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给熟人,对方扯皮不归还?有效的借条如何写

如题所述

“王哥,我闺女考上大学了,你看,这几天能不能把从我这借的一万块钱还给我,马上就要交学费了。”

“张俊,你这人不地道啊,我什么时候找你借钱了,想讹我,没门。”

“你咋说这话呢,2月5号晚上,你到我家说要翻新房屋,问能不能借给你一万块钱,都是街坊邻居的,第二天我就取了一万给你送家里了。”

“谁能证明,没人。我不欠你钱。”

“王果,你不能因为没人知道就赖账,早知道你是这样的人,就该让你给打欠条。”

“有本事你告我啊。”

这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张俊和王果是一个村的村民,平日低头不见抬头见,就因为是熟人,借钱时没有打借条,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

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但有时候,你把钱借出去,并没有要求对方打借条,催对方还钱时,对方会“义正辞严”告诉你:“空口无凭,我什么时候借你钱了,拿出证据来。”

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从借款方角度理解这句话就是要讲诚信,但有时候诚信是缺失的。

这时候就要出借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借款时留存有效借条。

一、借条是出借方的法宝

在很多农村地区,村民之间比较熟络,一般发生借款都是口头协议,两个人说好借多少,什么时候还,然后把钱交给对方。

可真到要还钱的时候,借钱人耍赖不归还,自称从没有借过钱。

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他的爷爷有一个记账本,本子上清楚写着某某借钱多少,已还多少,如果对方全部偿还,则这条记录会用红笔划掉。

爷爷没来得及交待这个本的用途,就意外去世,朋友看到本子后,开始找借款人,要求对方归还借款。

有的人痛快把钱还了;有的人称手头没有余钱,问能不能再缓缓;还有一些耍赖不还的。

朋友印象深刻的是他本家一个大伯,爷爷本子上写着:二哥家的侄子借钱五千。

这条记录没有用红笔划掉。但这个大伯说自己从来没有借过钱,除非朋友的爷爷活过来亲口借钱的事。

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自从经历这件事后,朋友每次借别人钱都会主动写借条,别人找他借钱时,他也要求对方写借条。

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大量借钱的故事。借钱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引起纠纷主要原因包括:

借款人不讲诚信赖账出借人风险意识差借条不规范。这些纠纷发生前的借款行为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大多不公开,或半公开,更多是秘密进行,双方之间不打借条,全靠信用支撑。一旦有人不讲信用赖账,就会出现纠纷。

出现纠纷后,出借方会通过诉讼追回借款,法院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就要走判决,但诉讼是要证据的。

没有借条,一般情况下很难胜诉。因为借条是直接证据,没有了直接证据,如果借款人否认借钱,那就只能用间接证据来证明。如证人证言(别人知道这件事)、录音、短信、微信聊天记录、转款记录等。

但间接证据的证明力远远小于直接证据,如果间接证据不能证明借款事实,那这笔借款要追回来很困难,除非对方良心发现主动归还。

一桩桩、一件件民间借贷纠纷,警示我们,在出借金钱时要考虑对方的信用和还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对方打借条。

二、有效借条该怎么写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里,有关于借款的解释和规则,在这个规则下,如何书写借条呢?

以文章开头张俊和王果之间的纠纷,我们来写一份借条。

借条(居中)为翻新房屋,现收到张俊(身份证号:130……4321)以现金出借的人民币10000(人民币壹万元整),借期一年,从2018年2月6日到2019年2月6日,年利率10%(百分之十),2019年2月6日到期时一并归还本息。如到期未还,愿意承担张俊通过诉讼等方式追讨借款支付的律师费、交通费等合理支出费用。借款人:王果,身份证号14233……123(靠右)2018年2月6日(靠右)

这是一份有效借条,为了借条不被篡改,标题“借条”要写在纸张最上方,与正文之间不要留有空行,正文左右也要沾满纸张,如果借条写完后,纸张还有空白,最好把空白处撕掉。

有人会问,所有借条都长得一样吗?

不是的。

有的借条还约定了管辖法院,比如写着:若因本借款发生争议,由张俊所在地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

有的借条更简单,只有简单几句话。

其实,只要你的借条满足几个条件,就是有效借条。

究竟是哪几个条件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讲的写借条的注意事项。

三、写借条有哪些注意事项?

谁来写借条最好是由对方亲自写,他自己实在不会写可以找别人写,但这个别人不包括你,你一定不能写。因为这个借条是放在你这里的,如果是你写的,人家可能会说你重新填写或改动,这时候你就说不清了。所以,借条一定要对方写,你不要写,除非你去借别人的钱。

标题名称写明“借条”,而不是“欠条”。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写着“欠条”,我们要区分借条和欠条。借条是因为借贷引起的,而写欠条的原因可以是购买物品未付款、欠款没还清等原因产生。借款肯定是欠款,欠款不一定是借款。

人的称呼借条上双方当事人要写全名,与身份证保持一致,还要附上身份证号。因为重名重姓的人很多,只有身份证号才代表你是唯一的。

有人关系好,在借条上写借款人“王姐”“李兄”,以此展示两人的关系,殊不知一旦出现纠纷,这样的称呼都是麻烦事。

金额、时间与利息一定要写清借款金额,大写小写都要有,还要注意保持一致,如果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根据法律规定,以大写的金额为准。

借条还要有借款时间和偿还时间。因为明确期限对诉讼时效有关,如果没有规定期限,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利息,借条中要约定借款利息,用文字表明,约定利息可以写月利息也可以是年利息,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如果在借条里没有约定利息,出现纠纷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是不会支持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25条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26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用语用语要避免歧义,注意多音字,比如“还”字。

《华商报》曾报道过一则新闻:一对好朋友因为借条闹纠纷,就因为一个“还”字。

李某和王某既是老同学也是好朋友,还同住一个小区。李某出借给王某一万元,到期后,王某还了3000元,重新写了借条:“原欠款10000元,还欠款3000元。”

后来李某急用钱,要求王某归还剩余欠款。当他拿出借条时,王某说已经还了7000元,只欠3000元。

问题出在借条上。李某读着借条是“原欠款10000元,还(huán)欠款3000元”,可是王某却说借条上写的是“原欠款10000元,还(hái)欠款3000元。”

这件事告诫我们:

别人给你写了“还欠款”,一定要当场问清对方读音,最好让对方标注拼音。

尽量不要用这类的字,如果一定要用“还”这个字,可以写成“偿还”,这样就不会读错,不会发生歧义。

很多人认为,熟人间借钱要求对方打借条会损害友情,对方会被觉得不信任。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打借条不仅不会损害友情,反而是维护友情的方式。有一份有效的借条,会减少很多纠纷。

借条是关乎自己利益的重要凭证,为了减少纠纷,如果出借金额比较大,无论关系多熟的熟人,都要写一份有效的借条。

如果自己找别人借钱,也要主动写借条。

总之,熟人之间无借条借钱有风险,出借要谨慎。

(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3
有效的借条是需要第三方担保人的,要写明借款时间与金额,以及还款时间。
第2个回答  2021-02-02
借条上要写清楚是谁借谁的钱,金额,归还是哪天,也要写清楚借款当天的日期,你们双方签字按手印,还可以去公证。
第3个回答  2021-02-02
在写借条的时候一定要按首页,而且双方也一定要签字,同时也要有一个在场的证人能够给你们证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