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会出现中文

如题所述

您好!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语言与文字不一定是完全同一的概念。因此,不存在韩国语会出现中文的问题,而只是在韩国语书写时还存在汉字的问题。

汉字是一种文字工具,只有在作为汉语书写工具时才可以称为中文;而在朝鲜语和日语的书写中,则是朝鲜语和日语书写工具,简称汉字。

正如罗马字母可以书写英文,也可以用于书写德语,英国人只能说:德国也出现罗马字母,而不能说:德国也存在英文,对吧?

朝鲜半岛原来没有民族文字,就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民族语言,从最初的用汉语记载,到按照汉字发音采取书记式和吏读式记录朝鲜语,最后发明了自己的民族文字,逐步过渡到使用汉字记录作为朝鲜语语句中核心词汇的汉字词,而采用民族文字记录语句中的助进词,最终逐步缩小了汉字的使用,而基本上使用民族文字,只是在汉字词因发音容易混淆用表音的民族文字可能引起歧义时,同时标注汉字。——这就是当今韩国语书写时,依然会出现汉字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6
韩国古代一直使用汉字和中国年号。至1443—1446年,朝鲜第4代国王世宗召集著名学者创制出一种拼音文字——韩格尔,逐渐发展成今日的韩文。韩文作为书面符号大规模取代汉字是20世纪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后的事,韩语中70%词汇来自汉语,有时不用汉字难以读解。韩国为淡化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力宣扬韩文是最科学的文字,说“该文字的24个记号能表示出所有的发音”,“对其他文字的解读率几乎达到100%的水平”,实则大谬不然,造成学生不认真掌握外语发音,喜以韩文标记,结果不论学习汉语、英语、日语、法语,皆造成平卷不分、尖团不分、儿音与儿化不分、有入声与无入声不分等根本性发音缺陷,令我等经验丰富之外教亦倍感头疼。

韩国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今后青年若不写汉字,必导致历史断裂。又韩文每字皆由两个以上字母构成,间架呆板,搭配生硬,如残条断枝两相拼凑,望之颇有不祥之气。初见韩文,疑为取自残龟断甲之原始符号也。

古代朝鲜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章、文艺、科技书籍都使用汉字记载。新罗神文王时代的薛聪发明了古代的朝鲜文字“吏读”,这是汉字以新罗语音标表记,汉文以新罗语判读的方法。吏读的创始,使得会解读中国九经的朝鲜学者出现了。公元1443年,朝鲜国王世宗李祹命集贤殿学士创立了由11个元音和14个辅音组成的朝鲜表音文字,这种钦定文字于1446年颁布之时,称为“训民正音”。然而,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认为朝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统治阶级仍然只限使用汉字。妇女、儿童使用拼音字,用拼音字书写的文章叫“谚文”,受人歧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像拉丁文写自己语言的手段,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用朝中两种语言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佛祖生平片断)一书译成朝文。这两本著作为朝鲜文字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训民正音的颁布并未明显弱化汉字在朝鲜文化中的地位,直到近代,朝鲜仍是一个以使用汉字为主的国家。不仅公文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亦复如此。朝鲜的统治阶级、两班使用汉字写信、创作,派到日本的朝鲜通信使,选用汉语造诣高的官员担任。他们与日本的儒学家、僧侣之间用汉字笔谈,并即席创作汉语诗词。
第2个回答  2011-11-06
因为韩国以前呢
也是用中文的
只是发明了韩国字
因为字 少
所以只能用中国字代替
比如船 脚 都念“pai”,而且是同一个字(可能是)
就要在韩文 旁写上 中国字
在韩国打车,如果不会说韩语 写中文 他们应该也是能看懂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在韩国居住生活的中国人比较多吧

知道的仅此
希望能帮到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