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和思维方式有何关系

如题所述

语言也离不开思维。语言的基本职能是交流思想,没有思维,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思维为语言符号提供了语义部分,是语言符号得以形成。

思维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思维的成果要靠语言来储存和表达。有了语言,个人思维成果才能成为集体的智慧,有了语言,前任和旁人的劳动成果才能为后人或他人所继承,人类思维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促使人来思维与时俱进。

思维科学

分为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思维科学的技术科学及思维科学的工程技术3个层次。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研究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并通过对这些基本思维活动形式的研究,揭示思维的普遍规律和具体规律。因此,思维科学的基础科学可有若干分支,如逻辑思维学、形象思维学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思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
语言把人们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记载下来,巩固下来,使交际和交流思想成为
可能.语言离开思维,就成为“空洞的声音”,不再是音义结合的交际工具,因而不再是语言.
思维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离开语言的物质形式,就难以进行思维活动.只有用语
言材料来概括反映事物及其属性,才能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和概括.概念是概括地
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必须在词和词组的基础上形成.人们在感性认识中反映的事物
是个别的,具体的,通过词和词组可以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并且形成概念.例如
,我们平时感知的是某个具体的三角形,“三角形”这个概念则是通过词而形成和存在的.
语言可以表达人的思想.个别人的思想通过语言从其个人所有物转化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人也可以用手势、动作、音乐、绘画、色彩、公式等手段来表达思想,但最完善的表达工具是形
成思维的语言.人在语言中巩固了自己的思想之后,便可能把思想当作外在的对象加以分析、研
究.所以,语言不仅是理解别人思想的工具,而且也是理解自己思想的工具.人在表达自己思想
时,自己便更加明确地了解它.
知识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成果,因而,语言也是知识存在的物质形式.知识用语言记载,在语
言中客观化,通过语言而现实化.另外,通过口语录音或书面语,知识可以传到远方,传之后代
,帮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客观现实和人本身.
列宁说过:“在语言中只有一般的东西……任何词(言语)都已经是在概括……感觉表明实
在;思想和词表明一般的东西.”这就是说,人的认识通过语言而实现从知觉到概念的过渡,进
而形成概括的思想.没有语言的概括作用,人们就不可能具有认识客观事物无限多样性的能力.
所以,语言和思维之间存在有机的、辩证的联系.
在现代语言学中,有人用人工代码同语言类比.认为代码虽可储存和传递信息,但不一定同
思维联系,似乎语言和思维也可以分开了.实际上,任何代码都是封闭而有限的体系,而活的语
言是潜力巨大的开放而活动的体系.在代码中一切在语言的基础上事先约定;而在语言中,一切
在交际和思维过程中建立.如果把语言当作没有意义的代码,那么,语言就会处于认识过程之外
,语言和思维就失去深刻的相互作用,语言就不能成为完善的思维工具.语言与代码不同,它不
|
仅是形式表达体系,还反映现实,同认识的历史过程紧密联系,并记载和巩固着丰富的思维成果
.
语言和思维尽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但二者不是同一个现象.它们的差别是:
首先,功能不同.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功能是让社会成员能够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思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过程,它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和反
映客观世界,从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其次,规律不同.思维规律是客观现实规律的反映,为全人类所共有;语言规律具有民族特
性.各族人民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是一致的,但各民族语言的体系各不相同.
再次,范畴不同.语言的单位是词和句子;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最后,思维作为现实的反映是精神现象,而语言则是思维的物质形式.
所以,既不能把语言和思维割裂开来,也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思维和语言是人类反映现实的意识形式中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它们的统一构成人类所特有的语言思维形式。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外部现实的反映;语言则是实现思维、巩固和传达思维成果即思想的工具。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语言是现实的思维,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的外壳又总是包含着思维的内容。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一般来说,语言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思维的发展水平。但是,思维和语言又不是等同的,它们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规律。
  语言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意识形式,但它并不排斥人类直观思维、动作思维和其他特殊类型思维。然而,思维决不能以赤裸裸的形式存在,它从一开始就受着物质的纠缠,任何类型的思维都有其物质外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