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里的行为人是什么意思

原告还是被告

在法律上,行为人就是实施行为的人,这里的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如打人行为中,打人者是行为人;购买物品的行为中,购买人和出卖人都是行为人。

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法律概念。

法律上对于行为人还需加限定条件才能有法律意义。譬如完全民事行为人指的是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8 周岁以上, 16-18 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不确定到底是谁具体的行为造成侵权的所有可能造成侵权的人(他们中必有一人的行为造成了侵权)

扩展资料:

完全民事行为人: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18 周岁以上, 16-18 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第二十一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不满18岁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的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刑法中的限制行为能力人: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其有监护能力的近亲属担任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完全民事行为人百度百科-限制行为能力人百度百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在法律上,行为人是指作出某种法律行为的人。指向的是采取积极的行动作出某种行为的人。

就是法律行为的主体,原告被告都有可能,但在刑事领域一般指被告。

如打人行为中,打人者是行为人;购买物品的行为中,购买人和出卖人都是行为人。

扩展资料

被告,在民事案件中,是指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通知其应诉的人;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某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中,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及人员。

是指被诉称侵犯了原告的民事权益,或者与原告发生了民事权益争执,而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应诉的人。

原告与被告的区别:

1.原告是提起诉讼的人,被告是被提起诉讼的人。

2.原告是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人,被告是被认为侵害了原告合法权益的人。

3.原告是主动提起诉讼而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被告是经人民法院依法传唤而应诉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律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在法律上,行为人是指作出某种法律行为的人。指向的是采取积极的行动作出某种行为的人。如打人行为中,打人者是行为人;购买物品的行为中,购买人和出卖人都是行为人。
第3个回答  2011-11-26
就是该法条描述的一个事项或者一个动作,比如实施盗窃,实施抢劫等,去做这个动作的人,就是行为人,就是通常所说的法律行为的主体。
第4个回答  2021-02-1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