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共几位皇帝无后

如题所述

  宋高宗赵构:嗣皇帝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
  宋宁宗赵扩:嗣皇帝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
  宋理宗:嗣皇帝度宗赵禥,理宗侄,父赵与芮
  宋恭帝赵显
  恭帝(1271-1323)   (1274-1276)年在位,在位2年   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恭帝赵显(音显)(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当时蒙古的元朝大军己得中国北半部,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制权之后,渡过长江向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面向元军乞和。势如破竹的元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线,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元军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宋朝已寿终临寝,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同年年中,元军已经占领了江东(今日的江苏省)大半的领土。   1276年1月18日伯颜率领的元军兵临临安。南宋朝廷求和不成,只好向元军投降。同年,谢太皇太后抱着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赵显出城向元军投降。后来南宋残余势力在福建、广东抗元,最后在1279年,南宋年仅八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元军逼的走投无路,只好跳海而死,南宋终于还是灭亡了。
  宋端宗赵昰
  赵昰   宋端宗赵昰 (1269年 - 1278年,1276年 - 1278年在位;昰:音同“是”),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 赵昰
  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小皇帝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由国舅杨亮节等护卫,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文天样、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泰山宫现存完好)。
  宋卫王赵昺
  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赵昺(公元1271年 ~ 公元1279年)在位仅仅一年。“祥兴”的年号并未给他带来吉祥与复兴的机会。   1278年即位时,忽必烈统率的元军已占据中国大部分地区。赵昺继续以宋之旗号抵抗元军,是年,南宋小朝廷迁到大海上的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南)。翌年,元军打到了此地,宋军大败。面对如此绝望情势,丞相陆秀夫背着这位年仅八岁的末代宋帝投海自尽。杨淑妃见此惨状,嚎啕大哭,旋即跳海自尽。根据记载,当时有十余万人投海殉宋。数日之后,张世杰等人在海上自尽。于是,不仅南宋,而且整个宋朝宣告灭亡。 赵昺的遗体被僧人和百姓们悄悄的安葬在了现在的深圳蛇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28
高宗一子早亡,宁宗无后,理宗无后,恭宗端宗帝昺
第2个回答  2012-02-29
高宗
第3个回答  2012-02-29
赞同楼上:高宗宁宗理宗恭宗端宗帝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