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消防基层中队干部工作积极性

如题所述

我通过到基层调研,发现基层中队干部队伍建设中出现了一些新课题。具体表现在:基层中队干部不愿意从事中队战训或政工工作,有想走“水路”尽快调整到其他岗位的、有安于现状想“媳妇熬成婆”的、有感觉到入错门想“向后转”“跳槽”的。总之,真正想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不多。针对当前消防部队基层中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种缺乏事业心、责任感,精神状态不佳的现状,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中队干部队伍管理和建设,把准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脉搏,努力提高基层中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基层中队干部献身消防的工作热情,推动消防部队的全面建设和消防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是消防部队全面建设上台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巩固提高消防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能力的需要,是确保“不变质、打得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的需要。要切实解决基层中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对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用正确的思想纯洁军心  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基层中队干部思想问题的前置条件。我军历来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根本性、管长远的工作来抓。实践证明,我们部队在各个不同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如雷锋、彭开福等先进人物,之所以成为全军全社会的学习楷模,激励着无数官兵在不同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追寻英雄的成长足迹,没有歌星的“一夜成名”,而是因为他们经过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培养,思想上逐步牢固树立了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坚定了政治信念,使他们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军人的真正内涵。当前,消防部队之所以出现部分基层中队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事业心和责任感差、工作作风不实、个人威信低、模范作用差以及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三不现象”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硬伤”。近年来,一些基层单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制度不落实、走过场、图形式,说教空洞、言之无物、苍白无力。特别是忽视了对基层中队干部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上基层党组织没有坚持做到“党管干部”和真正发挥出“党管干部”的作用,导致了基层中队干部有思想问题长期得不到及时、合理、有效的解决,造成了基层中队干部长期背着思想包袱“带病”上岗的局面。面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风气对基层中队干部思想的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明显滞后和“苍白无力”。缺乏坚强、正确的政治理论武装,基层中队干部有都年纪较轻、涉世不深,其思想极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强化对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要强化对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切实解决好基层中队干部的思想问题,纯洁思想以正军心。一是我们的各级领导特别是基层大队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对中队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干部就会自己管好自己的错误认识,把对做好中队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组织上真正关心和爱护年轻干部的重要举措来常抓不懈。按照“四知一到位”的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求,及时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中队干部的思想状况,时刻知道中队干部在想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并根据中队干部的实际,及时做好引导、化解、帮扶,提高中队干部的思想素质,消除杂念,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事业感,确保中队干部思想上不抛锚,精力上不外移,能够牢固树立正确的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进一步调动中队干部的积极性。二是要以开展“学彭开福、任长霞、牛玉儒”,学全省优秀消防卫士和当前的“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专题教育等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宣扬消防部队内部的先进典型以及中队干部身边的优秀基层干部,努力营造 “学英雄、比贡献、找差距、见行动”的良好氛围;并适时组织中队干部到先进基层中队去参观学习,或者组织先进基层单位和优秀基层干部巡回进行事迹报告,使中队干部通过开拓视野,纵向、横向比较,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形势、挑战压力、激发潜力、提高能力,使中队干部学习有榜样、追赶有对象、进取有目标,进一步增强中队干部的积极性和进取意识。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增强实效性。要针对基层中队干部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实、做活、做细,要严格落实每周两个半天集中学习的政治教育制度和谈心交心制度,按照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随时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中队干部的思想实行动态、全方位的跟踪管理,定期对中队干部的思想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切实做到“一手管工作,一手管思想”,“两手都要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