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总结下stc12c5a60s2的优点

要写一份论文,其中需要简述下stc12c5a60s2单片机的优点,苦于不知如何总结,希望哪位网友能够帮忙总结一份,一百字以上

多谢

增强型8051CPU,1T(1024G),单时钟/机器周期 2、工作电压 5.5-3.5V 3、1280字节RAM 
4、通用I/O口,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 
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强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 
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120mA 5、有EEPROM功能 6、看门狗 
7、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 8、外部掉电检测电路 
9、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 
常温下内部R/C振荡器频率为:5.0V单片机为:11~17MHz                             3.3V 单片机为:8~12MHz 10、4个16位定时器 
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 
11、3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P3.4/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P3.5/T1输出时钟,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可以在P1.0口输出时钟 
12、外部中断I/O口7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Power 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INT0/P3.2,INT1/P3.3,T0/P3.4,T1/P3.5,RxD/P3.0,CCP0/P1.3,CCP0/P1.3 13、PWM2路 
14、A/D转换,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 15、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 16、双串口,RxD2/P1.2,TxD2/P1.3 17、工作范围:-40~85 
18、封装:LQFP-48,LQFP-44,PDIP-40,PLCC  
管脚说明 
P0.0~P0.7  P0:P0口既可以作为输入/输出口,也可以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总线使用。当P0口作为输入/输出口时,P0是一个8位准双向口,内部有弱上拉电阻,无需外接上拉电阻。当P0作为地址/数据复用总线使用时,是低8位地址线A0~A7,数据线D0~D7 
P1.0/ADC0/CLKOUT2 
标准IO口、ADC输入通道0、独立波特率发生器的时钟输出 
P1.1/ADC1 

P1.2/ADC2/ECI/RxD2 
标准IO口、ADC输入通道2、PCA计数器的外部脉冲输入脚,第二串口数据接收端 
P1.3/ADC3/CCP0/TxD2 
外部信号捕获,高速脉冲输出及脉宽调制输出、第二串口数据发送端 
P1.4/ADC4/CCP1/SS非 
SPI同步串行接口的从机选择信号 
P1.5/ADC5/MOSI 
SPI同步串行接口的主出从入(主器件的输入和从器件的输出) 
P1.6/ADC7/SCLK 
SPI同步串行接口的主入从出 
P2.0~P2.7 
P2口内部有上拉电阻,既可作为输入输出口(8位准双向口),也可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使用。 
P3.0/RxD 
标准IO口、串口1数据接收端 
P3.1/INT0非 
外部中断0,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中断 
P3.3/INT1 
P3.4/T0/INT非/CLKOUT0 
定时器计数器0外部输入、定时器0下降沿中断、定时计数器0的时钟输出  
A/D转换器的结构 
STC12C5A60AD/S2系列带A/D转换的单片机的A/D转换口在P1口,有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速度可达到250KHz(25万次/秒)。8路电压输入型A/D,可做温度检测、电池电压检测、按键扫描、频谱检测等。上电复位后P1口为弱上拉型IO口,用户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将8路中的任何一路设置为A/D转换,不须作为A/D使用的口可继续作为IO口使用。 
单片机ADC由多路开关、比较器、逐次比较寄存器、10位DAC、转换结果寄存器以及ADC_CONTER构成。 
该单片机的ADC是逐次比较型ADC。主次比较型ADC由一个比较器和D/A转换器构成,通过逐次比较逻辑,从最高位(MSB)开始,顺序地对每一输入电压与内置D/A转换器输出进行比较,经过多次比较,使转换所得的数字量逐次逼近输入模拟量对应值。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具有速度高,功耗低等优点。 
需作为AD使用的口先将P1ASF特殊功能寄存器中的相应位置为‘1’,将相应的口设置为模拟功能追问

能不能给一个文字格式的,不要列表的这种。
例如“我选择它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它……,而且它……,再加上它……的优点,因此我选择使用这种型号的单片机”这样的格式?我找到的材料和你发的差不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