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烛之武退秦师有那些词类活用,文言句试,古今异义

如题所述

注释
  ①晋侯:晋文公。秦伯:秦穆公。
  ②无礼于晋:指晋文公为公子时在外逃亡,经过郑国,郑文公没有按礼节接待他。
  ③贰:有二心,郑自庄公以后,国势日趋衰落,它介于齐、晋、楚三大国之间,看谁势力强就依附谁,有时依附一边,又暗中讨好另一边。
  ④函陵:郑地,在今河南新郑县北。
  ⑤氾(fán)南:郑地,在今河南中牟县南。
  ⑥若:假如。
  ⑦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⑧陪:增加
  ⑨赐:恩惠
  ⑽阙:侵损,损害
  ⑾说:通“悦”。
  ⑿以乱易整,不武: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1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
  (14)东封郑:在东边使郑成为它的边境
  15.因:依靠
  16:敝:损害
  17:知:通智
1.秦军氾南:氾,fán; 
  2.佚之狐:佚,yì,音同“易”;
  3.夜缒而出:缒,zhuì,音同“缀”;
  4.君之薄也:薄,báo,音同“雹”;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wéi,音同“围”;
  6.共其乏困:共,gōng,音同“公”;
  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wéi,音同“围”;
  8.夫晋:夫,fú,音同“服”;
  9.阙秦: quē ;(也有标注 juě)
  10.秦伯说:说,yuè,音同“悦”,高兴。
  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qǐ,音同“起”;逢,páng,音同“旁”;
  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音同“服”;微,没有。
  13.失其所与,不知:知,zhì,音同“智”。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瑕……”)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 没有
  ②细小,轻微(同现义)
  ③衰败 国势衰微。
  ④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⑤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⑥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⑦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来,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使者”)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5、之
  ①公从之 (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⑴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军是驻扎的意思,同下文“秦军”)
  ⑵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灭亡,动词使动用法)
  ⑶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⑷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指郑国)
  ⑸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状语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⑹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 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西”方位名词作形容词,西边的;前一个“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后一个“封”,仍为名词,疆界。)
  ⑺与郑人盟(名词活用作动词,结盟)
  ⑻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词做动词,损害)
  ⑼共其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缺少的东西)
  ⑽阙秦以利晋(使动用法.使.....获利)
  ⑾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做动词,从属二主)
  ⑿夜缒而出(名词做状语;在夜晚)
  ⒀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退却)
  ⒁肆其西封 (形容词作动词, 扩张,延伸)
  ⒂君亦无所害(动词用作名词,害处)
  ⒃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用作名词,恩惠,好处)
1.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秦伯说 (说,通“悦”,赞同,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5.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6.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增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