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炒鞋”行列,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年轻人涌入球鞋市场,这在青年群体中是否正常?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很多年轻人的经济条件都是挺不错的,这都是他们的家庭所给带给他们的,并不是他们自己说得来的,所以说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经济负担,也没有任何生活上的压力,他们就会追求自己热爱的一个东西,就比如说,

有些人喜欢动漫,就盲目的追求日本动漫的一些模型,一个正版的日本动漫模型有几千元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都有,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炒鞋的行列。我是这么觉得的,如果你的经济能力能够在你承担的范围之内,你有自己的爱好,但是可以的,可以去适当的买一些鞋子,或者是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鞋子,但是要理性的去收藏,

不要过度的去因为爱好而导致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自己的正常工作,但是对于炒鞋这种行为,我觉得还是不对的,因为可能你喜欢这双鞋子,而另一个人也喜欢这个鞋子,但随着炒鞋行业的兴起,把这双鞋子的价格炒的很高,使得很多喜欢他的人,

都没有一个经济能力去得到他,只能够看着他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他和自己喜欢的鞋子,距离越来越远,这种现象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年轻人涌入球鞋市场,应该是有的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追求去的。不应该盲目的跟风,去对球鞋市场的一个打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大部分90后的消费理念: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体验和高物价的东西,都没有办法在现有的消费实力中,收入又支撑不了这样的消费,只能通过借贷来提前满足。

但很多时候,这是条不归路。

年轻人的“玩具”,并没有越变越大,却变得愈来愈烧钱!炒房是 70 后的狂欢,炒股是 80 后的疯狂,炒币是 90 后的荒诞。而炒盲盒、炒鞋、炒Lo裙,让Z世代们逐渐上瘾,深陷其中。

充满“惊喜”的盲盒

我们日常消费充斥着“盲盒营销”,与“福袋”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8090后应该都有这样的童年:攒为数不多的零花钱,只为了集齐干脆面中的“水浒卡片”。每次买回来都满怀期待,希冀集齐整套108将。盲盒本来是小众兴趣,就像从日本流行过来的扭蛋机,前面说的水浒卡片。现在它在大众视野爆红,也因为POPMART(泡泡玛特)推出的一款叫做Molly的潮流玩具。

Molly造型可爱,做工精致,这个嘟着嘴的小娃娃在第一眼就能轻易唤起你的少女心。这么精致的小玩具,价格只需39-69元,几杯奶茶的钱就能换来开心。前一阵,一条#炒盲盒最高溢价近40倍#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广泛讨论。

据闲鱼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一位30岁上海闲鱼用户,2018年通过转让盲盒赚了10万元。报告还显示,潘神天使洛丽在闲鱼上售价2350元,上涨39倍,而labubu宇航员隐藏款售价高达3000元,上涨3.3倍。圈里有些人愿意花大半的工资只为了抽一个隐藏款。隐藏款大幅的溢价,使最初单纯为了“惊喜”演变成“惊险”的冒险。

“一夜暴富”炒鞋热

“炒鞋赚首付”、“大学生炒鞋年入50万”、“币圈大佬卖币炒鞋”、“20岁华裔小年轻靠炒鞋年入百万”……“炒鞋”似乎成了发财致富的新路径。

市面上受关注的球鞋品牌主要有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和AIR JORDAN(AJ,耐克旗下品牌)三大品牌。有平台就此根据上述品牌球鞋24小时的交易额,编制了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

从发售前造舆论到发售时雇人抢货,再到所谓的“二级市场”自买自卖哄抬价格,“炒鞋”已拥有较成熟的产业链。有一定资本实力的“炒鞋”者,一般的套路是利用品牌方的饥饿营销,雇人去抢货,营造“奇货可居”的假象,吸引玩家加入,然后利用三方平台、借助网络力量进行自买自卖控制价格和走势,从中获取利益。鞋市行情是被“炒”出来的,“炒鞋”亏百万、千万的也有。

很快,“炒鞋”风险引起了央视的关注。10月16日,央行上海分行近日下发了《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简报,其中明确指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此类风险。第一家可以“炒鞋”的交易所——55交易所疑似被关停或转入地下,多家“炒鞋”平台APP(Nice、毒等)对涉及违规操作的100余名买家卖家用户账号进行封禁处理。整改之下,国内“炒鞋热”终于有所降温。

为Lo裙做“破产姐妹”

当你以为「最高溢价40倍」的炒盲盒已经是最烧钱的经济链时,最近,又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受到人们的关注:炒Lo裙。

炒lo裙有多赚钱?一千多元买下的裙子转手可以卖到5000元,原价300元的玩偶公仔包,二手价格还要翻三四倍。Lo裙是指Lolita风格的裙子,这种风格往往代表着甜美、可爱的形象,从而深受年轻人尤其是萝莉少女的喜爱。

Lo裙在国内的火爆,还离不开抖音等一大批社交媒体的推动。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具有KOL属性的“种草姬”,会穿上Lo裙、各种配饰等,把精心拍摄的视频、图片晒在网络上,积累自己的人气。相对而言,在小众服饰中,Lo裙的设计及制作工艺都较为复杂:层层叠叠的Lo裙,内衬、蕾丝边,每处精致的细节都是一道道的工序成本。这些因素,也制约着lo裙的产量提升。

数量有限、等待时间长,造成了成品裙子永远不会太多。使不少掌握稀缺lo裙的二手交易的卖家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自由定价,涨二倍、三倍都是常态。

丰满了精神,掏空了腰包

其实所有收割“智商税”的行为,都是在利用人性,人们对什么最敏感?

钱、权、性、命、欲望。

早在400年前,从荷兰的郁金香开始,“经济泡沫”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序幕。炒盲盒、炒鞋、炒lo裙都抓住了你对钱与权和“虚荣心”的欲望,随后以夸张的方式把自己的产品功效扩大化,利用你的思维漏洞把产品卖给你。因为满足了人们的某种欲求,戳到了G点,我们自然也乐在其中。

心理学上有一个“羊群效应”,可以解释这种现象。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这就是“羊群效应”。这种随大流的跟风,其实是源于人内心希望融入某种群体,得到一种圈层认可和身份认同。如果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格格不入,就会产生焦虑感和孤独感。这些消费诱惑,短暂丰满了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掏空他们的钱包。

在看着商家收智商税收到手软的同时,要记得你曾经也为它出了一份力,以后记得小心看好钱包里的钱,好歹多捂一会儿,热一热,考虑一下它是否能契合自己的欲求,是否抓住了你的思维漏洞。

面对盲盒、球鞋、Lo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消费者,都要多一些理性,切忌盲目跟风、相互攀比。须知,泡沫终是会破灭的。

文| 客户体验派(kehutiyanpai)

第2个回答  2019-08-05
有些年轻人喜欢比较名牌的鞋子,喜欢收集限量款,只要经济情况好,没什么问题,如果有些经济情况不好的,借钱炒鞋我觉着还是有些冒险的,还不如找个稳定工作做。
第3个回答  2019-08-05
我觉得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说对于年轻人来说,更加重视的就是衣服还有鞋子的搭配。所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
第4个回答  2019-08-05
首先我感觉一般炒鞋的年轻人都是比较有钱的,家庭比较富裕的,一般的家庭,条件根本是炒不起鞋的,因为鞋子太贵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