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文学院的专业设置

如题所述

深圳大学中文系是深圳大学文学院辖下的主要教学、研究单位之一。1983年深大建校,在北大的直接支持下,次年创办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6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1998年以来相继获得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共5个硕士学位点的授权。
该系专任教师共52名,其中教授17名,副教授24名,博士生导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3名。
本学科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依托特区发展、比邻港澳的优势,关注前沿,注重比较,强调打通,(1)文艺学是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以文艺美学、比较诗学和中国古典文艺学为特色,注重古今融通、中外交汇,是国内文艺美学研究的发源地和学术重镇。(2)古代文学集合了诗经、楚辞、神话图像、唐宋词学和明清诗文研究的多股力量,显示了雄厚的实力;现当代文学在区域文学(包括特区文学)、当代文艺思潮、作家论与创作论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师生创作广泛见诸国内文学期刊。(3)比较文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重要策源地,以中印、中西文学和批评理论比较等为重点,注重运用国际前沿理论开展跨文化研究,成果丰硕。(4)汉语言文字学在金文、甲骨文、汉语史、古文字学、方言学和对外汉语等多方面拓展,研究二语习得的理论和应用,探索语言文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亦多有创获。
本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本学科共招收硕士生222人,授予学位168人,其中有12人考取北大、北师大、复旦、人大、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生;毕业生融入社会能力较强。研究生在读期间,在各类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共30余篇。有10余名研究生参与了《深圳作家访谈录》、《都市文学新景观》等著作的撰稿,部分研究生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的研究,科研、写作和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升。
系主任:黄金鹏(办公室:文科楼2116)
副系主任:杨爱娇(办公室:文科楼1104)
梁立勇(办公室:文科楼1106)
教研室暨学科点负责人:
文艺学:庄锡华
中国古代文学:沈金浩
中国现当代文学:曹清华
外国文学:钱超英
古代汉语:曹兆兰
现代汉语:梁源 深圳大学早在1984年便成立了国学研究所,以该所为依托开展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和中国思想文化的研究,社会科学部也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开展了长期的与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工作。老一辈学者中,如汤一介教授的中国哲学研究、蔡德麟教授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余其铨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等,在全国都有相当的影响,他们为学校的哲学学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20多年的积累,该校的哲学学科凝聚了一批学有专长、梯次合理、后劲很足的教师。如中国哲学的景海峰、王立新、王兴国、黎业明等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徐海波、田启波、刘志山等教授,西方哲学和伦理学的徐明明、董世峰、汪天文等教授,宗教学的李大华、王辉、阮炜等教授,还有一批年富力强、学有专精的副教授与博士,构成一支实力雄厚的哲学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梯队,这就为学校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994年,该校与华南师范大学合招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从2003年开始,独立培养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研究生,2006年,中国哲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开始招生。2002年,文学院成立哲学历史学部,开始哲学本科的系统教学实验,在本院的所有专业中开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宗教学的系列课程,由全院各专业学生选修,同时也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取得良好效果。2006年,调整之后的文学院成立哲学系,在教学上以系统开设哲学类的课程为主,配合大文科的理念,打通文史哲,加强基础性人文素质教育。2009年,文学院正式获批哲学本科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2010年哲学一级硕士点获批,新增宗教学二级硕士点,并已列入学校的重点扶持计划。
深圳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多学科本科院校,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哲学对大学精神的涵育和校园文化品格的塑造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另外,从区域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要求来讲,广东为中国近代风云际会、思潮涌动之地,又连接香港,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之窗口。粤地近现代哲学人物众多、大家辈出,引领全国思潮,30年来又处在了改革开放的排头位置,所以不论是从中西哲学思想积累的丰厚程度,还是当代思想的发展,广东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地缘优势,通过加强对哲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可以吸取历史经验,为当代的中国文化建设服务。广东地区的哲学研究力量、特别是哲学学科的配置,急待加强,以便能成为从经济强省走向文化强省的助力。本一级学科的设立,可以增强区域性的优势,突显出地方特色,发挥地缘长处,为建设广东文化大省服务。
系主任:赵东明(办公室:文科楼2111 )
副系主任:葛欢欢(办公室:文科楼)
李龑(办公室:文科楼)
教研室暨学科点负责人:中国哲学:王立新
外国哲学:赵东明(兼)
宗教学:李大华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爱国情操、人文素养、史学基本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并具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广阔视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表达能力良好的综合型人才;培养能够胜任国家机关、科研机构、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理论、史学史、历史文选;中国断代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世界断代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中国地方史、广东地方史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政府行政机关、新闻出版单位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等。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系主任:张小也(办公室:文科楼)
副系主任:田欢(办公室:文科楼111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