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切花向日葵的种植与管理

如题所述

切花向日葵,学名Helianthus annuus,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地区,属于菊科向日葵属植物。
推荐品种‘富阳’系列:株高60至70厘米,颜色有黄色黑芯、金黄色绿芯和橙色黑芯等。
向日葵具有耐盐性和抗旱性,高分蘖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盆花和切花材料。花色丰富,包括红色、黄色、橙色等。向日葵的花为头状花序,着生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花盘的形状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种。花盘上有两种花,即舌状花和管状花。舌状花位于花盘边缘,为无性花,具有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状花位于舌状花内侧,为两性花。
播种育苗常采用穴盘播种,每穴播一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并浇透水,保持介质湿润,发芽温度为25℃,3至4天发芽。直接播种时,播种间隔为12厘米×12厘米,每穴1至2粒。在残留肥料多的土壤中采用10厘米×10厘米间隔播种。在1至4月或9至10月播种,播种后60至70天开花;在5至8月或11至12月播种,播种后70至80天开花;若在11至12月播种,需注意保温。向日葵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期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从播种到收获只需55至85天。
移栽时,最适土温为15℃,定植密度以12厘米×12厘米为宜。在冬季无霜地区可在田间周年生长,而在寒冷地区需要在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土壤在灭菌和播种前需翻耕和疏松,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排水性。良好的土壤通透性对向日葵生长至关重要。
向日葵为短日照作物,对日照反应不敏感,喜欢充足的阳光,幼苗、叶片和花盘都具有强烈的向光性。苗期日照充足有助于幼苗健壮,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进茎叶生长和花芽分化。
向日葵原产于热带,但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既喜温又耐寒。种子在2℃以上开始萌动,4℃至5℃时能发芽生根,地温达8℃至10℃时能满足种子发芽出苗需求。向日葵发芽的最适温度为31℃至37℃,生长时最适的白天温度是18℃至30℃,夜温是10℃至18℃。只要温度不低于10℃,向日葵就能正常生长。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育越快。中午温度超过25℃时需要通风换气,夜间温度低于13℃时需要保温加热。
向日葵播种和移栽时要求土壤湿润,之后要求土壤保持中等湿润。花朵成熟时要减少浇水的次数和量。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播种到现蕾阶段相对抗旱,现蕾到开花阶段是需水高峰。向日葵喜氮肥,可采用肥水混合的滴灌系统施肥,交替施用浓度为175ppm至200ppm的水溶态的硝酸钙和硝酸钾,氨态氮可用于促进茎干生长。根据叶色使用液态肥料,保持底部叶片不是因缺肥而枯黄即可。避免过多施肥,出蕾后控制液态肥料的使用。
向日葵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类土壤均能生长良好。最适宜土壤pH值为5.8至6.5。多风季节应立支柱拉网支撑以防倒伏。有的品种可以摘除顶端花苞以利于侧枝生长,使侧枝花朵大小均匀。处理后,一个植株可采收7至10枝可售花茎,茎长达70至80厘米,整株高度可达120至170厘米。有的品种在每个节处会长出侧蕾,需及时摘除以利主花蕾生长。向日葵栽培要点是调节昼夜温差,使用低营养启动肥,控水、控肥、控光以控制植株生长。
向日葵切花种植忌土壤轮作,种植1至2茬后需轮换用地并做好土壤消毒工作,以防病虫害滋生。
病虫害防治方面,害虫有蚜虫(危害花苞)、鳞翅目幼虫(危害发育中的芽)、甲壳虫(危害花瓣和花萼)等,可通过喷施吡虫膦、杀虫膦等进行防治。病害包括锈病(盛行于高湿期)、茎腐病和白粉病,可通过介质消毒、合理浇水、增加空气流通、间歇喷洒保护性杀菌剂等预防。感染病害后,先清除病株,然后喷洒百菌清、土菌灵、甲霜灵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