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主义古诗

如题所述

辛亥革命————————秋瑾

  一轮蟾魄净娟娟,   万里长空现晶奁。   照地疑霜珠结露,   浸楼似水玉含烟。   有人饮酒迎杯问,   何处吹箫倚槛传?   二十四桥帘尽转,   清宵好影正团圆。
梅(其一)
  本是瑶台第一枝,   谪来尘世具芳姿。   如何不遇林和靖?   飘泊天涯更水涯。
梅(其二)
  冰姿不怕雪霜侵,   羞傍琼楼傍古岑。   标格原因独立好,   肯教福贵负初心。
读书口号
  东风吹绿上阶除,   花院箫疏夜月虚。   侬也痴心成脉望,   画楼长蠹等身书。
望乡
  白云斜挂蔚蓝天,   独自登临一怅然。   欲望家乡何处似?   乱峰深里翠如烟。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寻知音。   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赤壁怀古
  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
去常德州中感赋
  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多情不若堤边柳,犹是依依远送人。
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丛浅淡一丛浓。   平生不借春光力,几度开来斗晚风?
赋柳
  独向东风舞楚腰,为谁颦恨为谁娇?   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
杜鹃花
  杜鹃花发杜鹃啼,似血如朱一抹齐。   应是留春留不住,夜深风露也寒凄。
残菊
  岭梅开候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红毛刀歌
  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   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   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   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   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   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   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   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   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   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   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   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   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如此江山
  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   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   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   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   曰:“归也”,归何处?   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   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   天乎太毒!   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   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
翠楼怨
  题王泽环亡姬遗像,因庚子兵乱,此像失职,后其友朱望清见于市上,赎回归之。   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   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   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   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   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   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   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   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
剑歌
  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   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   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   侠骨棱(山曾)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   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   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   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   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   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   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   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   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   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   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   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   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
泛东海歌
  登天骑白龙,走山跨猛虎。   叱咤风云生,精神四飞舞。   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   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不见项羽酣呼钜鹿战,   刘秀雷震昆阳鼓,   年约二十余,而能兴汉楚;   杀人莫敢当,万世钦英武。   愧我年二七,于世尚无补。   空负时局忧,无策驱胡虏。   所幸在风尘,志气终不腐。   每闻鼓鼙声,心思辄震怒。   其奈势力孤,群才不为助。   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
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宝刀歌(1907)
  汉家宫阙斜阳里,五千余年古国死。一睡沉沉数百年,大家不识做奴耻。   忆昔我祖名轩辕,发祥根据在昆仑。辟地黄河及长江,大刀霍霍定中原。   痛哭梅山可奈何?帝城荆棘埋铜驼。几番回首京华望,亡国悲歌泪涕多。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主人赠我金错刀,我今得此心雄豪。赤铁主义当今日,百万头颅等一毛。   沐日浴月百宝光,轻生七尺何昂藏?誓将死里求生路,世界和平赖武装。   不观荆轲作秦客,图穷匕首见盈尺。殿前一击虽不中,已夺专制魔王魄。   我欲只手援祖国,奴种流传遍禹域。心死人人奈尔何?援笔作此《宝刀歌》。   宝刀之歌壮肝胆,死国灵魂唤起多。宝刀侠骨孰与俦?平生了了旧恩仇。   莫嫌尺铁非英物,救国奇功赖尔收。愿从兹以天地为炉、阴阳为炭兮,铁聚六洲。   铸造出千柄万柄宝刀兮,澄清神州。上继我祖黄帝赫赫之威名兮,一洗数千数百年国史之奇羞!
题芝龛记
  其一:   古今争传女状头,   谁说红颜不封侯。   马家妇共沈家女,   曾有威名振九州。   其二:   执掌乾坤女土司,   将军才调绝尘姿。   花刀帕首桃花马,   不愧名称娘子师。   其三:   莫重男儿薄女儿,   平台诗句赐娥媚。   吾骄得此添生色,   始信英雄曾有此。
满江红(肮脏尘寰)
  肮脏尘寰,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时闻豪杰。良玉勋名襟上泪,,云英事业心头血。醉摩挲长剑作龙吟,声悲咽。   自由香,常思爇;家国恨,何时雪?劝吾侪今日,各宜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繁华莫但夸衣玦。算弓鞋三寸太无为,宜改革。

  铁骨霜姿有傲衷,   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   争奈黄花耐晚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4
周恩来诗词
皞如夫子伤时事原韵
茫茫大陆起风云,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虫声唧唧不堪闻。
这首诗,是周恩来为反对张勋复辟而写的重要作品。一九一六年,袁世凯死后,张勋为了打击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处心积虑,勾结各地军阀,在徐州订立臭名昭著的北洋七省军事攻守同盟,妄图复辟封建帝制。“皞如夫子”,即张皞如先生。他当时是天津市南开学校的教师,有爱国民主思想,支持学生的进步活动,曾应“敬业乐群会”的邀请,欣然加入该会的诗团。当他从报纸上看到军阀徐州会盟的消息时,十分气愤,疾书《伤时事》一诗。周恩来读后,当即步韵奉和一首,一同发表在《敬业》第五期上。

   周恩来和诗,从军阀重开战的风云突变写起,明确地指出,由反动军阀所造成的“举国昏沉”的黑暗局面,是不足道的,表现出敢于蔑视强暴和立志变革现实的革命精神。后两句,以草木摇落的秋天和凄切哀婉的虫鸣作为象征,暗示了封建军阀张勋之辈复辟倒退的喧嚣,正如秋虫一样,不过是死前的悲鸣而已。

附张皞如《伤时事》原诗:
九月二十八日阅报,见徐州分盟祸已近在眉睫,政府犹用敷衍主意。国生命已断送于数人之手矣!不禁掷书流涕,遂成口号。

太平希望成烟云,误国人才何足云;
孤客天涯空涕泪,伤心最怕读新闻。

(七)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诗人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后,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于1917年9月从沈阳经朝鲜东渡日本。出国前夕,写了这首诗。回国之时,他的同学张鸿诰为他饯行,他又重写了这首诗赠送给张鸿诰。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抱救国宏愿、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大江歌罢掉头东”起句气势雄伟,表达了周恩来负笈东渡寻求真理的决心。“大江歌罢”指刚唱罢令人豪情四起的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开篇即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周恩来此处用此典,一是表明其志向的豪迈,二也是为了照应东渡日本横跨大洋江海的经历。“掉头东”则表明义无反顾的抉择。梁启超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时,曾有诗句曰:“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表达的是离开中国而到日本寻求真理的决心,周恩来此诗句反映的也正是他1917年东渡时立志救国的抱负。

“邃密群科济世穷”,说的是他到日本求学的目标,即细密地研究多门科学以拯救濒临绝境的中国。周恩来自中学始就具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他所处的时代也正是国内掀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呼声高涨时期,留学潮中的中国青年大多抱有到国外寻求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以报效国家、拯救中国的愿望。故他在国内革命需要时可以放弃在日本的留学,又可以为了革命的需要于1920年到欧洲勤工俭学。

“面壁十年图破壁”,借达摩面壁修禅的故事反映出诗人刻苦钻研欲达到的境界和追求。西来的达摩禅师从长江之南一苇渡江到达嵩山少林寺,在山洞里面壁十年默默修禅,终于将印度佛教成功传入中国,成为禅宗初祖。周恩来表示东渡留学也要有达摩面壁的精神,而且学成之后要达到如巨龙破壁腾飞的境地。“破壁”之说源自《历代名画记》中所记载的传说,说南朝着名画家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没有眼睛的龙,一经他点出龙的眼睛,巨龙则破壁而出腾空飞去。周恩来将“面壁”和“破壁”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在修辞手法上是一种艺术创造,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一种不同凡响的人生追求。

“难酬蹈海亦英雄”,蹈海,投海。这句意思是:即使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蹈海”可有两种理解,一是跳海殉身之意,如近人陈天华留学日本,为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毅然投海自杀,以示警醒;二是到了晚清时,出洋寻求真理亦称“蹈海”。章太炎在1902年曾出洋到日本,
毛泽东诗词
西江月· 秋收起义   一九二七年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 井冈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清平乐 蒋桂战争   一九二九年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零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各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六言诗 致彭德怀同志   一九三五年十月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临江仙 赠丁玲   一九三六年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五律 挽戴安澜将军   一九四二年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城。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陈毅的诗词 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生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注释】:原题注: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朱德在接见昆明军区机关干部和部队代表时,回忆起早年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响应辛亥革命,1911年重阳节在昆明参加重九起义的往事,感慨良多,当即吟诗一首:

  忆昔重阳大义申,而今始得告功成。

  英法势力渺然去,且喜国防有善邻。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一九四Ο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井冈山会师)
革命雄师会井冈,
集中力量更坚强。
红军领导提高后,
五破围攻固战场。
第2个回答  2011-12-14
1 砍头不要紧,只要注意真,
杀了夏明轩,还有后来人。
2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3 秋瑾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4 辛亥革命百年
江山万里起烽烟,辛亥于今看百年。
岁月轻追流水逝,英魂未唱大风眠。  
伤怀绿柳裁清梦,染血红泥啼杜鹃。  
一卷长河收落日,天边又见月初圆。
第3个回答  2011-12-25
革命主义古诗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①“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②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③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而不思则罔(光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思而不学则贻(只空想,不读书,就会疑惑不解,找不到答案)。——孔子
第4个回答  2023-03-03
革命主义古诗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