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产蛋周期,鸵鸟一年下多少蛋

如题所述

鸵鸟的产蛋周期为一年,一般第一个产卵期可产卵20-40枚,一些高产雌鸵鸟3岁以后1个产卵期可产卵40-60枚,优秀者可超过80枚。

雌鸵鸟一般2.0-2.5岁性成熟。雌鸟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的凹窝中,每窝产卵12-18枚,卵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重约1500克,卵壳约占卵重的19.5%,卵光滑、乳白色,具有象牙似的光泽,卵壳厚而硬,厚度0.2-0.3厘米。

鸵鸟产卵一般在下午3一7时,产卵性能较好的鸟隔1天产l枚卵,产到12一20枚时休息1周左右,而后又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卵至40多枚才休息,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低产鸵鸟或不足4岁的鸵鸟以及年龄大的鸵鸟,产卵几乎没有规律。种卵的受精率一般为60%一90%。

扩展资料: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非洲鸵鸟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高,寿命长,有效繁殖年限长,故其经济价值高。

鸵鸟肉为红色,卵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轻低,并含有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与牛肉相似,比较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非洲鸵鸟的卵加工后,其适口感比鸡卵细嫩、无腥味,味道鲜美,是高级营养补品。

此外鸵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洲鸵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5

开产的第一年产蛋10~20个,随后,产蛋量逐年提高,并在约第7年时达到产蛋高峰,年产蛋量为70~80个,产蛋期一般为40~50年。

产蛋周期

鸵鸟产卵一般在下午3一7时,产卵性能较好的鸟隔1天产l枚卵,产到12一20枚时休息1周左右,而后又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卵至40多枚才休息,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

扩展资料:

1、场址选择和栏舍构建

鸵鸟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环境优美僻静的地方;同时要便于运输,有利防疫。整个场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产区。生产区从上风向到下风向依次排为孵化,育雏育成成年隔离废物处理等6个功能小区。

另外,须建运动场,要求大而平坦,一般长50m,宽12m;周边设置围栏,围栏高2m以上,坚固且富有弹性;房舍面积25m2可饲养雏鸟50只,育成鸵鸟30只,或种鸵鸟三四只;地面铺5cm厚沙土,冬季和繁殖时垫草料;舍内设走廊和保温设施;栏舍内放置食具和水具,食具和水具应深、大、坚固。

2、选种及种蛋孵化

选种

一般地,雄鸟3岁可达性成熟,但选作种用年龄应稍大些,防止产生无精蛋;雄鸟胫部和喙部变成猩红色表明繁殖机能已进佳境;所以繁殖旺季要选择精神状态好,色彩艳丽的雄鸟作为种用与雌鸟交配,状态不佳或腿喙颜色变浅变淡的不作种用。

雌鸟2岁左右开始产蛋,选种应在其产蛋高峰期,选留产蛋率高,腹部松软有弹性,容量大的雌鸟作种用与雄鸟交配。鸵鸟种群雌雄比3~5∶1。

孵化

收集来自优良健康种鸟群的合格种蛋,入孵前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20~30 s,再用灭菌干纱布擦干上孵。码盘时种蛋大头朝上。

孵化可采用恒温孵化,孵化温度控制在37 ℃;也可采用变温孵化法,将孵化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温度分别控制为36.5、36和35.5 ℃,相对湿度分别为22%、23%和25%。鸵鸟蛋水分不易蒸发,与其他禽类相比孵化湿度相对较低;转入出雏机后为30%~40%,以利雏鸟啄壳。

孵化过程中,要定期通风和翻蛋。一般孵化早期5~6 h凉蛋一次,中期2~3 h凉蛋1次,后期1 h凉蛋1次,每次约0.5 h;孵化前期每2~3 h翻蛋1次,后期每4 h翻蛋1次,翻蛋角度前俯后仰50~55°为宜,孵化第40 d左右停止翻蛋。

为及时取出无精蛋和死胚蛋,掌握胚蛋的发育状况,在孵化的第14、24、32d要分别照蛋。第1次照蛋发育正常的胚胎可见清晰的眼和血管,无精蛋只看到卵黄浮动。

如胚胎早期死亡则血管暗淡;第2次照蛋可见血管呈树杈状,胚胎部分呈现黑色并可看到胚胎活动;第3次照蛋可见蛋壳内小端几乎被胚胎占满,用手握住能感到振动。

孵化到第39d转至出雏机上出雏。对啄壳48h还未出壳的,及时进行人工助产,即沿啄壳孔向后轻轻剥掉蛋壳,发现内壳膜发白或有红色血管时停止往下剥,应停留2~3h再剥;在剥脐带周围时应小心避免撕裂雏鸟皮肤;雏鸟出壳后,用碘酒擦拭脐带部。

3、雏鸟的饲养管理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雏鸟出壳7d内应在30~35 ℃的保温箱中饲养,以后每天降2 ℃,至20 ℃为止;室温26 ℃为宜,以后每天递降2 ℃到18℃为止。刚出雏的雏鸟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育雏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有利于水肿消失,又可防止脱水。

雏鸟出壳24~36h后按体重大小分群,每群15~25只,每5~6只/m2为宜,后随日龄渐增降低密度。雏鸟生长旺盛,排泄量大,应加强通风,但要严防穿堂风,风速不超过0.2m/s。

饮水开食

出壳2~3d后让雏鸟先饮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2h后再诱导采食,开食料最好是嫩绿菜叶,多汁青草或60%精料与40%青饲料的混合料,少喂勤添,保证饮水清洁充足。

疾病防治

加强雏鸟的清洁卫生,3d龄内每日用碘酒消毒脐部;对常见的鸡新城疫传染病注射疫苗,免疫程序如下:7d龄左右用ND-L系点眼滴鼻,14d龄重复1次,28d龄用ND-I系以鸡5倍的量肌肉注射,60d龄用ND-I系重复1次;常见的普通病有胃阻塞,发病时可服用硫酸镁或硫酸钠等盐类泻剂,严重时手术取出阻塞物。

4、育成鸟的饲养管理

控制体重

育成期鸵鸟采食量大,易过食,应定时定量限制饲喂;并加强运动,保证充足清洁饮水。日喂4次,日粮粗饲料占70%,饲喂后0.5~1 h做驱赶运动,防脂肪沉积过多影响产蛋性能。

定期消毒

及时清除粪尿,定期消毒。饮水器每天清洗1次,每周用高锰酸钾水消毒1次。

适时放牧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在早晨露水消失后,把鸵鸟赶到草地放牧,放牧归来根据情况补充精料。

合理拔毛

在温暖的季节,鸵鸟长到180d龄可第一次拔毛,覆羽、尾羽和体羽可用手拔,但忌用力过猛;翅膀的羽毛用剪刀剪;腹部羽毛不拔。第一次拔毛后每隔9个月拔毛1次。

5、成年鸟的饲养管理

饲养

根据生产目的,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全价日粮。对于同只鸵鸟,2-4月为产蛋恢复期,应尽快提高种鸟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5-6月和9-11月为产蛋高峰期,应加强营养,提高种蛋品质和受精率;12月-1月为休产期,营养适度下降。饲喂方法:先粗后精或精粗混合饲喂,青粗饲料切成0.5~3cm碎段;日喂4次,定时定量,精料每日不超1.5kg,青粗饲料自由采食。

管理

做好垫草、垫沙的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清洁饮水,饮水器和食槽随时清洗,每周消毒1次。注意饲料卫生安全,防止误食铁钉和玻璃碎片等异物,防止放牧时采食杜鹃花、曼陀罗、夹竹桃等有毒植物。产蛋期鸵鸟上下午饲喂后1h左右驱赶运动1~2h,提高产蛋性能。另外做好日常记录和常见病的防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非洲鸵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11
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雌鸵鸟一般在2—3岁时发育成熟。第一年产蛋较少,一般为20—40枚,以后逐年增加,到7岁时达到产蛋高峰,达到80—100枚左右,有效繁殖期为40—50年。雄鸵鸟性成熟略晚于雌鸵鸟,所以在引种时要注意,雄鸵鸟须要比雌鸵鸟大半年或1年,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繁殖效果母,为交配做准备。要求种鸟不要过肥,否则繁殖能力差。
鸵鸟交配后1周左右便开始产蛋,一般每隔1-2天产1枚蛋,多在下午3:00-7:00时。产蛋高的每隔l天产1枚蛋,产12-20扳蛋后休息l周左右,然后又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也有连产40枚蛋才休息的,这与饲养管理有关。种蛋的受精率为60%-90%。

鸵鸟产下的蛋,应及时收集,防止夏天长时间暴晒,冬天不能受冻。取蛋时要轻拿轻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29
鸵鸟的产蛋周期为一年,一般第一个产卵期可产卵20-40枚,一些高产雌鸵鸟3岁以后1个产卵期可产卵40-60枚,优秀者可超过80枚。
雌鸵鸟一般2.0-2.5岁性成熟。雌鸟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的凹窝中,每窝产卵12-18枚,卵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重约1500克,卵壳约占卵重的19.5%,卵光滑、乳白色,具有象牙似的光泽,卵壳厚而硬,厚度0.2-0.3厘米。
鸵鸟产卵一般在下午3一7时,产卵性能较好的鸟隔1天产l枚卵,产到12一20枚时休息1周左右,而后又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卵至40多枚才休息,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低产鸵鸟或不足4岁的鸵鸟以及年龄大的鸵鸟,产卵几乎没有规律。种卵的受精率一般为60%一90%。
第4个回答  2019-10-25

鸵鸟下蛋全过程,关于鸵鸟的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