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史实说明“团结协作,共同抗敌是二战取得胜利的保障”

如题所述

浅谈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了六十六周年, 然而就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取得胜 利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究竟美英盟军的西欧鏖战是首因:还 是苏联的百万军队流血冲锋是砥柱:或者是国共合作的八年抗战是基石。更或者 是轴心国之间的不默契给人类带来了胜利的机会。这些我们还不得而知,或许是 许许多多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 法西斯国家的形成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在此看来主要有三类:一是如意大 利之类,这类国家是在 1929 的大萧条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法西斯国家政权;二是像 德日一类的,他们主要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萧条,失业上升,急需转移 国内矛盾,加之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被利用,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上台。第三类 就是法西斯仆从国,如保加利亚,罗马利亚,芬兰等,被迫跟随法西斯国家。加 之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无疑又给了法西斯国家成长的时间, 使其逐渐羽翼丰满, 最终形成气候。 探究二战的胜利,应首归于苏联和美国的功劳。当然这里所说的功劳是贡献 和作用。并不带有全功的意味。历史的过程是客观的,不能有假设,然而倘若假 设一回,或许真的很明白的就能看出谁的作用更大。历史将美苏两国都推到了反 法西斯国家的行列,这无疑是人类的福祉,倘使其二有一在法西斯国家阵营,那 么世界近现代史恐怕将是一幅恐怖的模样。 总的来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 三个主要原因:首要的是美苏两国的参加和积极战斗:其二是法西斯国家在配合 上以及战略上出现了巨大失误:其三是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策应。三个原因共同 铸就了二战的成败,也决定了历史的轨迹。 历史给了爱好和平的人类取胜利的因素。1917 年而过通过二月革命推翻 了沙皇统治,又通过十月革命走上了崭新的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摧毁剥削 阶级的国家机器, 撤销旧的官僚机构, 建立了工农红军、 工人民警和人民法院, 建立崭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机关和各人民委员部。1918 年 1 月,宣布俄国 为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苏维埃还颁布了废除 封建等级制度、国家与教会分离、学校与教会分离、男女平权和俄国国内各族 人民权利一律平等等一系列法令,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俄 国在 1917 年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它地处欧洲曾参与 资本主的原始积累,有着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尽管十月革命的 成功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但是布尔什维克能够在条件如此恶劣,力量如此弱 小,时间如此短暂的情况下,一举掌握政权,这背后就隐藏着一定的历史的必 然性和合理性。问题在于,俄国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 。然而苏 俄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逐渐扭转了不利,在军事上,政治上进 行了改革。到 1924 年苏联展现出来的是稳定很发展。列宁去世后的苏联在斯 大林的领导下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并展现出了巨大的生产能力。 1928~1937 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 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 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 化事业成绩辉煌。鉴于战争的威胁日愈迫近,斯大林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在 1938 年开始的苏联第 3 个五年计划中,国防工业投资占到整个工业投 资的 1/4 以上,许多民用企业纷纷改建为军需工厂。同时号召和组织妇女 参加工业生产,建立劳动后备军。另一方面,斯大林也在国际上寻求建立 集体安全体系 。在此看来苏联真正的国力是应在德国之上的,这是因为 这具有着几百年军国主义传统的庞然大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了社 会主义经,因而避免了经济危机对其造成的冲击。加之斯大林个人政治的 逐渐建立,以及大清洗对军队的影响,使其政治军事上并不具备走上法西 斯军国主义的条件。 所以当苏联这头东方雄狮将巨大的生产及资源能力转 入战争轨道时。无疑是反法西斯国家胜利的砝码。 美国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然而 1929 年的经济危机也使它备受冲击。 终究美国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也是有其必然的因素,虽然受到危机的巨大 影响,然而美国有着自由民主的传统。在其建国及其以后的一百多年里, 美国的民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美国虽然面临危胁,但国会中孤立主义分 子却经常反对军事拨款,反对扩张军备,直到欧战爆发时,美国也没有提 出一个军备计划④。建国后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各阶层开始混合起来,使人 ④ 们互相隔开的一些屏障接连倒毁,财产逐渐分散为多数人所享有,权力逐渐为多 数人所分享,教育日益普及,智力日渐相等,社会情况日益民主。最后,民主终 于和平地实现了它对法制和民情的控制。人人都把法律视为自己的创造,他们爱 护法律,并毫无怨言地服从法律;人们尊重政府的权威是因为必要,而不是因为 它神圣;人们对国家首长的爱戴虽然不够热烈,但出自有理有节的真实感情。由 于人人都有权利,而且他们的权利得到保障,所以人们之间将建立起坚定的信赖 关系和一种不卑不亢的相互尊重关系。人民知道自己的真正利益之后,自然会理 解:要想享受社会的公益,就必须尽自己的义务。这样,公民的自由联合将会取 代贵族的个人权威,国家也会避免出现暴政和专横⑤。加之罗斯福进行了很有魄 ⑤ 力的改革,使美国经济走向了复苏,避免了步入法西斯阵线,才会有后来的美国 为了维护利益参战的历史,正是因为同样有着巨大生产能力的美国雄鹰的投入, 才会有对日德法西斯战争的持久胜利。 倘若苏美之中有一个因为种种原因走上了 法西斯道路,或者两者保持中立。都足以改变当时世界力量分布的均衡,足以使 历史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煽动者德日在战略上的失误,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德国, 这个在 20 世纪的世界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国家, 曾经是欧洲大陆上一个姗姗来迟者⑥。然而自从普法战争之后取得统一,德国开 ⑥ 始了它在欧洲甚至在世界历史上的影响。一战期间,曾经叱咤一时,最终因两线 作战,国内革命而失败。1929 年的危机深深触动了这个国家原本就很脆弱的神 经,面对着外来的剥削打压,德国民族表现的是狂热的民族主义情感。而这种情 感被加以利用铸就了德国的疯狂。然而战争初期德国的所向披靡,节节胜利,使 希特勒逐渐犯了战略上的错误。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⑦。它(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让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要敌人服从 我们的意志,就必须让敌人的处境比按我们的要求作出牺牲更为不利。不然,敌 人就会等待较有利的机会而不屈服。因此,继续进行的军事活动所引起的处境上 的任何变化,都必须对敌人更加不利⑧。政治目的应该为战争行为规定何种目标 ⑧ 所说的。 有时政治目的本身就能作为战争行为的目标,例如占领某一地区.有时政 治目的本身不适于作为战争行为的目标,这时就需另选定一个目标作为政治目的 的对等物,并在媾和时取代政治目的⑨。然而从一开始希特勒就犯了战略上的错 ⑨ 误,当古德里安的铁甲洪流狂追英法联军时,他的一纸命令却间接的挽救了 33 万的英法军队,这成为后来登陆作战的主力军队。再后来进攻莫斯科和乌克兰又 将经济目的凌驾于政治目的之上,糊涂了孰轻孰重。因而没有在有效的时间内集 中力量以达到预期的政治效果,最终给了苏联以喘息的机会。而在对苏作战前德 国在西线对英作战中并未达到其预期的目的, 反而最终陷入了历来被德国担心的 两线作战。在与同盟国的配合上德国并没有进行慎密的思考和斟酌,显然有些盲 目。1939 年 9 月打响的战争,主要是在欧洲和北非展开的;它在时间上,虽然 不是在空间上,跟 1941 年 12 月开始的远东战争有部分重合。这两场战争还是截 然有别的,尽管远东战争曾使英国和美国的处境十分窘迫。德国和日本从来没有 会师协同作战; 唯一真正的重合是当日本人攻击珍珠港时惹得希特勒非常错误地 向美国宣战⑩,最终葬送了自己。 ⑩ 日本自一战以后逐渐在世界舞台上施加自己的影响, 作为一战的胜利国取得 了在军事上发展的机会,遂与之具有千年传统的军国主义结合,加之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影响,自然灾害的推动,导致了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执政。二战之前日本 国内形成的“南进和北上”派也曾经对日本的进攻方向做出争论。后来由于对苏 在远东和蒙古边境作战的失败而放弃了北上,转而南下东亚,东南亚,在太平洋 施展拳脚。后来由不自量力去招惹美国,最终将自己推上失败的深渊。德日倘使 在进攻苏联时能有那么一些配合,两面夹击,足以使苏联限于瘫痪。就当时而言 日本在远东集结百万兵力还是能够做到的。事实并非如此,德意日相对于同盟国 之间的配合是远远不够的。不但如此,反而去招惹了两个最棘手的国家,苏联和 美国。正是这一个个的战略和配合上的失误,使德日如日中天的局势瞬间失去, 注定了它们失败的结果。 此外, 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配合也是促使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中国, 英国, 法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缅甸,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构成了苏美以 外重要的抵抗力量。 中国战场上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团结御侮, 抗日救亡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政治主题和全民族的共同要求。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一系列准备之后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妄图以速战速决的战略, 三个月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同时也标 志着中国全民族共同抗日局面的实现, 标志着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 的开始。经过艰苦抗战,粉碎了日军企图在短期内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争霸亚 太地区的战略基地的侵略计划,使其陷入“中国泥潭” ,延缓了整个法西斯勾结 起来扩大侵略的进程,为主要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粉碎远东慕尼 黑阴谋,动员和鼓舞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壮 大,都起了重要作用⑾。 ⑾ 西欧战场英法军队在北非和大西洋上不断取得对德意的胜利, 皇家空军海军 始终掌握着制空和制海权, 保证着英国这块西欧最后的抗战基地。 随后又汇同法, 美, 加。 新, 澳等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诺曼底登陆作战, 配合了苏德战场, 相对减轻了苏联的压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其他国家的人民为了追求和 平或者民族独立, 纷纷组建远征军或者游击军队, 侧面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它们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然而,总的看来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苏美两国的参加。轴心国三个元凶, 意大利崩溃于美英军队;德国鹿死于美苏攻势;日本完于苏美打击。而其他国家 如果没有苏联和美国,西欧,远东和太平洋战场无一会取得胜利。西欧战场没有 美苏大规模集群作战及其雄厚国力作支撑,不足以消灭德国世界第一的陆军;亚 洲战场没有苏联的力量,也不能促使陆军世界第二的日本投降,而美国的原子弹 又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太平洋战场只有美国的国力能够把日本海军消灭,而其他 国家并不具备这种力量。静观各个战场美苏无可争辩的充当着主力角色,从武器 装备到兵力数量;从军事指挥到政治斡旋,美苏始终都是主角。当然其他国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牵制配合及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是不容置疑的, 但就其胜利的 首要的和重要原因应该归于苏美两国的参加,和他们倾其国力进行的斗争。 《世界政治史》 世界政治史》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苏联》 与崩溃: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 二战史》 《 二战史 》 世界军事史》 ④《世界军事史》 论美国的民主》 ⑤《论美国的民主》 大国崛起:德国》 ⑥《大国崛起:德国》 战争论》 ⑦《战争论》 战争论》 ⑧《战争论》 战争论》 ⑨《战争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界大战的起源》 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中国抗日战争史》 ⑾《中国抗日战争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19
苏德战场上,苏德两军在进行着人类史上最残酷的厮杀。但是苏军由于承担着德军主力进攻消耗巨大,盟军在1943年攻入意大利进入南欧牵制了大量德军。但最根本的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从而正式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而分担了苏军的压力,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此外,还有占领区的抵抗组织,千万不要瞧不起他们,他们在敌后可是令德军非常头疼的。
中国战场,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抵挡着大量日军的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也在不断打击日军。日军因此有几乎三分之二的陆军被牵制在中国战场,所以日军无法增援太平洋战场。这分担了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的巨大压力。
所以说“团结协作,共同抗敌是二战取得胜利的保障”
第2个回答  2012-02-18
简单的说,二战苏军作为抗德的主要力量牵制住了三分之二的德军,客观上为盟军赢得了开辟第二战线的条件,二盟军的战略轰炸的德国的战备生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到1944年德国的军事工业产值只有1942年的百分之35,对于苏军来说,德军的新式先进装备无法大量装备,大量战斗经验丰富的战斗机联队滞留在本土执行防空任务,客观上也减少了苏军的正面压力,盟军的大批援助也帮助苏军更容易的度过了1941-1942年的难关,正是几大国的的联手,最终才碾碎了强大的法西斯德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