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是什么书?是史记吗?

如题所述

《纲鉴易知录》是一部记载从传说时代至明末历史的纲目体通史,属于中国通史读本。

《纲鉴易知录》是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山阴文人吴乘权和他的朋友周之炯、周之灿合作编纂的一部中国通史读物。吴乘权等以为《资治通鉴》太繁琐,因此起意编一部篇幅适中繁简适度的历史书。

《纲鉴易知录》时间跨度从太古神话传说时代直到明,按照确定好的体例编排好史料大纲,在“纲”下直接叙述历代史实,在特定正统观指导下形成连续一贯的编年时间线索,对于清代中后期的人来说,是一部相当完整且明晰易读的中国通史。

扩展资料:

社会影响:

北宋司马光编纂我国编年史《资治通鉴》,南宋朱熹又改写成《资治通鉴纲目》前面有纲,后面有目,纲是历代史事的提纲,目是对历代史事较详细的记述,以后不少书采用这种体例,通称纲鉴。

《纲鉴易知录》有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十二册本,纠正了原书和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的一百多处误断和错讹。且是首次注释、今译,横排出版。

《纲鉴易知录》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年经事纬,力求平实。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古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纲鉴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纲鉴易知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8
  从《纲鉴易知录》谈起 王树民

  说到《纲鉴易知录》,老一辈的人都很熟悉,这是一部一直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历史书籍。这部书是清初人编写的,要说明它的来历,至少要从宋代说起。原来我国的旧史书,有纪传和编年二种体裁。北宋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是以编年体写成的一部最大的古代通史,从战国到五代,上下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编成了二百九十四卷。司马光编写这部大书的目的,原在从历史上总结统治人民的经验,以便巩固封建政权的统治,可是这部书太大了,读起来很吃力,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也就不容易为读者所领会。南宋时的朱嘉,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出发,看到了《资治通鉴》的这些作用和弱点,便完全以此书为依据,编成《资治通鉴纲目》一书,全书只有五十九卷,用提纲挈领的话表明对某一事件或人物的看法,这称为纲,再用简略的叙事说明事件或人物的情节,这称为目。比起《通鉴》原书来,内容大大地压缩了,为统治者提供的经验教训也更分明了,从此在旧史书编纂学方面出现了纲目体一种新的形式。
  朱熹编的《通鉴纲目》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本来已经表示得十分明确了,但宋、元之间一些儒生还怕人们领会不到,便为这部书加注释,称为“发明”或“书法”等。同时更有些人用这个体裁编写新的史书,重要的在宋、元时期有金履祥著《资治通鉴前编》,陈柽著《通鉴续编》等书。明成化年间,更直接由朝廷出面编成了《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叙宋、元二朝之事,以接续朱熹的《通鉴纲目》,又正德年间编了一部《通鉴纂要》。清朝时又编出了《通鉴纲目三编》,专记明代之事,又《御批通鉴辑览》,通记历朝之事,这些书都是官修的。明朝时私人用这个体裁著书的更多,重要者有王凤洲的《历朝纲鉴会纂》,袁了凡的《历史纲鉴补》和顾锡畴的《纲鉴正史约》等书,其中尤以袁了凡的书流行最广。袁氏名黄,别号了凡,浙江嘉善人,万历十四年进士,其书原名《历史大方资治纲鉴补》,简称为《历史纲鉴补》,共三十九卷,另有卷首一卷。顾锡畴的时代晚于袁黄,他作的《纲鉴正史约》只有三十六卷,较袁氏书更为简明,清初陈弘谋予以增订,也是较为流行的一种。王凤洲名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时代较早,名声又高。后人以袁氏之书为主,并采用王氏与顾氏等书之内容,合成一书,称为《王凤洲袁了凡合编纲鉴》,仍为三十九卷,卷首一卷,成为清初以来流行最广的一种史书。这些书名都使用了“纲鉴”二字,即从“纲目”和“通鉴”二书中各取一字面合成之词。
  《纲鉴易知录》是在纲目体史书十分盛行的清初时期编成的,著者本来是吴乘权和周之炯、之灿兄弟三人同撰,由于吴乘权的名声大,一般的便只提他一个人了。吴乘权字楚材,浙江山阴人,他在文、史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古文选本中流行最广的《古文观止》,就是他选注的,同样的《纲鉴易知录》也是清代时史书中流行最广的一种,这部书从上古传说中的盘古氏直到明末,只有一百○七卷,可谓“言简意赅”。吴氏在序文中有几句话说得很确切,“观史之不欲,论史之不明,非尽天资迟钝,庸师误人,亦由编辑成书者引导无方而致然也。”可谓切中一般的史书编纂之失。他编的这部书尽量避开这方面的缺点,纲目体史书本来有简明之便,吴氏在这方面又特别重视,所以这部书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在浅显的叙述中,抓住了主要的史实梗概,称得上是疏而不漏,文浅事明,故最便于初学者。其实这也是从明代到清初所有用纲鉴形式编写的史书共同的特点。如王凤洲自序云:“窃有志于史学,于是综集历史,削繁就简,……勒成一编,名曰《纲鉴会纂》。”至于《纲鉴正史约》和《纲鉴易知录》,从书名上就可以了解其重在简明。这种作法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各朝的史书,只从分量上看,就令人有“浩渺无际”之感,要使一般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领会全部要点,简明的内容确是十分必要的。
  纲鉴性质的史书既以简明为主,从史料价值上说,绝无超过一般史书之处,其书实际上只有“便蒙”之用,或为准备科举考试者提供基本历史知识,因而具有一定水平的学者,视之为无足轻重,甚至一般目录书不予著录,即或著录亦多贬词,如《四库总目》(卷48)云:“《纲鉴正史约》之类,坊刻陋本,不足以言史学。”对之十分轻视贬抑。不过一般人在“史学”方面无力更求上进,或无力购置大部史书时,这一类史书却能够满足其基本要求,所以在社会上“不胫而走”的速度,常常为一般正式的史书所不及。
  清统治者对于纲鉴一类的史书虽力加贬抑,可是在社会上的实际作用是被看中的,他们指定几个臣子编了一部《御批通鉴辑览》,以皇帝亲自出面的形式,想来争夺对于古代历史书籍的编著权。乾隆三十二年全书编成,起自伏羲,止于明代,并附及唐王、桂王之事,共一百二十卷,从篇幅到内容,都与《纲鉴易知录》等书相似。虽然如此,也只能作到与《纲鉴易知录》和《纲鉴合编》等书并行于世,而不能压倒旧有的各书。清朝灭亡后,有吴兴王文濡等据《御批通鉴辑览》重编为《历代通鉴辑览》一书,削去原书中的“发明”、“书法”和论断等文,保存有关的史实,并据《东华录》增入清代各朝之事,共为一百四十卷,题为《增修补注正续历代通鉴辑览》,书前有著名的辛亥革命民主革命家黄兴写的序文,一九一八年上海文明书局排印。从纲目体史书说,这部书内容最全,消极面也大为减少,但此书出世正当开辟我国现代史的五四运动兴起之时,这些旧体史书在保存史料方面既无足取,不免为时代所淘汰,所以作为这一类史书的代表性著作,为世人所共知的仍然是《纲鉴易知录》等书。
  这一类史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为直接叙述历代史实,虽然由于缺乏科学的态度方法,伪史传说与真实历史,一律作为史实收录,又从封建统治者的立场观点出发,所怀偏见更常常歪曲了史实。如远古的朝代,现在只能推知到夏朝,而传说的伪史有盘古氏和三皇五帝等数不清的古帝王。又如东汉以后是魏、蜀、吴三国,而魏是中原的政权,应接在东汉之后,当时人由于否定曹操,便称蜀汉为后汉,下接晋朝,从史书上否定了魏的地位,这都是强调主观看法,以致歪曲了史实真相。袁氏《历史纲鉴补》在《三皇纪》之上自加批语云:“问:三皇五帝之号,其来尚矣,而说者纷纷,莫之统一,果以何者为据典?”说明作者对于这一类伪史传说思想上也是动摇的,但还是照录下来了。三皇的内容,袁氏《纲鉴补》和吴氏《纲鉴易知录》都取天皇、地皇、人皇之说,《纲鉴正史约》便以太昊、神农、黄帝为三皇,而不取天皇、地皇、人皇之说。其实这都是传说的伪史,到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当时人却一字不遗的记载下来。在剔除了书中的谬误部分以后,直接叙述历代史实的写法,应肯定为一个重要的优点。尤其是近代和现代人写的史书,多取概括论述的形式,重要史实常常只作举例性的说明,或仅见于附注中,对于历史事实已有基本认识者困难还不大,至于一般初学者,常常只能得到一些空洞的概念,而缺乏真正的史实为基础。在和《纲鉴易知录》一类的史书对比时,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
  历史上的朝代,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比如提到秦汉和隋唐,使人立刻想到这是统一的时期,提到南北朝和后五代,也使人立刻想到这是分裂的时期,许多旧史书也是按照朝代编写的,所以成为历史上一项基本知识,但把各朝代的名号都记清楚是一个硬性的问题,初学者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特别大。袁了凡的《纲鉴补》在卷首有一篇《历代国号歌》,很便于初学者,录之于下:

  天皇地皇人皇氏,
  名曰三皇居上世。
  太昊炎帝及轩辕,
  唐虞绍之为五帝。
  夏商周秦东西汉,
  后汉魏吴三国判。
  汉亡于魏魏禅晋,
  晋遂平吴天下定。
  扰西晋者有五胡,
  天下瓜分南北隅,
  南为东晋居江左,
  宋齐梁陈踵其都;
  北则五胡而后魏,
  东魏西魏分为二,
  东传北齐西禅周,
  周又灭齐禅隋帝。
  隋能平陈海宇周,
  曾几何时禅唐室。
  唐祚终兮为五季,
  梁唐晋汉周相继。
  宋代周兮天下平,
  中南渡兮迫于金。
  并金灭宋是胡元,
  左衽中原九十年。
  自尧迄元几春秋?
  三千七百二十四,
  帝王神器已有归。

  这个朝代歌是从明代统治者立场上写的,对于元朝统治者特别表示憎恨,并流露着大汉族主义思想。清初陈弘谋增订《纲鉴正史约》时,采用了这个朝代歌,并从清统治者的立场上作了局部的改动。如“扰西晋者有五胡”,将“五胡”改为“五姓”,因为在清初“胡”字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天下瓜分南北隅”一句改为三句,“刘石慕容苻姚竞,神州从此遂瓜分,南北烽烟久不静”,这一改动虽然标明了五姓的内容,却和下文失韵了(原文“胡”、“隅”、“都”,都是虞韵)。“北则五胡而后魏”改为“北朝元魏并五姓”。“隋能平陈海宇周”,“周”字改为“一”字。“并金灭宋是胡元”改为“并金代宋祚归元”。自“左衽中原九十年”以下四句改为五句,“明祖承元十六传。轩辕甲子讫有明,总揆历数几多春?四千三百六十一,神器万年归大清”。这样改动后,便是清统治者的口气了。民国时期重印的《王袁纲鉴合编》将最后一句改成“神器万年归于清”,下面又加了一句“中华民国万万春”。这三次编写和改动,反映了三个不同时代的看法。但这个歌中存在的问题很不少,除三皇五帝等伪史出于后世的传说不应列入外,称蜀为后汉,与习惯的用法不合,更缺少辽代,都是重大缺陷。闲时曾照此形式写过一篇《历史朝代名号歌》,现在附在下面,作为本文的结束:

  夏后殷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
  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氐羌慕容,
  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
  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
  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
  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
  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
  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
  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
  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
  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
  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
  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
  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
  齐心奔向共产主义。

  一九八一年七月于北京

  (《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一九六○年五月第一版,〔平〕10元,〔精〕11.50元,近期将重印)

  王树民

  来自网页:
  http://www.1001a.com/book/UploadFiles_9366/20070312/%A1%B6%B6%C1%CA%E9%A1%B7%B6%FE%CA%AE%D6%DC%C4%EA%BA%CF%BC%AF/81/110360.htm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25
《纲鉴易知录》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辑的简明中国通史读
本,初刻于康熙五十年(1711)。二百余年中,刊刻了二十余
次,并译成外文,传播海外。吴乘权编辑的另外一部古文精选—
——《古文观止》,也版本众多,经久不衰,传播甚广,影响
巨大。

《纲鉴易知录》能够久刻不衰,为广大读者所喜爱的主要
原因,是它“简明易知”的特点。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
栋;二十五史也部帙浩繁,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
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不尚玄奥,不
敷铅华,年经事纬,力求平实。有一编在手,诸史于胸之效。
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古史,对林林总总的众多史籍,《纲鉴
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人们对《纲鉴易知录》十分重视,争相阅读的另一个重要
原因,是毛主席热爱和推荐此书。1910年,毛泽东在他的私塾
老师毛麓钟的指导下,点读了《纲鉴易知录》。这是他读的第
一本中国通史著作,使少年毛泽东获得了系统的中国历史知识。
此后他终生热爱此书,并多次指示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历史知识
和阅读此书。

《纲鉴易知录》是首次注释、今译,横排出版。为现代忙
碌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简明易懂的历史教科书。红旗出版社此
次出版的十二册本,纠正了原书和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的一
百多处误断和错讹,在学术上也有较大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