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检测答案

如题所述

这是第三单元的提纲,应该差不多:
3.1和平发展 时代主题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P66第一段)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
2、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要和平,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代时代的主题是什么?(P66 黑体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4、什么是和平问题?什么是发展问题?P66
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
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
5、和平的意义:和平的环境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6、为什么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2)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安宁。
7、为什么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P66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二战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意识到经济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谋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8、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面临严峻的困难?P67(1)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2)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
9、 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如何?P67第二段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1)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 前提条件 ,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2)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
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影响)P67 (熟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科技、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三、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的表现)(1)1971、(2)2008――168、(3)17批、(4)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3、作为中学生如何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P68最后一段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 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名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一、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机遇:P73第三段(共5点)(1)当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5)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是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缓和期”,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期”,更是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创新期”。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挑战:(1)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2)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可谓相当严峻。
2、国际竞争主要表现是哪些?其实质是什么?P73
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
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4、机遇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必须要抓住机遇?)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就要重视机遇,善抓机遇。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往往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反之,则必定会落到朝代潮流的后面,甚至被动挨打。
二、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1、民族精神的内容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P74第一段黑体字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
3、在当代,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P75第一、二、三、四段第一句
(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 生存 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作为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具有对内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2)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有效抵制腐朽文化的入侵,吸纳现代文明新成果,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3、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什么是时代精神?P76
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
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如何?P86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 渊源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 继承和 发展。
3.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P84
(1)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如何提出的?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第一要义:发展
(4)核心:以人为本
(5)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6)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7)地位:(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P84
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人类有三种选择:
(1)第一种选择: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地球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道路,因而是走不通的;
(2)第二种选择: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中国家放弃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公平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
(3)第三种选择: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选择的科学发展道路,也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85第二段
2、我国目前科技现状(中国加快发展科技步伐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85倒数第二段
近2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基因测序、载人航天等方面硕果累累,但总体上看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3、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
4、我国教育的现状:(为什么要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或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P86第二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5、针对我国的科技和教育的现状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6、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8、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P86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P8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资源状况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P86
3、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P86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P86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是什么?其要求是什么?P87
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要求: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6、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P 87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7、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8、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和主要任务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要求: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主要任务:稳定低收入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9、如何节约资源?P87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0、(1)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P87(2)如何保护环境?环境保护要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力量先行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
1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P87最后一段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