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今何在的《悟空传》?

如题所述

今何在,一九七八年出生,写这本书时不过二十二岁左右。这是一本少年为自己而写的小说。字里行间青春期所独有的思愁对于广大同龄读者而言极具杀伤力。所以如果大家去豆瓣看看这本书的书评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写这本书的书评的人大多是在高中时期偶然看到这本书的,然后在 5 年或 10 年后的再版在豆瓣上写下对本书的追忆。今何在为《悟空传》的再版写了这么一段题记。“从写作这个故事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当年为这个故事而欢笑愤怒悲伤的情绪,已经难以回忆。它仿佛是闪电般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又仿佛已经在心里深埋了许多年。我们永远在路上,在为生活而奔波的时候,在发现自己已经不再为很多事而惊讶时,在拥挤的人群中无比孤单的时候,我们发现,所谓彼岸,不过是一个支持自己走下去的谎言。五年前你问这一切是为什么,五年后你笑着说这一切就是这样。今天我不再这样去写文章,写这个故事的时代,也已奔流而去,不再复回。”我们都曾经是水帘洞里的那只小猴子。开始的时候天真赤诚,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畏。我们追求着强大的力量,觉得似乎只要有了更强的力量,连红海也能为我分开,让我们前往应许之地。然后我们发现了更为可怕的东西,我们为了生存放弃了以前认为比生存更重要的东西。我们什么都怕,什么都担心,我们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却又无所不怕,我们扭曲,我们愤怒,我们把手里的武器统统向着一个方向发泄着,或者是所谓的权威,或者是全部的外界。我们奋力地反抗着,我们幻想着总有一天能改天换日。可后来我们翻不出某人的手掌心,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有背景的妖精全部没事,荡漾地存活在观音附近,逍遥自在。而我们自己在五行山的压迫之下,早已忘记了东南西北,看不清前途灰暗。未出校园时我们是唐僧,有无数的理想和无数的美梦,我们觉得世界真的是我们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刚毕业的我们就成了悟空,在北上广,我们带着父母的希望为了生计而奔波,房租、生活费就如同一个又一个的界限隔绝了我们的梦想。我们偶尔也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齐天大圣,当时的自己,自由,喜欢反抗,可是现在呢,被现实压弯了腰,为了金钱而不得不妥协。人到中年,我们什么都明白了,却不得不学习猪八戒,开始学会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一步步地朝着目标走去,可却也离理想越来越远,怕就怕,在中年的时候成了那个忙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明白的沙僧,几个人中,他最悲催,他的唯一目的就是活着。生活让我们面目全非。成长的痛楚,自由的代价,谁都承担不起,只是谁都不得不去承担。假如把玉帝、佛祖这些神仙比作人类,而把悟空、八戒等人比作机器人。天上的神仙不能容忍地下的生灵自己掌握命运,不能接受他们有自己的喜好、爱与恨。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神仙造的,都是我们设定的,你们必须遵守,必须接受,向来只有我们赐予,你们不得自己创造。
这与人类又何其相似呢?我们也无法忍受机器人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无法接受机器人产生自己的喜好、爱与恨。其实,这样一想也就明白了,神仙为什么不能容忍地下的生灵自己掌握命运呢?其实和人类为什么会无法容忍机器人产生自己的意志一样,因为我们想控制我们所创造的一切,我们不想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失控,或者说,我们害怕当他们(机器人)产生自己意志的时候反抗我们。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指责玉帝、佛祖呢?每个人不过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为了自己争取最大化的利益罢了。无论如何,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过,或许 18 岁左右的年轻人看这本书更有可能会被这本书所感动,虽然他们可能自己也无法明白为什么会感动。怎能忘了西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