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何特点?

如题所述

青春期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一.逆反心理的由来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 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2.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3.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三.“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辨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四.积极应对“逆反”心理
1.善于理解孩子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2.加强感情投资
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如果我们家长在感情上与孩子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
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知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与孩子进行交流,深刻分析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4.积极、鼓励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孩子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为此,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您好,按照美国著名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家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孩子从七年级也就是从12岁开始一直到18、19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个性发展围绕着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而展开。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理想的人等的认识。同一性不是在本阶段才出现的。在这以前儿童已通过自居作用形成了各种同一性,但到了青少年期,早期形成的同一性已不能应付眼前自身的变化,如身体迅速发展,性开始成熟,面临异性朋友的选择、职业的选择、理想的选择等等。这就使儿童对原先形成的同一性发生怀疑,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形成一个真正独立的自我。这种新的自我同一性是通过整合而获得的个体的完善。一个实现了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具有三种体验:一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二是自我本身是统一的,是整合一致的;三是自我所设想的我和自我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也会出现两种失败情况:一是同一性拒斥,即过早停止对同一性的探求,以致缺乏主见,偏向尊重权威;二是高度同一性混乱,即对自己的技能、性别特征、自我价值不自信,无法“发展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了帮助青少年顺利实现同一性,应鼓励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亲自体验,通过体验发现适合于他的一切。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探求,他们就会实现比较牢固的、积极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同一。但有些青少年由于长期遭到同一性的挫折,出现病态同一性的危机,如缺乏自尊心,缺乏道德推理,对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感到困难,因而发展了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反的消极的同一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26
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三、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
第3个回答  2011-10-24
压力大,容易烦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