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喜欢一个人在家,为何不愿去养老机构呢?

如题所述

农村老人喜欢一个人在家,不愿去养老机构,笔者觉得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去养老机构怕浪费钱

在农村,很多人都是活到老干到老的,他们平时都是省吃俭用的,根本舍不得花钱去养老机构。

而且,不同于城里老人,基本都有退休金,农村老人基本都没有退休金,如果干不动了,只能靠年轻时的积蓄来生活,有的积蓄不多的,可能还要子女负担生活费用。如果去养老机构养老,子女又要花一笔不少的费用,他们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是不愿去养老机构的。

2、养老院不收有子女的老人

在农村,民办养老机构是较少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只有一些公办养老院,而公办养老院一般对入住对象是有限制的,收养对象主要是农村五保老人,如果是有儿有女的,很多养老院是不收的。

3、去养老机构觉得丢人

在农村,很多家庭都是有多个子女的,以上我们提到了,很多公办养老院是不收养有子女的老人的,只有少数养老院会收养。而且,在大家的传统观念里,觉得有子女的老人就不该进养老院,如果子女把父母送进养老院,会认为是很不孝的,很多人会说闲话的,为了不听别人的闲话,一般子女是不会轻易送老人去养老院的,除非真的别无他法了。

4、养老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现在好多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一般,我们也常常会看到一些养老院工作人员虐待老人的新闻,因此,很多人对养老院是排斥的,害怕去养老院。

5、老人不适应养老机构的生活

在农村,确实有不少老人是一个人或老两口一起生活的,但如果让他们去养老院,他们大多数也是不愿意的。虽然在养老院老人不用自己操心一日三餐,也不用操持各类家务,似乎蛮轻松蛮好的。但对于很多老人来说,离开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陌生的养老院,是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的。而且,很多养老院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并不是很好,老人住进去也会感到越来越糟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8

人老了,身体衰弱,功能衰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年轻时的“攻击”变成了“防御”。例如,年轻的时候上街,钱都随便放在口袋里,怕故意把一百块钱暴露在班长面前,所以不怕大摇大摆地购物。但是你观察年长的人。钱包小心地从内衣层里拿出来。付钱的时候,内外三层打开的话,贴上口水,抽出人民币颤抖的一根手指,做着继续翻页的动作,怕背后贴一张。

在农村,白天有人在家的时候,大门一般是开着的,以保证室内通风。我记得三年前春节前,我家买烟花爆竹下车后放在客厅里。想洗手搬到屋顶,出来后突然看到同一个村子的小伙子走出大门,数了数,发现丢了两支烟火。虽然十几块钱,但相信没有朋友能在自己眼皮底下让别人偷东西。妈妈叫我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访她,看来她说得对。还有一次,我端着碗往厨房里放饭,出来很傻。邻居家的一只狗一口叼着饭桌上的鸡肉逃跑了。我家也养过狗,饭后做饭,倒菜汁,夹一把野菜就可以了,不敢进饭桌旁边,和现在的狗不一样,连蔬菜和饭都不吃,上餐桌偷吃。我妈妈经常叮嘱我吃完饭要盖上盖子。以为是唠叨,说饭后真的要整理桌子。

老人坐在家里无所事事,子女整天盯着手机,听老人说话,没有时间和子女说话,一个话题也说不出来,共同语言也不多。看的时间很长眼睛受不了了头发也很热闹。坐着不动就想迷糊,白天睡觉,晚上睡不着。人们是社交的个人,不喜欢孤独。去门口找人聊天好像很接近现实。张家长李某家虽然很短,但回想过去的时间,一天过得很快,心情也很愉快。就是去门口坐一次,聊天的时候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消化消化消化食物。老人经常拿着椅子或小盘子坐在自己家的门上。希望人一年后,特别是孤独的老人失去配偶时,总是感到凄凉孤独,与人交谈,建立龙门阵,交流感情,忘记孤独的苦恼。

孩子们常年在外打工,为了生存,在外面挣更多的钱,往往很少回家,一年只能过年回来一次,看家里的老少,度过一年。这对老人和家人来说是最好的时候。所以老人总是想着这个时候,总是坐在门外打开大门,希望孩子们快点回来。外面的世界很棒,坐在门外,张家长,李家短,人文有趣的事情很多,新鲜的东西很多。坐在家里是没办法的。作为孩子,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但经常利用时间回家照顾年迈孤独的亲戚。

第2个回答  2021-04-28
因为在农村的话,他可以四处走动,而且空气也好,环境也不错。如果去了养老机构,出门也不方便,每天就在养老院里待着,实在很无聊,而且吃的也不自由 。
第3个回答  2021-04-28
因为养老机构有很多的人,他们已经到了老年,不希望别人打扰到自己的生活,而且觉得自己的子女都不愿意养活自己,别人怎么能够照顾好自己,还不如待在家里,自己最起码舒服。
第4个回答  2021-04-28
因为很多的农村老人觉得去养老机构还是非常的无聊的,而且也非常的受拘束,感觉一个人在家更加的自由自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