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的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如题所述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原因如下:

作者是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现如今只剩下的断垣残壁做对比,昔日越辉煌,就越能突显出现在的残破,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当时侵略者的残暴和破坏行为。表达出了作者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是在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1.圆明园的历史和地位

圆明园是清朝时期中国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西郊。建于18世纪初,是中国古代环境园林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皇家花园之一。圆明园以其绚丽壮观的建筑、精美瑰丽的园林景色享有盛名,并被誉为“万园之园”。

2.事件背景:英法联军入侵

19世纪中叶,中国遭到列强入侵,其中包括英国和法国。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英法联军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行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圆明园进行了掠夺和破坏。

3.圆明园的毁灭过程

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后,对其进行了大规模劫掠和破坏。圆明园内的建筑和文物被洗劫一空,包括珍贵的书画、器物、玉石等。最后,英法联军在10月18日纵火焚毁了圆明园,整个园区被彻底破坏。

4.毁灭的影响和意义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遭到严重损失,也象征着列强对中国尊严和主权的践踏。这一事件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极大的愤慨和伤痛,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性事件。圆明园的毁灭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外交流与文化互动的重要议题之一。

5.圆明园的重建与保护

自20世纪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圆明园的重建与保护工作。在圆明园原址上修复了一些建筑和景观,恢复了部分原貌。同时,中国加强了文物保护工作,加强了对历史遗址的保护和管理,以保护和传承圆明园的文化价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