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的解说词

是要我做导游介绍一下开平碉楼,要说明地点,作用,还有几个我忘记了,一定要做导游解说的,和上面几样

开平碉楼是中国民居中土洋结合的一种形式,主要建造年代在20世纪。但追溯其历史,可以远至明代。
开平县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其赤坎乡一带旧称驼驮,过去是一片湿地,芦苇丛生,水凫成群,最初到这里来定居的人是芦庵公。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64年)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芦庵公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瑞在井头里村兴建了一座瑞云楼。这座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井头里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村的人口不断增加,而楼的容量又有限,再遇紧急时,总是人满为患。在水患人祸不断发生的日子里,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居住在三门里村的芦庵公的曾孙关圣决定在村中兴建一座更大更坚固的楼。
这座楼建于清代初年,坐北朝南,楼高大约十公尺,共有三层。楼的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二平方米多,算是比较大的楼。这座楼的墙壁全是用一种较大的红砖砌成的。砖长三十三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八厘米,墙体的厚度竟达到九十三厘米,接近一米之厚!
修建这样一座楼的确要花不少钱,所以关圣徒建到一半时,发现钱已不够建完楼。据说,他的夫人谭氏见此情景后,拿出私蓄,楼才得以完成。为求吉利,关圣徒将此楼命名为“迎龙楼”。
从平面上看,这座楼呈长方形,但四个角各突出一块。每层的四角都有枪眼,最下面一层的正立面开有一个拱形顶的小门,门的两边各开一个四方形的小窗户。从平面上看,每一层都分中厅和东西耳房。从造型上看,楼顶是传统的硬山式屋顶,而且屋顶很小,前后并不出檐。
别看迎龙楼其貌不扬,它可是开平碉楼的起因。
三门里及其附近等村的地势低洼,房屋易遭洪水淹浸,有时一年发生数次洪灾,百姓苦不堪言。史书记载,清朝光绪甲申(公元1884年)和戊申(公元1908年)年的两次特大洪水,各村的房屋几乎都被淹没过顶,但躲进迎龙楼的村民避开了危险,全都活了下来。由于瑞云楼早已毁坏,开平人对迎龙楼的防卫功能有口皆碑。人们敬重楼,仰慕楼,只不过建这样的楼太贵,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担的,所以开始摹仿建楼时,往往几个村才建一座碉楼。
除了防御洪水外,防御土匪是建碉楼的另一个原因。开平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个县之间。立县以前,历来是四不管的地区,社会秩序比较紊乱,所以地方希望建县以保太平。清朝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始建开平县治,所以开平县至今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县治虽然建立,但要保证天下太平,并非易事。
翻阅开平县志,碉楼的功能除防洪以外,更加偏重于防范盗匪袭扰。民国二十一年的《开平县志》,记载了“奉父楼”的故事。
清代初年,盗贼十分猖獗,不仅夜闯民宅、杀人、强奸、抢劫、而且还常常绑票勒索钱财。一次,许龙的妻子被土匪掠走上山,土匪派人捎信来勒索赎金。许龙的儿子许益赶快将钱备齐,准备和匪徒商量议赎的问题。这时,许龙的妻子暗地托人捎来口信:“母不必赎,但将此金归筑高楼以奉尔父足矣!”当天夜里,许龙的妻子乘匪徒不备,从山上投崖而死。许益便遵照母亲的遗嘱,修建一座“奉父楼”。
朝代的更迭,往往带来社会的动乱。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土匪乘机抢劫百姓。民国十一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一大群匪徒劫掠赤坎开平中学。旁边鹰村碉楼的探照灯一下子打开照射,四处的乡团闻讯及时截击,救出校长及学生十七人。
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开平,海外华侨得知后也十分惊喜,觉得在防范匪患中,碉楼确有作用。因此,他们宁可在外节衣缩食,也要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开平人一下子兴起了建碉楼的风气,人们不断总结使用经验,国外的华侨又反把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介绍过来,中西融汇,华洋并举。
开平碉楼的建筑占地普遍不大,人们追求的是高度,这样可以眺望,晚上便于射击。碉楼的结构一般是用生土材料。生土墙又分为土坯墙和版筑墙两种形式。土坯墙建得快,只要土坯干透以后,一次就能从底部砌到顶楼。为了延长土坯的寿命,人们还常常在土坯墙的表面,先抹上灰砂,然后再抹一层水泥,这样可以防御雨水的冲刷,也能防止枪弹的射击。
版筑墙是用黄泥、石灰、砂子和红糖水混合拌成的三合土材料,在两块大木板中使劲夯制而成墙的。开平碉楼的夯土墙都不厚,一般也就一尺多,比福建土楼要薄了。不过,三合土的坚固程度和低标号的水泥墙硬度相等,抗张力甚至更大。但是这种夯筑法很费工时,要等先筑好的墙体干透之后才能再筑上面一段,所以体积庞大的碉楼一年内不太可能完成。
用生土材料砌成的墙体占大多数,更有全部用钢筋水泥墙体的,但这种楼造价太贵,所以极少见到,当时水泥是依靠进口,所以人称“红毛泥”,水泥是用一米多高的木制圆桶装的。碉楼的楼板有用钢筋水泥楼板的,也有用木地板的。有的钢筋水泥楼板是水磨石的,光洁美观,底层还用方形釉面砖铺地,十分平整。有的碉楼内的楼梯扶手做工精细,展现欧式风格。
碉楼内部空间普遍不大,尽管每层都有窗子,但窗户很少。所以,碉楼只是作为应急使用,一旦发生情况全族人或全村人都躲入碉楼,一到天亮,大家再回平房休息。在贼匪猖獗的年代,一般碉楼上有年轻人守驻,看管上面的火炮、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范装置。
碉楼的造型有许多种,但绝大多数的形式为一个平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塔型建筑,建筑的最上层出挑一圈环廊或一圈阳台、几个挑斗。在出挑的顶层四边都设有枪眼,出挑的部分楼板上也有长条形的枪眼,以便向下射击,使匪徒不能接近碉楼。
除顶层设枪眼外,其余各层都有小窗,小窗内有竖向的铁条、外面是用超过三厘米厚的进口钢板做的钢窗。小窗的目的是平日用来通风和照明,一旦有匪情,关上钢板做的窗扇,外面是一个平面,枪弹无法射入。碉楼的底层设一小门,门都是钢板的,闩上后,外面人打不开,也撬不开,而且上面还有枪可以射击,匪徒根本无法靠近。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开平碉楼位于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大致有以下四种: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 开平碉楼有避盗防涝、抗日据点、共产党地下活动的历史作用。 自力村隶属开平市塘口镇,东距开平市区12千米,坐落在潭江支流镇海水河谷丘陵平原。该村民居格局与环境保护完好,自然环境优美,水塘、荷塘散布其间,与民居和众多的碉楼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全村现有农户63户、179人,海外侨胞248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村民朴实大方,乐观开放,生活悠然自得。 全村共建有9座碉楼6座庐(即西式别墅),分别是龙胜楼、养闲别墅、球安居庐、居安楼、耀光别墅、云幻楼、竹林楼、振安楼、铭石楼、安庐、逸农楼、叶生居庐、官生居庐、谰生居庐、湛庐。最早的龙胜楼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最晚的湛庐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其中,最精美的铭石楼高6层,第1层为厅房,第2至4层为居室,第5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6层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了望亭。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自力村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碉楼群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泮村灯会,又称舞灯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25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中国民居中土洋结合的一种形式,主要建造年代在20世纪。但追溯其历史,可以远至明代。
开平县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其赤坎乡一带旧称驼驮,过去是一片湿地,芦苇丛生,水凫成群,最初到这里来定居的人是芦庵公。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64年)社会动荡,盗匪常常袭扰百姓,为保护村民的安全,芦庵公的第四个儿子,关子瑞在井头里村兴建了一座瑞云楼。这座楼非常坚固,有防洪和防盗两项功能,一有洪水暴发或贼寇扰乱,井头里村和毗邻的三门里村的村民就到瑞云楼躲避。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村的人口不断增加,而楼的容量又有限,再遇紧急时,总是人满为患。在水患人祸不断发生的日子里,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居住在三门里村的芦庵公的曾孙关圣决定在村中兴建一座更大更坚固的楼。
这座楼建于清代初年,坐北朝南,楼高大约十公尺,共有三层。楼的占地面积约一百五十二平方米多,算是比较大的楼。这座楼的墙壁全是用一种较大的红砖砌成的。砖长三十三厘米,宽十五厘米,厚八厘米,墙体的厚度竟达到九十三厘米,接近一米之厚!
修建这样一座楼的确要花不少钱,所以关圣徒建到一半时,发现钱已不够建完楼。据说,他的夫人谭氏见此情景后,拿出私蓄,楼才得以完成。为求吉利,关圣徒将此楼命名为“迎龙楼”。
从平面上看,这座楼呈长方形,但四个角各突出一块。每层的四角都有枪眼,最下面一层的正立面开有一个拱形顶的小门,门的两边各开一个四方形的小窗户。从平面上看,每一层都分中厅和东西耳房。从造型上看,楼顶是传统的硬山式屋顶,而且屋顶很小,前后并不出檐。
别看迎龙楼其貌不扬,它可是开平碉楼的起因。
三门里及其附近等村的地势低洼,房屋易遭洪水淹浸,有时一年发生数次洪灾,百姓苦不堪言。史书记载,清朝光绪甲申(公元1884年)和戊申(公元1908年)年的两次特大洪水,各村的房屋几乎都被淹没过顶,但躲进迎龙楼的村民避开了危险,全都活了下来。由于瑞云楼早已毁坏,开平人对迎龙楼的防卫功能有口皆碑。人们敬重楼,仰慕楼,只不过建这样的楼太贵,决不是一般人所能承担的,所以开始摹仿建楼时,往往几个村才建一座碉楼。
除了防御洪水外,防御土匪是建碉楼的另一个原因。开平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个县之间。立县以前,历来是四不管的地区,社会秩序比较紊乱,所以地方希望建县以保太平。清朝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始建开平县治,所以开平县至今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县治虽然建立,但要保证天下太平,并非易事。
翻阅开平县志,碉楼的功能除防洪以外,更加偏重于防范盗匪袭扰。民国二十一年的《开平县志》,记载了“奉父楼”的故事。
清代初年,盗贼十分猖獗,不仅夜闯民宅、杀人、强奸、抢劫、而且还常常绑票勒索钱财。一次,许龙的妻子被土匪掠走上山,土匪派人捎信来勒索赎金。许龙的儿子许益赶快将钱备齐,准备和匪徒商量议赎的问题。这时,许龙的妻子暗地托人捎来口信:“母不必赎,但将此金归筑高楼以奉尔父足矣!”当天夜里,许龙的妻子乘匪徒不备,从山上投崖而死。许益便遵照母亲的遗嘱,修建一座“奉父楼”。
朝代的更迭,往往带来社会的动乱。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土匪乘机抢劫百姓。民国十一年十二月的一个夜晚,一大群匪徒劫掠赤坎开平中学。旁边鹰村碉楼的探照灯一下子打开照射,四处的乡团闻讯及时截击,救出校长及学生十七人。
这件事一下子轰动了开平,海外华侨得知后也十分惊喜,觉得在防范匪患中,碉楼确有作用。因此,他们宁可在外节衣缩食,也要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开平人一下子兴起了建碉楼的风气,人们不断总结使用经验,国外的华侨又反把西方的先进建筑技术介绍过来,中西融汇,华洋并举。
开平碉楼的建筑占地普遍不大,人们追求的是高度,这样可以眺望,晚上便于射击。碉楼的结构一般是用生土材料。生土墙又分为土坯墙和版筑墙两种形式。土坯墙建得快,只要土坯干透以后,一次就能从底部砌到顶楼。为了延长土坯的寿命,人们还常常在土坯墙的表面,先抹上灰砂,然后再抹一层水泥,这样可以防御雨水的冲刷,也能防止枪弹的射击。
版筑墙是用黄泥、石灰、砂子和红糖水混合拌成的三合土材料,在两块大木板中使劲夯制而成墙的。开平碉楼的夯土墙都不厚,一般也就一尺多,比福建土楼要薄了。不过,三合土的坚固程度和低标号的水泥墙硬度相等,抗张力甚至更大。但是这种夯筑法很费工时,要等先筑好的墙体干透之后才能再筑上面一段,所以体积庞大的碉楼一年内不太可能完成。
用生土材料砌成的墙体占大多数,更有全部用钢筋水泥墙体的,但这种楼造价太贵,所以极少见到,当时水泥是依靠进口,所以人称“红毛泥”,水泥是用一米多高的木制圆桶装的。碉楼的楼板有用钢筋水泥楼板的,也有用木地板的。有的钢筋水泥楼板是水磨石的,光洁美观,底层还用方形釉面砖铺地,十分平整。有的碉楼内的楼梯扶手做工精细,展现欧式风格。
碉楼内部空间普遍不大,尽管每层都有窗子,但窗户很少。所以,碉楼只是作为应急使用,一旦发生情况全族人或全村人都躲入碉楼,一到天亮,大家再回平房休息。在贼匪猖獗的年代,一般碉楼上有年轻人守驻,看管上面的火炮、铜钟、警报器、探照灯等防范装置。
碉楼的造型有许多种,但绝大多数的形式为一个平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高塔型建筑,建筑的最上层出挑一圈环廊或一圈阳台、几个挑斗。在出挑的顶层四边都设有枪眼,出挑的部分楼板上也有长条形的枪眼,以便向下射击,使匪徒不能接近碉楼。
除顶层设枪眼外,其余各层都有小窗,小窗内有竖向的铁条、外面是用超过三厘米厚的进口钢板做的钢窗。小窗的目的是平日用来通风和照明,一旦有匪情,关上钢板做的窗扇,外面是一个平面,枪弹无法射入。碉楼的底层设一小门,门都是钢板的,闩上后,外面人打不开,也撬不开,而且上面还有枪可以射击,匪徒根本无法靠近。
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
第2个回答  2007-10-25
我不是导游,不会写解说词,但我确实写过一篇介绍开平雕镂的文章.

今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碉楼,分布于广东开平的乡村。据考证,它们大约出现在16世纪,但20世纪开始的几年却是它们的黄金年代。一个世纪前,广东开平的乡村忽然冒出了许许多多的碉楼,它们形状各异,有的像欧洲古堡,有的像教堂,更多的是“四不像”,不伦不类。那些古怪的楼房,似乎从欧美各地腾云驾雾而来,偶然飞落此地,顿时在南国构筑了一道奇异的风景。
19世纪60年代,开平城内兴起了华侨热,当地的治安状况也不断恶化。1922年12月的一个雨夜,100多名土匪乔装打扮,突袭了富家子弟云集的开平中学,绑走了校长和20多名师生。在途中他们被一座碉镂的探照灯召见,民团立时出动,打散土匪救回人质。碉楼的神奇作用,被华侨们看得一清二楚,从那时起,这些古已有之的古怪建筑在当地被推崇备至,富有的华侨们四处修建碉楼,乃至“无=碉不成村”。
事实上,从现存最古老的碉楼“迎龙楼”建成起,碉楼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1884年,开平大水,村民们纷纷登上迎龙楼而得以幸存。1908年,人们再一次躲进迎龙楼避水。然而碉楼更多还是用于居住和防卫方面。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南侵,开平百姓为了守住先人千百年的梦想家园,决定决一死战。1945年7月16日深夜,日寇数十艘汽艇、木帆船途经潭江,企图偷袭南楼,被驻守楼内的司徒氏自卫队发现。7位英雄把日寇党在潭江两天两夜。后来日军攻占了赤坎古镇,包围了南楼开始狂轰滥炸,但南楼岿然不动。第4天,7位队员自知无法突围,便在楼内的墙上写下了遗书,表明了尽忠卫国的志向。第8天,日军公然不顾国际法,向南楼发射毒气弹,只是队员昏厥,落入敌手。日寇将7名英雄绑在树上,残忍折磨之后抛尸江中。悲愤的乡民们找到6名英雄的遗体,隆重安葬,而队长司徒煦的遗体却永远地留在了潭江。这一天,是1945年7月24日,20天后的8月15日,日本投降,7名烈士用轰轰烈烈的义举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1948年,开平的最后一座碉楼落成。兴盛了半个世纪的碉楼,逐渐走向落寞。如今的开平碉楼,早已人去楼空,只有楼上那密集的枪眼,仍在含着泪,向人们叙述开平碉楼那兴亡起伏、有血有泪的往事。

希望对你有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11-12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
  开平碉楼主要用于放匪,防涝及居住,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开平碉楼突出了历史文化艺术合科学价值日益被国内外所关注和认同。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向联合国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是广东开平侨乡民间建筑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也是地域性历史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原用于避洪涝、御盗贼。

碉楼最具特色的是顶部的装饰艺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风格迥异,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硬山顶式,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别墅式、古罗马式、中东式、美国式、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等十余种。开平现存碉楼1,400余幢,大致可分为泥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它以世界各国建筑艺术总汇而著称,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在中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开平也因而被称为近代建筑博物馆。
第4个回答  2007-10-25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二十世纪初,是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现存1833座,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文艺长廊”。
  开平碉楼主要用于放匪,防涝及居住,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国外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等,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开平碉楼突出了历史文化艺术合科学价值日益被国内外所关注和认同。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开平碉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向联合国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是广东开平侨乡民间建筑的一大特色,是一种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也是地域性历史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始建于清初,大量兴建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原用于避洪涝、御盗贼。

碉楼最具特色的是顶部的装饰艺术,由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各自侨居国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建筑传统而设计建造,风格迥异,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硬山顶式,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别墅式、古罗马式、中东式、美国式、英国式、德国堡垒式、教堂式等十余种。开平现存碉楼1,400余幢,大致可分为泥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它以世界各国建筑艺术总汇而著称,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超前性和创新性,在中国乡村建筑史上堪称奇迹,开平也因而被称为近代建筑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