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需要哪些初中数学衔接,?

如函数,方程,三角形,圆形,等,

哪些是高中要用到的重点,?

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代数 》上、下册、《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一般在高一、高二阶段学习完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并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面少、难度小,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申,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高中数学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高中还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高中数学却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教师通过课堂较慢的讲解速度,争取让同学们全面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课程开设多,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如果数学教师能像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像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学习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较多,而高中随着知识的难度增加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现在高考数学旨在考查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给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这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考试在不断地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地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地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地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参考资料:海自强家教献:如何学好高中数学---新生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6
初中衔接高中
知识要点:
1.重心定理:△ABC中,中线AD,BE交于点G,则AG=2GD,BG=2GE.
2.射影定理:Rt△ABC中,C=90,CD为AB上的高,则
⑴CD的平方=ADXDB;⑵AC的平方=ADXAB;BC的平方=BDXAB.
3.内(外)角平分线性质:
△ABC中,AD为角BAC平分线,则 BD/DC=AB/AC;
△ABC中,AE为角BAC的外角平分线且交BC延长线于点E,则BE/EC.

知识要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三条基本性质:
⑴不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⑵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⑶不等式两边都乘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两个步骤:
⑴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⑵利用数轴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出了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2.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⑴|x|>a (a>0)的解集是x>a或x<–a;|x|<a (a>0)的解集是–a<x<a.
⑵|ax+b|>c (c>0)的解集是ax+b>c或ax+b<–c,据此再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ax+b|<c (c>0)的解集是–c<ax+b<c,据此再求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知识要点:
1.我们把y是x的函数记作y=f(x).例如二次函数y=x的平方+2x+3就可写成f(x)= x22x+3,而f(x0)就是当x=x0时的函数值.比如f(0)= 0220+3=3.
2.二次函数f(x)=ax2+bx+c(a>0)的图象是以直线x=-b/2a为对称轴,以(-b/2a,(4ac-b的平方)/4a)为顶点的抛物线.
3.性质:a>0时,开口向上,x=-b/2a时,f(x)有最小值 ;
a<0时,开口向下,x=-b/2a时,f(x)有最大值 .
a:表明抛物线的开口;b:连同a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c: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
4.作图:(1)列表描点连线,(2)图形变换;
5.求函数表达式的常用方法是待定系数法.

知识要点:
1.某抛物线与X轴相交与(X1,0)(X2,0),则可设其解析式为y=a(x-X1)(x-X2)
2.某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k,h),则可设其解析式为y=a(x-k)方+h

知识要点:
1.求根的方法:(1)十字相乘法(2)求根公式(3)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
2.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3. |x1-x2|= , x1的方+x2的方= ;
4.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知识要点:
y=a(x+b/2a)方+(4ac-b方)/4a在m≤x≤n上的最值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b/2a是否属于这个范围;(2)当m≤x≤n时,y是随x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可借助图象进行分析; (3)f(m)与f(n)的大小关系; (4)含有参数(字母)问题的讨论.
1.若m,n为定值, -b/2a 在变化,即x取值范围是m≤x≤n,则需讨论m≤-b/2a ≤n,或 -b/2a<m, 或 -b/2a>n求最值.
2.若m,n为变量, -b/2a 为定值,也需进行上述讨论求最值.

知识要点:
1.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实根的分布问题,可借助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作等价转换,从顶点,判别式Δ,对称轴,自变量取一些关键值时函数值的符号,从而列出相应的方程或不等式,使问题得到解决.
2.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各种情况:
(1)有两零根等价于b=c=0;
(2)至少有一零根等价于c=0;
(3)只有一零根等价于b不等于0,且c=0;
(4)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等价于c/a <0;
(5)有一正根和一零根等价于c=0且–b/a>0;
(6)有一负根和一零根等价于c=0且–b/a <0;
(7)有两正根等价于{△大于等于0,且-b/a>0,且c/a>0};
(8)有两负根等价于{△大于等于0,且-b/a<0,且c/a>0};
(9)至少有一正根(包括:两正根,一正根一负根,一正根一零根);
(10)至少有一负根(包括:两负根,一正根一负根,一负根一零根).
3.设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是x1,x2,且x1<x2,令f(x)=ax2+bx+c
(1)若m<x1<n<x2<t,则f(m)>0,f(n)<0,f(t)>0 ;
(2)若x1<m<x2,则f(m)<0;
(3)若x1>m,x2>m,则△大于等于0,f (m)>0,–b/2a>m ;
(4)若n<x1,x2<m,则△大于等于0,f(n)>0,f(m)>0,n<–b/2a<m;
第2个回答  2007-08-17
所有的方程运算,和函数都是重要的。

其实高中很多都是重新开始的,不用怕。

你趁现在放假,补补计算能力,和函数的应用,一定要加强二次函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8-15
函数是重中之重,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主要是要学习高中涉及到而初中没有学的.我的意思是说高中课本中那些原本是初中有的概念,但因为课改删去的部分.具体这部分的内容你要去书店找.
第4个回答  2007-08-15
都要的
基本的数学知识到高中还要用的
不要拉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