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象台的故事

想要了解最好比较全面,权威

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42)嘉靖年间曾对这座天文台进行一次大修,以后观象台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动。辛亥革命后,该台改为中央观象台。

1933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隶属北京天文馆管理,于1956年5月1日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的名义对社会开放。观象台高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约20余米,台内掏空,辟为展厅,分为上下二层。台西侧的紫微殿及东西配房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的展室。台上陈列着十分精美的天文仪器。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浑仪、简仪等。

北京古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

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从明朝正统年间,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五百年,在世界上现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着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而且,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代制造的八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体形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湛。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外,在刻度、游表和结构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明清观象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其渊源应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已毁。
明初定都南京,把残存的元代天文仪器运到了南京鸡鸣山上。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并没有天文仪器运来,所以只在齐化门(后改称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作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内西面建立了宫廷观象台,即所谓“灵台”,这时也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二年依行在钦天监监正皇甫仲和奏请,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仪器,运回北京,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二月壬子,造“会同馆”和“观星台”。应该指出,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明实录》还记有:“(正统)十一年增修晷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台下的附属建筑群才初具规模。历经有清一代,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将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紫微宫和西耳房中还有传说为康熙手书“观察惟勤”和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巨幅横匾。
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当时对观象台作了些改建并添建了一些房屋。到1929年改中央观象台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历时近五百年的连续天文活动。
几度沧桑的古代天文仪器
古观象台上安放的观天仪器,索以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细著称于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瑰宝曾经历尽了人间的沧桑!
在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着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大型仪器。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件新仪,至康熙十二年制成,计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新仪制成后,就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将新制六件仪器安于台上,进行观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造成后安于台上,这架仪器是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的合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纪理安在监制这架仪器时,竟将台下遗存的元明古仪_充作废铜使用,幸后来有人发现并奏明朝廷下令禁止,才保留了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三件(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体仪已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北京古观象台上古代仪器的一大厄运。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亲临观象台,他遍观了天文仪器后称,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于是,当时钦天监的有关人员集思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制造工期达十年之久。这架仪器的结构,基本上与中国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度刻划同于台上其它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和九十六刻制取代中国古代的365.25。和百刻制。
“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有余,高大雄伟,雕刻细腻,除了作为观象台上的一架观天仪器之外,也是一座精美的工艺品。
古仪被迫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德法侵略军看到我国明清大型精致古仪,竟私下达成瓜分我古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搬到了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又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侵略军则将明制浑仪和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抢走,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十件古仪全部归还后,我国又将清代八大铜仪按原来布局安于台上,明制浑仪则安于紫微宫左侧,简仪安于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走之后,当时的天文工作者为了不问断观测,曾经制造了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议(即半径为清制天体仪的一半)各一架,安于观象台上使用。为记载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刻石碑一座,现在立于台下紫微宫左侧的耳房前面,以供参观。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国天文工作者为保护文物,遂于1933年将明制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七件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上。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就只存有清制八大铜仪了。
古观象台巡礼
北京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这样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近五百年的天文观测,在世界上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作过必要的修葺。十年动乱之后又进行了彻底的修缮,焕然一新。并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及其上面的八大铜仪。观象台高达14米余,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有余的平顶上,八大铜仪排列在南、西、北三面。踏上台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架我国历代传统制造的天体仪,直径为6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地刻画着1800余颗天体,浩瀚的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位于北面那架中西合璧的“玑衡抚辰仪”,姿态优美,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云架,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上部,圈环相套,探测太空,运转自如。其它几件仪器,亦是各具特色,多彩多姿。
观象台下有个优雅秀丽的四合院,便是紫微宫及东西厢房,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纵观我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达的概貌,而那丰富悠久的天象纪事,卓有见识的天文学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将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景仰和怀念!
回答者:diany1989 - 秀才 二级 8-24 00:27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内立交桥西南侧,已有五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的天文台,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安然完好,历史悠久闻名于世。
明清观象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其渊源应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已毁。
明初定都南京,把残存的元代天文仪器运到了南京鸡鸣山上。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并没有天文仪器运来,所以只在齐化门(后改称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作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内西面建立了宫廷观象台,即所谓“灵台”,这时也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二年依行在钦天监监正皇甫仲和奏请,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仪器,运回北京,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二月壬子,造“会同馆”和“观星台”。应该指出,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明实录》还记有:“(正统)十一年增修晷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台下的附属建筑群才初具规模。历经有清一代,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将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紫微宫和西耳房中还有传说为康熙手书“观察惟勤”和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巨幅横匾。
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当时对观象台作了些改建并添建了一些房屋。到1929年改中央观象台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历时近五百年的连续天文活动。
几度沧桑的古代天文仪器
古观象台上安放的观天仪器,索以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细著称于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瑰宝曾经历尽了人间的沧桑!
在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着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大型仪器。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件新仪,至康熙十二年制成,计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新仪制成后,就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将新制六件仪器安于台上,进行观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造成后安于台上,这架仪器是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的合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纪理安在监制这架仪器时,竟将台下遗存的元明古仪_充作废铜使用,幸后来有人发现并奏明朝廷下令禁止,才保留了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三件(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体仪已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北京古观象台上古代仪器的一大厄运。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亲临观象台,他遍观了天文仪器后称,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于是,当时钦天监的有关人员集思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制造工期达十年之久。这架仪器的结构,基本上与中国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度刻划同于台上其它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和九十六刻制取代中国古代的365.25。和百刻制。
“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有余,高大雄伟,雕刻细腻,除了作为观象台上的一架观天仪器之外,也是一座精美的工艺品。
古仪被迫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德法侵略军看到我国明清大型精致古仪,竟私下达成瓜分我古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搬到了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又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侵略军则将明制浑仪和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抢走,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十件古仪全部归还后,我国又将清代八大铜仪按原来布局安于台上,明制浑仪则安于紫微宫左侧,简仪安于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走之后,当时的天文工作者为了不问断观测,曾经制造了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议(即半径为清制天体仪的一半)各一架,安于观象台上使用。为记载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刻石碑一座,现在立于台下紫微宫左侧的耳房前面,以供参观。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国天文工作者为保护文物,遂于1933年将明制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七件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上。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就只存有清制八大铜仪了。
古观象台巡礼
北京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这样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近五百年的天文观测,在世界上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作过必要的修葺。十年动乱之后又进行了彻底的修缮,焕然一新。并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及其上面的八大铜仪。观象台高达14米余,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有余的平顶上,八大铜仪排列在南、西、北三面。踏上台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架我国历代传统制造的天体仪,直径为6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地刻画着1800余颗天体,浩瀚的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位于北面那架中西合璧的“玑衡抚辰仪”,姿态优美,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云架,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上部,圈环相套,探测太空,运转自如。其它几件仪器,亦是各具特色,多彩多姿。
观象台下有个优雅秀丽的四合院,便是紫微宫及东西厢房,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纵观我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达的概貌,而那丰富悠久的天象纪事,卓有见识的天文学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将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景仰和怀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5
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内立交桥西南侧,已有五百四十余年的历史。它是明,清两代的天文台,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安然完好,历史悠久闻名于世。
明清观象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其渊源应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已毁。
明初定都南京,把残存的元代天文仪器运到了南京鸡鸣山上。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并没有天文仪器运来,所以只在齐化门(后改称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作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内西面建立了宫廷观象台,即所谓“灵台”,这时也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二年依行在钦天监监正皇甫仲和奏请,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仪器,运回北京,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二月壬子,造“会同馆”和“观星台”。应该指出,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明实录》还记有:“(正统)十一年增修晷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台下的附属建筑群才初具规模。历经有清一代,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将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紫微宫和西耳房中还有传说为康熙手书“观察惟勤”和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巨幅横匾。
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当时对观象台作了些改建并添建了一些房屋。到1929年改中央观象台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历时近五百年的连续天文活动。
几度沧桑的古代天文仪器
古观象台上安放的观天仪器,索以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细著称于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瑰宝曾经历尽了人间的沧桑!
在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着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大型仪器。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件新仪,至康熙十二年制成,计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新仪制成后,就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将新制六件仪器安于台上,进行观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造成后安于台上,这架仪器是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的合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纪理安在监制这架仪器时,竟将台下遗存的元明古仪_充作废铜使用,幸后来有人发现并奏明朝廷下令禁止,才保留了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三件(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体仪已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北京古观象台上古代仪器的一大厄运。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亲临观象台,他遍观了天文仪器后称,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于是,当时钦天监的有关人员集思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制造工期达十年之久。这架仪器的结构,基本上与中国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度刻划同于台上其它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和九十六刻制取代中国古代的365.25。和百刻制。
“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有余,高大雄伟,雕刻细腻,除了作为观象台上的一架观天仪器之外,也是一座精美的工艺品。
古仪被迫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德法侵略军看到我国明清大型精致古仪,竟私下达成瓜分我古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搬到了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又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侵略军则将明制浑仪和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抢走,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十件古仪全部归还后,我国又将清代八大铜仪按原来布局安于台上,明制浑仪则安于紫微宫左侧,简仪安于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走之后,当时的天文工作者为了不问断观测,曾经制造了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议(即半径为清制天体仪的一半)各一架,安于观象台上使用。为记载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刻石碑一座,现在立于台下紫微宫左侧的耳房前面,以供参观。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国天文工作者为保护文物,遂于1933年将明制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七件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上。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就只存有清制八大铜仪了。
古观象台巡礼
北京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这样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近五百年的天文观测,在世界上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作过必要的修葺。十年动乱之后又进行了彻底的修缮,焕然一新。并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及其上面的八大铜仪。观象台高达14米余,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有余的平顶上,八大铜仪排列在南、西、北三面。踏上台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架我国历代传统制造的天体仪,直径为6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地刻画着1800余颗天体,浩瀚的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位于北面那架中西合璧的“玑衡抚辰仪”,姿态优美,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云架,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上部,圈环相套,探测太空,运转自如。其它几件仪器,亦是各具特色,多彩多姿。
观象台下有个优雅秀丽的四合院,便是紫微宫及东西厢房,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纵观我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达的概貌,而那丰富悠久的天象纪事,卓有见识的天文学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将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景仰和怀念!

参考资料:http://www.oldbeijing.net/Article/200704/11095.shtml

第2个回答  2007-08-24
古观象台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以建筑整齐配套、仪器保存完好、历史悠久而闻名于世。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台。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观象台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42)嘉靖年间曾对这座天文台进行一次大修,以后观象台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动。辛亥革命后,该台改为中央观象台。

1933年改为国立天文陈列馆,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务院批准隶属北京天文馆管理,于1956年5月1日以"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的名义对社会开放。观象台高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约20余米,台内掏空,辟为展厅,分为上下二层。台西侧的紫微殿及东西配房辟为"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的展室。台上陈列着十分精美的天文仪器。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浑仪、简仪等。

北京古观象台在明朝时被称为“观星台”,台上陈设有简仪、浑仪和浑象等大型天文仪器,台下陈设有圭表和漏壶。清代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辛亥革命后改为中央观星台。

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间,天文台上先后增设了八件铜制的大型天文仪器,均采用欧洲天文学度量制和仪器结构。从明朝正统年间,到1929年止,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天文观测达五百年,在世界上现存的古观象台中,保持着连续观测最久的历史记录,而且,它还以建筑完整和仪器配套齐全而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清代制造的八件大型铜制天文仪器体形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湛。除了造型、花饰、工艺等方面具有中国的传统特色外,在刻度、游表和结构方面还反映了西欧文艺复兴时代以后大型天文仪器的进展和成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它们不仅是实用的天文观测工具,还是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珍品。

明清观象台
北京建立观象台,其渊源应上溯到金代。金灭北宋后,将天文仪器从汴梁(今河南开封市)运到金中都(今北京右安门一带),并设立太史局、司天台。继金之后,元仍定都北京(称作大都),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王恂等人,在大都东南建立了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司天台,并用他们自己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进行观测,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上了新的高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元司天台的全部建筑已毁。
明初定都南京,把残存的元代天文仪器运到了南京鸡鸣山上。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并没有天文仪器运来,所以只在齐化门(后改称朝阳门)附近的城墙上,作肉眼观测。永乐二十二年,在紫禁城内西面建立了宫廷观象台,即所谓“灵台”,这时也还没有大型天文仪器。
据《明实录》记载,正统二年依行在钦天监监正皇甫仲和奏请,派人去南京用木料仿制仪器,运回北京,铸成铜仪。正统七年二月壬子,造“会同馆”和“观星台”。应该指出,史书记载的观象台包括台体和台下的四合院,东西厢房等附属建筑。《明实录》还记有:“(正统)十一年增修晷影堂。”直到这时,北京古观象台及台下的附属建筑群才初具规模。历经有清一代,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清代将观星台改称“观象台”,隶属钦天监。紫微宫和西耳房中还有传说为康熙手书“观察惟勤”和乾隆手书“观象授时”的巨幅横匾。
辛亥革命后,该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于教育部。当时对观象台作了些改建并添建了一些房屋。到1929年改中央观象台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只作气象工作。至此,北京古观象台结束了历时近五百年的连续天文活动。
几度沧桑的古代天文仪器
古观象台上安放的观天仪器,索以体型巨大、造型美观、雕刻精细著称于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这些瑰宝曾经历尽了人间的沧桑!
在明代,观星台上使用着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大型仪器。到了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比利时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奉康熙帝之命,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了六件新仪,至康熙十二年制成,计有: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新仪制成后,就将明代仪器全部移放台下,将新制六件仪器安于台上,进行观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纪理安设计的地平经纬仪造成后安于台上,这架仪器是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的合成,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纪理安在监制这架仪器时,竟将台下遗存的元明古仪_充作废铜使用,幸后来有人发现并奏明朝廷下令禁止,才保留了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三件(可惜,辛亥革命后,天体仪已不知去向)。这可以说是北京古观象台上古代仪器的一大厄运。
据史书记载,乾隆皇帝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十月二十七日亲临观象台,他遍观了天文仪器后称,结构以浑仪制近古,刻划制度宜从今。于是,当时钦天监的有关人员集思设计制造了“玑衡抚辰仪”,制造工期达十年之久。这架仪器的结构,基本上与中国汉唐以来我国历代制造的浑仪相类似,不同的是取消了浑仪中的地平环和黄道环,时度刻划同于台上其它七件仪器,用圆周360。和九十六刻制取代中国古代的365.25。和百刻制。
“玑衡抚辰仪”是清代制造的最后一件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它重五吨有余,高大雄伟,雕刻细腻,除了作为观象台上的一架观天仪器之外,也是一座精美的工艺品。
古仪被迫流徙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北京古观象台洗劫一空。德法侵略军看到我国明清大型精致古仪,竟私下达成瓜分我古文物的“协议”,法国侵略军将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象限仪和明制简仪搬到了驻华使馆,后迫于舆论又于1902年归还我国。德国侵略军则将明制浑仪和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抢走,运回德国,陈列在柏林波茨坦离宫,至1921年才根据《凡尔赛和约》归还我国。十件古仪全部归还后,我国又将清代八大铜仪按原来布局安于台上,明制浑仪则安于紫微宫左侧,简仪安于右侧。
明清十大仪器被抢走之后,当时的天文工作者为了不问断观测,曾经制造了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议(即半径为清制天体仪的一半)各一架,安于观象台上使用。为记载这段史实,光绪三十一年(1905)曾刻石碑一座,现在立于台下紫微宫左侧的耳房前面,以供参观。
1931年“九·一八”事变,我国天文工作者为保护文物,遂于1933年将明制浑仪、简仪、漏壶、圭表和清制小地平经纬仪、折半天体仪等七件运到南京,陈列在紫金山天文台上。至此,北京古观象台就只存有清制八大铜仪了。
古观象台巡礼
北京古观象台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象这样在同一地点连续进行近五百年的天文观测,在世界上实属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曾作过必要的修葺。十年动乱之后又进行了彻底的修缮,焕然一新。并于1983年4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参观北京古观象台,首先是观象台及其上面的八大铜仪。观象台高达14米余,在东西长近24米、南北宽20米有余的平顶上,八大铜仪排列在南、西、北三面。踏上台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架我国历代传统制造的天体仪,直径为6尺的巨大球面上,精确地刻画着1800余颗天体,浩瀚的银河纵贯整个球面,牛郎.、织女星座隔河遥望。位于北面那架中西合璧的“玑衡抚辰仪”,姿态优美,气势磅礴,托起整个仪器的云架,铜龙盘绕,生机勃勃,雕刻精美。仪器上部,圈环相套,探测太空,运转自如。其它几件仪器,亦是各具特色,多彩多姿。
观象台下有个优雅秀丽的四合院,便是紫微宫及东西厢房,有“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纵观我国古代几千年来天文学从萌芽到不断发达的概貌,而那丰富悠久的天象纪事,卓有见识的天文学理论,杰出的发明创造,将会激发参观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们景仰和怀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