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话 日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讨厌的意思。

是指令人烦恼;惹人心烦;稍有厌恶。

兰州话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歇后语,这些在京兰腔中也毫无保留的照搬过来。下面论及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而阴损某人也必有令其深悔投胎人世之功。

兰州话的特点:

1、古音遗存多。如“南”“兰”不分,将“脚”读成“jue”,把“下车”读成“下车”,“咸菜”读成“咸菜”,“上街”读成“上街(gai)”,尾巴读成“尾(yi)巴”……根据古代音韵,在古汉语中,以j、q、x和g、k、h为声母的字可以对转。

2、叠字使用多。兰州方言里的叠字,大体上可以分为构成表小名词和构成描述性较强的形容词两个大类。表日常事物的名词,表示小的时候,大都在这些名词前加“尕”字,如尕门、尕桌、尕鸟、尕窗等,要么只要重叠这个名词,后面加个“子”字,也有表小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6

讨厌的意思。

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

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

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

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



扩展资料:

兰州话其实是很生动的,有很多语气词和自造词,还有很多形象的比喻和歇后语,这些在京兰腔中也毫无保留的照搬过来。下面论及兰州话的种种,也是包含京兰腔在内的。

听兰州人讲话,只见上下嘴皮翻飞,句首发语词和句末语气词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情绪跌宕起伏,若描述一事则非让听者有眼见之效,而阴损某人也必有令其深悔投胎人世之功。虽不及北京话之贫,天津话之油,上海话之快(幸好都不及,呵呵),也是自成一统,趣味无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这个词是个贬义词。因为是方言,所以没有准确的名词解释,很难用文字来说明词义。打个比方,你正在专心看书,我却在一旁大声喧哗,这时你就可以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日眼”?这个词还可以用在当有人做了你看不惯的事情,如一个男人翘兰花指,女人过于做作的时候,你就可以说:“这个人真日眼”!还有如果有人专门和你作对,这个词也可以派上用场,你可以说:“你要是再日眼我就对你不客气了”。如果有人说一个人的父母日眼,就算不是辱骂父母,也是一种对父母的不尊重。这时候日眼很可能代表的是不顺眼、不顺心的意思,应该是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我觉得日眼这个词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思,不能说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一个兰州人对日眼这个词的理解,因为水平所限,肯定不是很全面,但是还是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4-05
-释义讨厌
释义
方言词,象阳光一样刺眼,用来比喻行为冒险,举止超出常态,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也做日野兰州方言源远流长、蕴含深广、特色鲜明,是祖国大西北有代表性的语言种类之一,也是兰州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兰州方言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显著的特点,一是发音比较古朴,展示了厚重的历史积淀。例如,把下读作哈,把咬读作斋,把 了读作唠,把脚读作觉,把摔读作瓣,把做读作足,把软读作碗,把书读作夫,把没有读作木,那个读作赖个等等。这里面很多读音源自于古代的秦陇方言,至今还有很多词汇与陕西话是一样的。例如表示的的确确的唏唏儿;表示思维迟钝、行动缓慢的姆囊;表示做事仔细、花钱严谨的细法、细详;表示格外、破常规的冷怂等等群众条件——略阳人的大量聚集,与陇西李氏一道构成了略阳方言的庞大载体和强烈互动,从而为“阿得”在狄道全境的扎根、蔓生提供了充分的活体支撑。

第二、空间条件——狄道地处洮河流域,远离关中,其间山水阻隔等等,均为略阳方言在狄道的移植、存活提供了一个相对缓冲、密闭的外围屏障,使得狄道方言最终抵挡住了其他语言的侵蚀,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阿得”方言岛。

第三、时间条件——自汉初至晋末,陇西李氏由成纪迁居狄道之时至少在六百年以上;至于由略阳迁徙流溢西来的普通百姓,其里居狄道之时亦多在百年以上,这就充分满足了“阿得”在狄道嫁接成活的时间要求。

综上所述,今临洮方言“阿得”并非临洮原产,而是赵整所歌古略阳方言“阿得脂”的异地演变形态。仅供参考哦
第4个回答  2018-10-27
“日眼”同意为“讨厌”。用时取决于你当时的心情。假如你生气时说“你很日眼”同意为“你很讨厌”。你开心说“你很日眼”,同意为“你很讨厌”。所以请正确理解其含义。即使用在生气时,骂人程度也不严重,和讨厌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