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跑进家来的松鼠》主要写了一只松鼠跑进作者家里,把方糖、面包皮等食物叼到大柜顶上作为冬粮;一个早晨把作者一家采来的一篮子蘑菇全都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

《跑进家来的松鼠》被选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课文和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课,作者为俄罗斯的斯克列比茨基,译者韦苇。

文章举了三个松鼠的例子,从而表现出全家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赞扬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

扩展资料:

这篇课文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1—11自然段:松鼠叼走方糖等食物,贮藏在妈妈的帽子下。(贮存冬粮)

12—15自然段:松鼠晾干蘑菇,挂在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和油画上面。 (晾晒蘑菇)

16—20自然段:松鼠在烟囱里为自己垫窝,用了手套和奶奶的头巾。(垫窝过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您好!!!~~
我认为《跑进家里来的松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一只松鼠跑进我家来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一系列的趣事。松鼠在我家做了主要有这么三件事:1、偷备糖果;2、晾晒蘑菇;3、冬眠垫窝。
纯手打!!!~~~无抄袭,也请楼下的的一些不要抄袭啦!!!~~~望楼主采纳!!!~~~谢谢,希望能帮到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07
跑进家里来的松鼠》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一只松鼠跑进我家来后,接二连三地发生一系列的趣事。松鼠在我家做了主要有这么三件事:1、偷备糖果;2、晾晒蘑菇;3、冬眠垫窝。
一、从阅读提示引入课题。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说松鼠。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后简述收获。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认读下列生字词,并读读字词所在的句子。

储备、贮存、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

晾干、失踪、烟囱、空落落、哭笑不得、

3、引导学生简要说说通读课文的收获。

T:从文章中你了解到松鼠那些生活习性?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状物融入具体事件的表达方法。

T:作者对松鼠生活习性的不用直接用说明的方法,而是怎样做的呢?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松鼠的喜爱之情。

1、学生快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内容的核心。

T:松鼠跑进我家的几件事都是围绕松鼠“怎样过冬”来写的,那松鼠究竟是怎样过冬的呢?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T:从松鼠在我家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出什么?

预设重点句子解析:

1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②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③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3、引导学生体会1-3自然段的妙处。学生自由读文章一二三自然段,先品味文字中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体内容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生读文总结所学。

五、作业。

1、有感情读全文。完成生字词书写及练习册。

2、预习《最后一头战象》

3、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些些列词语的近义词。

贮存( ) 熟识( ) 凉爽( ) 连忙( )

4、读下面的一段话,注意带点词,然后模仿这个句子写几句话。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大柜顶。过一会儿,它又来叼一块走了。

附板书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储备冬粮:藏(糖果、面包皮、榛子、核桃、……)

(喜爱) 晾(蘑菇)

生活习性

(怎样过冬)

垫窝过冬(手套、头巾……)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许多学生已经能“围绕中心细品局部”的阅读方法精读文本,深刻感受文章的内涵。这说明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思考:怎样进一步拓大这一方法在学生中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并最终形成阅读能力,成为学生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第3个回答  2011-12-01
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感悟松鼠的可爱,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
第4个回答  2011-11-30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储备、干脆、失踪、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动物,爱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状物融入具体事件的表达方法

教学计划

一课时

课时一

教学内容

读懂课文,体会作者对松鼠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从阅读提示引入课题。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说松鼠。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后简述收获。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认读下列生字词,并读读字词所在的句子。

储备、贮存、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

晾干、失踪、烟囱、空落落、哭笑不得、

3、引导学生简要说说通读课文的收获。

T:从文章中你了解到松鼠那些生活习性?

4、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状物融入具体事件的表达方法。

T:作者对松鼠生活习性的不用直接用说明的方法,而是怎样做的呢?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松鼠的喜爱之情。

1、学生快速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章内容的核心。

T:松鼠跑进我家的几件事都是围绕松鼠“怎样过冬”来写的,那松鼠究竟是怎样过冬的呢?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一家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T:从松鼠在我家的几件事中,你体会出什么?

预设重点句子解析:

1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脸,还“轻轻咬”他的耳朵,俨然,松鼠已成为小作者亲密的伙伴。对于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了然于心。描写松鼠的几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松鼠的可爱灵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②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读着爸爸的这句话,爸爸对松鼠因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还夸奖它“不甘落后”。

③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作者一家人到处去找,却又哪儿也找不到。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是“空落落”的,他们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3、引导学生体会1-3自然段的妙处。学生自由读文章一二三自然段,先品味文字中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主体内容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学生读文总结所学。

五、作业。

1、有感情读全文。完成生字词书写及练习册。

2、预习《最后一头战象》

3、读课文,在文章中找出些些列词语的近义词。

贮存( ) 熟识( ) 凉爽( ) 连忙( )

4、读下面的一段话,注意带点词,然后模仿这个句子写几句话。

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大柜顶。过一会儿,它又来叼一块走了。

附板书

22、跑进家来的松鼠

储备冬粮:藏(糖果、面包皮、榛子、核桃、……)

(喜爱) 晾(蘑菇)

生活习性

(怎样过冬)

垫窝过冬(手套、头巾……)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许多学生已经能“围绕中心细品局部”的阅读方法精读文本,深刻感受文章的内涵。这说明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思考:怎样进一步拓大这一方法在学生中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能熟练运用,并最终形成阅读能力,成为学生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