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从立案到开庭需要多长时间

如题所述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流程及时间如下:1、立案侦查阶段。此阶段由公安机关进行证据提取、相关事实的调查;此阶段法律并未规定具体时间,但是羁押犯罪嫌疑人不得超过7个月;2、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进行审查公安机关的证据与事实是否充分,不充分的可以退回;此阶段的时间为30天,经批准可以延长;3、审判阶段。检察院将审查合格的案件起诉到法院,由法院进行审理并判决;此阶段普通程序为三个月,简易程序为40天。经上一级批准可以延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4
民事案件: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
刑事案件: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省级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行政案件:一审判决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二审判决应当在二个月内作出。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9-02
1、民事案件,自二审法院收到卷宗立案开始,3个月内审结;
2、民事案件,二审不正式开庭,只是通知当事人双方到场予以调查,此后书面审查;
3、刑事案件,自二审法院收到卷宗立案开始,1个半月内审结;
4、刑事案件,除涉及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二审不开庭,一律书面审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25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具体时间无规定,但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即从起诉到宣判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免费律师咨询免费

一个电话解决您的烦恼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咨询律师
第4个回答  2011-11-14
从立案到开庭的时间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要视双方提供证据的情况及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安排。但三大诉讼法都规定了总的审判期限,可以查看相关法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