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管理

如题所述

自制或外购分析--采购策略--独立成本估算--招标文件(SOW或TOR、广告、供方选择标准、三个邀请书)--投标人会议--提交建议书--建议书评估(数据分析)--采购谈判--签合同。

1)规划采购管理(记录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识别潜在卖方)

输入:项目章程、商业文件、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项目团队派工单、需求文件、需求跟踪矩阵、资源需求、风险登记册、相关方登记册)、EEFS、OPA(预先批准的卖方清单、采购政策、 合同类型 )

工具与技术:专家判断、数据分析(市场调研)、数据分析( 自制与外购分析 )、 供方选择分析 、会议

输出: 采购管理计划 、 采购策略 、 招标文件 、 采购工作说明书 、供方选择标准、自制或外购决策、 独立成本估算 、变更请求、项目文件更新、OPA更新(合格卖方的信息)

*2)实施采购(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授予合同)

输入:项目管理计划、项目文件、采购文档(招标文件、SOW、独立成本估算、供方选择标准)、卖方建议书、EEFS、OPA

工具与技术:专家判断、广告、 投标人会议 、数据分析(建议书评价)、人际(谈判)

输出:选定的卖方、 协议 、变更请求、OPA

3)控制采购(监督合同绩效,实施必要变更和纠偏,关闭合同。确保双方履行合同责任)

输入:工作绩效数据。。。

工具与技术:专家判断、 索赔管理 、数据分析( 绩效审查 、挣值分析、趋势分析)、检查、 审计

输出:结束的采购、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采购文档更新

1. 合同的种类和区别,每种合同的特征及计算

总价类:范围明确且不会出现重大范围变更。甲方风险为零。

固定总价。总价包死,适用于范围边界清晰的项目

总价加激励费。确定目标成本、目标利润(费用)、最高限价、分成比例。

总费用=目标成本+费用+甲方比例*超支成本   || 判断是否超过天花板价格

总价加经济价格调整。适用于跨越很多年的合同,或将以不同货币支付合同款。

成本补偿类:范围不明确。甲乙双方风险参半。

成本加固定费。成本实报实销,加上固定补偿费。

成本加激励费。

总费用=预算成本+费用+甲方比例*超支成本   || 没有天花板价格

成本加奖励费。与成本加激励费类似,只是鼓励费没有计算公式,全凭甲方定夺。

工料合同类:无法快速的编制出SOW的情况,扩充人员、聘用专家或需求外部支持。

固定的人工单价、主材单价,按照资源消耗计费。

2. 招标文件

投标邀请书:IFB:Invitation For Bid(等同于建议邀请书)

项目负责人根据范围基准,定义SOW和TOR,移交给采购部;采购部负责让采购文件合法合规。

商务部范围:信息邀请书RFI、报价邀请书RFQ、建议邀请RFP

**工作说明书(SOW)工作大纲TOR

仅定义采购合同中包含的项目范围。包括:规格、所需数量、质量要求、绩效数据、时间周期、工作地点等。

对项目需交付的产品、服务、成果的叙述性说明。

对于内部项目,项目发起人根据业务需要及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来提供SOW。对于外部项目,SOW则由客户提供,可以是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或合同的一部分。SOW应包括:业务需要、产品范围、战略计划。

工作大纲(TOR)

适用于服务采购,功能和工作说明书类似。

3. 采购策略(交付方式、合同支付类型、采购阶段)

DBB(design-bid-build)模式:甲方协调设计、施工、采购主材等工作,协调难度大。甲方很累。

总承包模式:EPC:也叫交钥匙:将整合协调也交给乙方负责。

特许融资模式:也叫特许经营

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机场高速。建设、运营移交的方式。运营费用支付。

BT(build-transfer):人才公寓、廉价房。建设移交的方式。运营收回成本后付钱。

PPP(public-private-pertnership):合资、合伙人模式。

4. 自制-外购分析

y=8x;y=30000+5x;分析自制与外购费用一致的数量。超过该数量自制好,低于该数量外购好。

5. 合同收尾和行政收尾的区别和顺序

先后顺序:先与外部客户关闭合同,再跟公司内部交接项目成果,先合同收尾,再行政收尾。

 合同收尾行政收尾

定义与供应商完成交接,结清账目企业内部项目收尾程序

发生时间合同结束时项目每个阶段

经验总结采购审计经验教训总结

交接对象外部客户公司内部

6.供方选择分析(采购文件中写明评估方法,让投标人了解)

a)最低成本、b)仅凭资质、c)基于质量或技术方案得分。d)基于质量和成本、e)独有来源、f)固定预算

7.采购管理计划

记录采购过程中开展的各种活动,还记录是否要开展国际竞争性招标、国内竞争性招标、当地招标等

如何协调采购与项目的其他工作

开展重要采购的时间表

用于管理合同的采购测量指标

与采购有关的相关方角色和职责

可能影响采购工作的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

司法管辖权和付款货币

是否需要编制独立估算

8.独立成本估算

大型项目,先做估算,作为评价卖方报价的对照基准。如果二者差异明显,则可能是SOW模糊,或者卖方误解了SOW。

9.投标人会议

在卖方提交建议书之前,和潜在卖方召开会议,其目的是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对采购要求都有清楚且一致的理解,并保证公平公正。

10.*协议(合同)

合同对买卖双方提供约束力的文件。强制卖方提供规定的产品、服务或成果,强制买方向卖方支付响应的报酬。其主要内容包括:

1.采购工作说明书SOW或可交付成果。

2.进度计划、里程碑,计划开始和结束时间。

3.定价和支付条款。

4.验收标准。

5.质保或担保或售后事项。

6.终止条款和替代争议解决方案。

7.绩效报告。

8.激励与惩罚。

9.下属分包批准。

11.索赔管理

变更分歧。变更补偿分歧和变更是否存在分歧。如果双方不能自行解决,则不得不按照合同中规定的程序,用替代争议解决方法(ADR)去处理。谈判是解决所有索赔和争议的首选方法。

12.绩效审查

对照协议,对质量、资源、进度和成本绩效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以审查合同工作的绩效。同理挣值分析和趋势分析。

13.采购审计

审计对采购过程的审查。而检查就是审查可交付成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