对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苏轼趁着酒兴,写下了那首横绝千古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上阕苏轼望着那轮圆月,思绪已然腾飞,所以这首诗起句很突兀,问的问题也很离奇。举杯问苍茫夜空,明月是什么才有的?词人此时已然大醉,要不也不会将青天当作自己的好友,而关于明月的叹问似有追溯明月起源的感觉,但实则是对于造化神奇的感叹,也有对于明月美好的赞美。紧接着两句是词人对于月上宫阙的想象,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日子,想来也是热闹非凡,要不又怎会又圆又亮。想到这样的美好的,词人便不由想要乘风而去,到月宫去感受一番那般热闹,这其实也是对明月的进一步赞美。

但是紧接词人却来了个转折,天上明月虽好,但是想来天上太过寒冷,自己恐怕难以忍受,所以还是留在人间为好,这几句其实表达的是词人对于人间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热爱。上阕最后两句则是将这种热爱进一步推进,既然人间美好,那不如趁此月色,起舞弄影,岂不快活。整个上阕给人的感觉颇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气势。

下阕则是从词人望月逸兴壮思转到怀人。而词人所怀念之人正是自己的胞弟苏辙,明月映照着自己不能成眠,只因思念之情满溢,想此中秋佳节不能团圆思念亲友的离人不在少数,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无眠。因为愁思所以词人不由对于明月也有了埋怨,为何天上的明月也这么不知趣,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这样的埋怨看似无稽,实则却进一步加深了离人的愁思。

不过紧接着词人却又来了一个转折,似乎在为月亮开脱。虽然人有悲欢离合,但是月亮也不是常圆,她也有她的遗憾,也会有阴晴圆缺,世间之事其实大抵如此,又岂能尽善尽美。这几句实际上是词人自己人生态度的表达,事情就是这样,我们也不应有太多埋怨,应该保持达观,月有阴晴,人也会有再聚之时。最后两句可谓千古绝唱,虽然词人和胞弟相隔千里,但是仰望着同一轮明月,似乎此时此刻两人的心神早已相交,而对彼此最美好的思念和祝愿也通过明月传递给了对方。

苏轼这首咏月词堪称神作,虽然咏月诗词不胜枚举,但这一首却担得起史上最经典的赞誉
第3个回答  2020-11-24
公元1076年,苏轼39岁,此时的他在密州任知州。中秋佳节来临,苏轼和同僚好友自然少不了欢聚对饮,喝到酩酊大醉之时,再想想自己和胞弟苏辙已然7年未曾团聚。面对着天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苏轼趁着酒兴,写下了那首横绝千古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上阕苏轼望着那轮圆月,思绪已然腾飞,所以这首诗起句很突兀,问的问题也很离奇。举杯问苍茫夜空,明月是什么才有的?词人此时已然大醉,要不也不会将青天当作自己的好友,而关于明月的叹问似有追溯明月起源的感觉,但实则是对于造化神奇的感叹,也有对于明月美好的赞美。紧接着两句是词人对于月上宫阙的想象,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日子,想来也是热闹非凡,要不又怎会又圆又亮。想到这样的美好的,词人便不由想要乘风而去,到月宫去感受一番那般热闹,这其实也是对明月的进一步赞美。

但是紧接词人却来了个转折,天上明月虽好,但是想来天上太过寒冷,自己恐怕难以忍受,所以还是留在人间为好,这几句其实表达的是词人对于人间的热爱,对于生活的热爱。上阕最后两句则是将这种热爱进一步推进,既然人间美好,那不如趁此月色,起舞弄影,岂不快活。整个上阕给人的感觉颇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气势。

下阕则是从词人望月逸兴壮思转到怀人。而词人所怀念之人正是自己的胞弟苏辙,明月映照着自己不能成眠,只因思念之情满溢,想此中秋佳节不能团圆思念亲友的离人不在少数,或许他们也和我一样无眠。因为愁思所以词人不由对于明月也有了埋怨,为何天上的明月也这么不知趣,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这样的埋怨看似无稽,实则却进一步加深了离人的愁思。
第4个回答  2020-11-24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叟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情怀。

“扬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的不朽。

赤壁因苏轼而光茫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