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和西汉是怎么区分的?

如题所述

1、建立者

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

2、格局不同

西汉,是个晚熟的朝代,草创之时并不甚强,为安抚群雄,不得不行郡国制,依然保留部分封建残余,又受北方匈奴压迫,不得已行和亲。隐忍数十年,汉皇渐次翦除异姓王,拆分同姓王,北击匈奴。南收南越,降服西南夷、东南夷,奠定了汉文明的基本版图。

东汉,整个格局就比西汉来得小,虽然仍然可称“强汉”,但是比起西汉鼎盛时期要弱。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汉光武帝刘秀原本是汉室宗亲,起兵反抗,成功光复汉朝,为了和前面朝代有所区别,又因为光武帝刘秀建立汉朝定都在东都洛阳故称东汉,以前在西都长安建都汉朝称为西汉。

两汉时期即汉朝时期,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汉朝(前202—220年 )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 ,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

扩展资料

楚汉相争后,刘邦正式称帝,因曾被项羽封为汉王,便以“汉”为国号,后世人们称之为汉朝。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朝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史称东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后代的三国时期汉昭烈帝刘备建立蜀汉,自称季汉,又称西蜀。

汉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汉族在这一时期得名,汉族由于文明程度较高,在中国各兄弟民族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历史发展和自然形成的结果。汉以后历代的朝代名称虽有变换,但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地位始终未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历史上刘邦建立的汉朝前期定都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经过王莽政乱8年后刘氏子孙(刘秀)夺回江山定都洛阳。因长安相对在洛阳西边,反之洛阳在东,故称前部分为西汉,后部分称为东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2
楚汉之争刘邦打败项羽后,于公元前202年在长安建立汉朝。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取汉朝政权,都城在长安的汉朝历时209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不是210年)

王莽改制失败,导致绿林、赤眉起义,汉皇室后代刘秀利用农民起义在公元25年在洛阳称帝,恢复汉朝统治。因为长安在西,洛阳在东,历史上将前一个汉朝称为西汉,将都城在洛阳的称为东汉。

因此,西汉在前,它建立的公元前202年比东汉建立的公元25年早了226年。(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不是207年)

虽然东汉王朝也是刘邦的子孙(刘秀)建立的,但严格的说东汉和西汉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王朝,东汉建立者刘秀虽然系皇室宗亲,但属于远支,而且也不是通过继承来获得政权,整个东汉王朝的建立和一个崭新的王朝的建立过程没有任何区别,东汉王朝在一些重大政策的继承上也和西汉王朝联系不大。不过刘秀毕竟是借助皇室宗亲的身份起家的,所以在宗社、国号等方面还是延续者西汉的称呼,需要说明西汉和东汉都是后人为了称呼方便加上去的,他们当时都是自称大汉的,后人为了区别,根据其建都地点的不同,把都城位置偏西(长安)的刘邦汉朝称为西汉,都城相对偏东(洛阳)的刘秀汉朝称为东汉。两汉在时间上并不相接,西汉在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时就灭亡了,而东汉是在公元25年刘秀称帝时才建立,中间相隔了王莽的新朝政权,和绿林军的刘玄更始政权以及赤眉军的刘盆子建世政权。
第3个回答  2011-11-23
以王莽攒汉,刘秀光武中兴分界,之前是西汉,之后是东汉,因为刘秀将国都签到了洛阳,在东边。
第4个回答  2011-11-22
从光武中兴往前为西汉,后为东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