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为什么要叫八戒不叫七戒或者...戒??

如题所述

因为唐僧给猪八戒定了八戒。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在我丈人家持斋把素,更不曾动荤。
今日见了师父,我开了斋罢。”三藏道:“不可!不可!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
起个别名,唤为八戒。”那呆子欢欢喜喜道:“谨遵师命。”因此又叫做猪八戒。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
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鱼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参考资料:匿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28
《西游记》中猪刚鬣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五荤三厌,属宗教戒条,信徒不准食用。 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与渠(形似萝卜味如蒜)。三厌,道教把雁、狗、乌龟作为不能吃的三种动物,列为教条。认为“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涌幢小品》)。厌,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过,这五荤三厌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实际另有所指。 八戒全称“八斋戒”,是佛教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项戒条。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佛教戒律还有很多。猪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也不情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28
佛门有八戒,一称“八斋戒”或“八戒斋”,全称“八关斋戒”。是佛教在家男女信徒于一日一夜中所受的八种斋戒法。据唐代道世所撰的佛教书《法苑珠林》记载,“八戒”的具体内容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眠坐高广华丽床座;(7)不涂饰香及不习歌舞伎乐;(8)不食非时食。这八种中,前七为戒,后一为斋。

因为猪八戒在初遇唐僧的时候,是违反了很多戒律的,于是唐僧在给老猪命名“八戒”,取的警戒之意,让他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3个回答  2007-08-28
因为唐僧希望他坚守佛教八个戒律:1、不杀生 2、不偷盗 3、不淫欲 4、不妄语 5、不饮酒 6、不眠坐高广华丽之床 7、不装扮、打扮及视听歌舞 8、不食非时食就是正午过后不吃饭.

第一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尽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三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 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四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妄语意,思念至诚,安定徐言,不为伪诈,心口相应,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五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不饮酒,不醉不迷乱,不失志,去放逸意,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六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著华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七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求安意,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八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奉法时食,食少节身,过日中后不复食,如清净戒,以一心
第4个回答  2007-08-29
八戒受菩萨点化就戒了五荤三厌,等到唐三藏为他剃度时送了他发号八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