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用什么洗头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04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从文字记载看,秦汉时期,人们就用皂角来洗衣物和头发了,当然也包括草木灰和淘米水等。在西晋时代,人民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叫做澡豆的东西,以豆粉为主,配合各种药物制成,具有使皮肤光滑润泽和预防皮肤疾患的功效。它的成分全部是纯天然原料,可以说是最早的洗面奶。当时人们嘲笑一个人土气,缺乏良好教养,不懂得上流社会的卫生习惯,往往就会说此人“不识澡豆”。比如两晋之交的王敦,大约因为他是个叛乱之臣,让大家厌恶,于是就有个“段子”广为流传,说王敦刚刚娶了公主做了驸马爷的时候,上罢厕所,公主的女婢奉上盛在玻璃碗里的澡豆让他在净手时使用,结果王敦却把澡豆误当成了炒面,倒在洗手的金盆里,像喝面茶一样,把一金盆的澡豆糊糊给喝下了肚。虽然只是个笑话,但是说明了澡豆这种当时的“肥皂”已经出现。“澡豆”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发明出来的高档卫生清洁用品。在此之前,人们盥洗的时候,去除油垢的手段基本上只有米汤、面汤以及天然的皂角。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香料大发现”时代,各种西方的、南方的香料到达中原,让贵族生活面貌一新。澡豆的最大特点,正是将豆面与珍贵香料混合到一起,散发优雅的香气。值得注意的是,澡豆的产生和发展,似乎与两汉以来外来香料贸易的繁盛有关。

后来人们发现了皂荚,最晚在南朝萧齐时期,市场上已经有人专门出售皂荚。事实上,皂荚有十余个品种,去污能力有强有弱。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不会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因此很多古人都用皂荚洗衣服。此外,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还有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它的种子肥大、肉厚,后面会提到,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就是后面的肥皂
树。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每到深秋,人们将果荚采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除了肥皂,《鸡肋编》还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此外,还有猪苓,但是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里面添加了香料,普通百姓就用皂角洗头发。
第2个回答  2020-03-16

第3个回答  2019-03-24

用淘米水,皂角洗头。

先秦时,人们就用淘洗“稷”(糜子)的水洗头。淘洗谷物的水中含有碱性成分,能够帮助分离油垢,同时,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助于养护头皮和发丝。

皂角树是一种在北方常见的树木,皂荚就是皂角树的果实。皂荚富含皂苷成分,把它捣碎加水就可充当洗发水、洗手液、沐浴液甚至洗衣液。

讲究一点的话,可以先把皂荚的皮、子剥掉,留取皂荚肉晒干,使用时用热水泡煮,浸出有效成分,制成的“皂荚汤”就是上好的洗发水了。

最晚到南北朝的时候,皂荚就已经成为一种家常日用快消品,已经全面商品化,一般的小店小铺里都有卖的。

扩展资料:

古人多久洗一次头发呢?据说古人常常一个月不洗头,一是他们洗头不如现代人方便。

二是他们头发没有现代人那么容易脏,吃得比较清淡,加上空气也没有现在这么脏,自然头发也不用像我们一样三天两头得洗。

三是他们真不太爱洗头,记得《红楼梦》里有一节,麝月说她头痒,宝玉说帮她篦一下头,要知道篦子可是专篦虱子的,作为古代大家族里上等丫头,都长虱子,而且贵公子宝玉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说明古人还确实不太爱洗头。

参考资料来源:昌平科普网 -古代人如何洗头?

第4个回答  2013-08-27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 臣职 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如《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