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名由来

如题所述

相传公元前21世纪,商王朝的创立者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向东部开拓疆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

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夏禹分天下为九州,现淮北市域属徐州。

公元前21世纪,助禹治水有功而成为商部落首领契的孙子,商汤十一世祖相土为进一步向东扩张,由商丘迁徙至此,作为别都,此后山即为相山、城即为相城。商汤伐桀,灭夏建商,商沿夏制,相城仍属徐州所辖。周武王伐纣更商分封诸侯,以纣王兄微子启代殷,立国号宋,相属宋。

公元前588年至前576年期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曾将国都由睢阳(今商丘)迁至相城。战国时期,齐、楚、魏灭宋,相归楚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淮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民就生息繁衍于相濉大地上。位于我市杜集区楼顶山的古岩画群和濉溪县城东南7公里处的石山孜古文化遗存等均是我市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见证。相传公元前21世纪,商王朝的创立者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向东部开拓疆土,建城于相山南麓,相山、相城由此得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商颂》就留有“相土烈烈,海外有载”的文字。   ·春秋(公元前699年) 冬11月,鲁庄公与宋公、卫候、陈候会盟于袤(今渠沟镇),共商攻打郑国,未克而返。这是我市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春秋(公元前588-576年) 宋国共公为避水患,经睢阳迁都于相。   ·战国(公元前268年) 宋国被齐、楚、魏所灭,相属楚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 秦统一中国,置相县,属泗水郡,郡治相县。同时,置轾县(今濉溪临涣),亦属泗水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 改泗水郡为沛郡,辖37县,治所在相县。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沛郡改称沛国。宣帝地节九年(公元前69年) 曾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复称沛郡。并置竹县,属沛郡。   ·三国(220-265年) 曹操分沛国置谯郡,铚县属谯郡。曹丕分沛国置汝阴郡。相县初属沛国,后属汝阴郡。   ·西晋(265-316年) 复置沛国,国都在相县。   ·东晋(317-420年) 晋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入后赵、前燕,相县一带屡有战事发生,为戎马兵革之地,所属屡有更易。   ·南北朝(421-528年)  相县归刘宋,属徐州沛郡(郡治在萧县),不久相县、铚县相继入北魏。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 废相县为相城乡 ,并入符离县。此后,相城无县以上建置。   ·隋开皇九年(589年) 相城随符离县属彭城郡。   ·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开掘“通济渠”,自西向东穿过淮北市铁佛、百善、四卜等,在淮北濉溪境内全长40.8公里。   ·唐元和三年(808年) 在相地筑城,发现“投火可燃”的石墨(即煤炭,时未开采)。   ·唐元和四年(809年) 割徐州所属的符离县、蕲县,毫州所属的临涣县,泗州之虹县建宿州。   ·宋元丰元年(1078年) 苏轼(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派员在萧县白土镇北孤山一带“访获”煤炭,因作《石炭歌》咏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 撤符离、蕲县、临涣3县并入宿州。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烈山一带发现露头煤并开始凿挖。   ·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月初,获清廷批准开徐溪(烈山)煤矿。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高宗皇帝御赐“惠我南黎”匾额悬于相山庙。   1938年5月10日,日军侵占濉溪口;14日攻陷南坪集;15日攻陷罗集;日军在渠沟村屠杀村民264人,烧毁房屋700余间;在牛眠村杀死村民197人。   1948年: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到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65天,全歼国民党5个兵团,三个绥靖区的22个军56个师的精锐部队。   1950年7月3日,淮北暴雨成灾。   1958年5月5日,淮北煤矿筹备处正式成立。   1958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到濉溪县视察。   1959年1月31日,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建立中国共产党濉溪市委员会。   1960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等到濉溪县双堆集视察、访问。   1960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濉溪市。   1964年4月7日,濉溪矿务局改名为淮北矿务局。   1966年7月1日,纵贯濉溪市的符(离)夹(河寨)铁路正式通车。   1969年2月,全市出现奇寒天气,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21.3度。   1971年4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改名为淮北市。   1971年10月1日,青(龙山)阜(阳)铁路通车。   1974年,重新规划筹建相山公园。   1977年2月22日,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1978年1月31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来淮北视察。   1978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来淮北视察。   1980年6月1日,国家水电部副部长李鹏来淮北视察。   1982年4月25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率专家组到淮北矿区调研。   1984年9月3日,日本侵华时驻守濉溪县南坪的根木三治一行12人到南坪参观并向当地群众道歉。   1987年5月初,在濉溪县双堆区平谷堆发现新石器时期的蚌器文物,该文物距今约5000余年。   1992年12月17-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到淮北视察。   1995年3月13日,淮北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决定“梅花、月季”为淮北市市花,“银杏、国槐”为淮北市市树。   1998年11月6-7日,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到淮北视察。   1999年5月15日,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到淮海战役双堆烈士陵园参观。   2001年6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视察淮北市。   2001年7月17日,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11月13日,淮北市被授予“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   2002年10月29日,淮北市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表彰,成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3年4月,淮北市被授予“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称号。   2004年2月1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5
市名
  淮北市(英语简称:HUAIBEI,汉语拼音:huái běi shì)别称:相城
  地理坐标
  崛起的淮北市中心位于东经116度23分——117度02分,北纬33度16分——34度14分之间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辖区
  四个。淮北市辖3个市辖区、1个县
  乡镇
  33个乡镇
  政府
  淮北市政府位于相山区。市委书记毕美家,市长许崇信
  面积
  全市土地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市区773平方公里。
  人口
  立交桥夜景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13.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10万人。
  电话区号
  0561(+86)
  邮政编码
  235000
  牌照
  皖F
  方言
  中原官话(洛徐片)
  市花
  梅花、月季
  市树
  银杏、国槐
  淮北市是安徽省的省辖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经济区腹心,市辖一县三区。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建材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年产原煤30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中国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淮北矿产颇丰、品种繁多,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山水相依、风光迷人,相山森林公园、老龙脊森林公园以及奇石、古树、繁花、古刹和塌陷湖泊,让人们在碧水青山新城之间领略着一份诗情画意的和谐。淮北市以原煤为动力的坑口发电,是华东电网的主力军之一,总装机容量已达95万KW。总装机容量120万KW的淮北第二发电厂已经建成发电。
  淮北市现有24对大型现代化矿井,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年洗原煤能力1100万吨,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为中国的五大煤炭基地之一。
[编辑本段]一、行政区划
  市辖区:
  相山区 面积 145平方千米,人口396725。邮政编码235000。区人民政府驻相阳路57号。
  杜集区 面积 240平方千米,人口334292。邮政编码235047。
  淮北市行政区划图烈山区 面积 388平方千米,人口344261。邮政编码235025。
  县:
  濉溪县 面积1968平方千米,人口1061310。邮政编码235100。县人民政府驻濉溪镇。
[编辑本段]二、交通区位
  淮北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淮北交通区位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京沪、陇海、符夹等铁路纵横东西南北,6条国道、省道以及京福、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离徐州观音机场60公里,至连云港港口280公里,是安徽省距深水港口最近的城市。城市规划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已达80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城市称号。
[编辑本段]三、气候特征
  淮北市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湿润性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202天。
[编辑本段]四、自然资源
  ① 土地资源
  淮北市土地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5988公顷,林地面积23266.67公顷,水域面积10000公顷,养殖水面8333公顷,荒沙、荒漠1466.67公顷。再生土地资源优势独特,综合复垦治理后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已成为该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多年来,淮北不断加强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率达到54%以上,位于全国前列。
  ② 矿产资源
  淮北矿产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56种,矿产地488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0处,中型矿产地13处,小型矿点455处。在查明储量的16种矿产中,煤、铁、铜、金、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储量分别居全省第2、4、6、2、6、1、位。其中,煤炭资源最具优势,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淮北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矿床规模较大、综合效益凸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和精煤生产基地。
  ③ 生物资源
  林业资源:现有树种300多个,分属66个科,147个属,其中乔木118种,灌木177种,藤木14种,竹类8种。古稀珍贵树木有古柏、古槐、银杏等。果树主要有杏、桃、核桃、石榴、蜜枣等。
  农作物资源:农作物有粮、棉、油、果、菜、药、麻、丝等,品种有400多个,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稻谷、薯类、玉米、高梁、谷子、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麻类、烟叶等,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
  水产资源:鱼类资源以草鱼、鲫鱼、鲤鱼、鲢鱼为优势种群,水生经济动物有虾、鳖、牛蛙、泥鳅等,经济植物有池藕、芦苇、蒲草等。
  畜禽品种资源:畜禽品种丰富,有牛、马、驴、骡、猪、羊、兔、鸡、鸭、鹅等。畜禽生产以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为中心,各品种畜禽的饲养都已形成规模生产。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主要有鸟类、兽类两大类。现有鸟类29科5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食用或羽用狩猎类18种,具有观赏价值的4种,保护农林作物的食虫益鸟25种,主要有鸭雁类、鹰类、雕类、燕类、啄木鸟、黄鼬、狐狸、刺猬、野猫、野兔、蝙蝠、蛇、蝎、蜥蜴等。
  中药材资源:中药材资源共213科,672种,总蕴藏量约28万担。其中植物类药材140科,571种,蕴藏量26万担,矿物类药材有6种。
[编辑本段]五、淮北历史
  淮北市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相土烈烈 ,海外有截 ”的记载。
  ·春秋(公元前699年)冬11月,鲁庄公与宋公、卫候、陈候会盟于袤(今渠沟镇),共商攻打郑国,未克而返。这是该市历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春秋(公元前588-576年)宋国共公为避水患,经睢阳迁都于相。
  ·战国(公元前268年)宋国被齐、楚、魏所灭,相属楚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秦统一中国,置相县,属泗水郡,郡治相县。同时,置轾县(今濉溪临涣),亦属泗水郡。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改泗水郡为沛郡,辖37县,治所在相县。
  ·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沛郡改称沛国。宣帝地节九年(公元前69年) 曾改为彭城郡,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复称沛郡。并置竹县,
  ·三国(220-265年)曹操分沛国置谯郡,铚县属谯郡。曹丕分沛国置汝阴郡。相县初属沛国,后属汝阴郡。
  ·西晋(265-316年)复置沛国,国都在相县。
  ·东晋(317-420年)晋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入后赵、前燕,相县一带屡有战事发生,为戎马兵革之地,所属屡有更易。
  淮北·南北朝(421-528年) 相县归刘宋,属徐州沛郡(郡治在萧县),不久相县、铚县相继入北魏。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相县为相城乡 ,并入符离县。此后,相城无县以上建置。
  ·隋开皇九年(589年)相城随符离县属彭城郡。
  ·唐元和三年(808年)在相地筑城,发现“投火可燃”的石墨(即煤炭,时未开采)。
  ·唐元和四年(809年)割徐州所属的符离县、蕲县,亳州所属的临涣县,泗州之虹县建宿州。
  ·宋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东坡)任徐州知州时,派员在萧县白土镇北孤山一带“访获”煤炭,因作《石炭歌》咏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符离、蕲县、临涣3县并入宿州。
  “煤海之子”雕塑·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烈山一带农民发现露头煤,并开始凿挖。
  ·清顺治七年 (1650年)清朝廷封闭徐(濉)溪、宋瞳、烈山等地煤窑,遣散数千名工人。
  ·乾隆十年(1745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安徽巡抚魏定国奏请清廷重开徐溪(烈山)煤矿,11月经工部审议得到批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高宗皇帝御赐“惠我南黎”匾额,悬于相山庙. 
  ·咸丰五年(1855年)秋,濉溪任集人夏白在南坪集,为捻军蓝旗首领,屡败清军。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山东、亳州、宿城等地富商集股成立烈山煤矿合股公司,试用新法采煤。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宿城秀才周绍棠领得清廷的开矿权,开采烈山煤矿,改矿名为烈山煤矿合众公司。
  ·宣统二年(1910年)烈山矿工江思运因作歌谣抨击矿主、工头,被毒打致死,引发矿工群起反抗。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市境分属安徽省宿县和萧县。
  ·1948年11月,市境解放
  ·1949年6月,市境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之宿县和萧县
  ·1953年2月,市境分属濉溪县和萧县
  ·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
  ·1960年4月,建立濉溪市
  ·1971年4月,更为淮北市
  ·1977年2月,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
[编辑本段]六、农业生产
  淮北市地处北温带台属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生长期约7个半月。农作物为两年三熟。作物以旱粮为主,盛产冬小麦、棉花、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芝麻、花生、油菜籽、红黄麻等。在有水源或灌溉条件的地方,可种水稻。雨量较适中,多集中在六、七、八月份,由于降水量的相对集中,且各月分配不均,易发生春旱、秋涝,春未夏初有西南干热风,气温高、蒸发旺盛,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该市水的问题十分突出。节约用水,保护地下水资源,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正加强排灌基本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不断扩大灌溉面积,从而确保农业的发展。
  淮北市现有耕地213万多亩。山林57万亩,大多为人工林,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阔叶、针叶混交林,树种繁多,珍贵树种有“银杏刃等。有果园3.5万亩。盛产桃、梨、杏、苹果、葡萄、李、石榴和柿子等温带水果,大平原上四季飘香。其中,大庄的葡萄,黄里的石榴和笆斗杏久负盛名。牧草地凡7万亩,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主要牲畜有马、牛、羊、猪等。该市优越的地表环境,不仅为农牧副渔等业的发展开创了美好的前景,更可喜的是,这里还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已探明储量的有13种,其中,煤的储量最大。据科学测定,在二迭纪时期,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花草繁茂,古木林立。到了石灰纪,地壳下陷,这里变成了汪洋大海。
[编辑本段]七、工业生产
  淮北煤炭具有煤层厚度大、含煤系数高、储量丰富、煤种齐全、质量优良和距地表浅易于开采的特点,可供炼焦、冶金、化工和动力之用。此外,铁、铜、金、银、钻、镍等金属矿藏储量也很丰富。铁矿,且伴有金、银、钾、钻等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石灰石、大理石和耐火粘土的储量亦相当可观。石灰岩遍布低山丘陵,其理化指标较好,不仅为生活用瓷、工业用瓷和釉面砖提供上乘的原料,还可用作塑料、橡胶填料和造纸涂料。大量的煤歼石,可用来发电。煤歼石和发电过后的粉煤灰,可供开发氢氧化铝、氧化铝、玻璃微珠等化工产品。淮北市地处三省要害,交通十分便利,现已成为安徽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符夹、青阜两条铁路贯通境内。符夹线北连陇海,南接津浦,有直快列车直达上海。青阜线则经阜阳、淮南直通省府合肥,远达皖南重镇芜湖。通过这两条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公路四通八达,现有六条国道、省道穿过市内。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又开通了淮北至曲阜、泰安、连云港、南京等几十个城市的远程班车。青龙山河港已通航,并正在扩建小不久的将来,从青龙山发出的船只将经新沛河、洪泽湖直通淮河、长江。这将大大便利淮北与江淮、江南地区的物资交流,有力地促进淮北市经济的腾飞
  淮北市矿产资源丰富,以煤为最,地质储量百亿吨,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是中国十大煤炭出口基地之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淮北市的印染、纺织产品远销欧美非洲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基地。
[编辑本段]八、历史文化
  淮北源远流长,早在7000年前新石器早期,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约4000年前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在现淮北市市府所在地相山建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商汤十一世祖相土曾迁都于此。2500多年前,宋共公瑕将宋国国都由河南睢阳迁此,历90年。在此后的1000多年间,历代王朝先后在此设郡或县,为古相城繁荣时期。
  据初步考察,计有200余处文物点,重要的文化遗址有石山孜等14处。 始建于约公元前200年的临涣土城为全国唯一现存的镇级土城墙。在出土文物中,汉画像石的品位之高,数量之多,为中国少有的几个城市之一。
  淮北自古人杰地灵,著名的历史人物有:春秋时期的政治家蹇叔(约公元前628-前560年);两汉之交的大哲学家、经学家桓谭(公元前24-公元56年);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史称“竹林七贤”之一稽康(公元223-262年);中国现代雕塑大师刘开渠(公元1904-1993年)。
[编辑本段]九、旅游景点
  1.相山公园:大型综合性公园,有相山庙、奏鸣曲、万丈碑、钓鱼台等“相山十景”,有动物园、儿童乐园、相山湖等游乐场所。有水牛墓、藏经洞、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刘开渠纪念馆等人文景观。
  位置:淮北市相山城区。
  相山公园2.淮北市博物馆:占地四十余亩,以西汉文化和隋唐运河文化为主题精心组合而成。
  位置:淮北市相山区。
  3.南湖公园:是采煤塌陷地形成的湖泊,南岸湖滨有寺庙,游乐设施初具规模。
  位置:淮北市相山区南郊 5 千米处。
  4.龙脊山风景区:龙脊山为淮北海拔最高点。景区内有千年古檀掩隐下的大方寺遗址,还有龙吟湖、扁泉、观日台、仙人洞、张果老升仙处等景。
  位置:淮北市烈山区新蔡镇。
  5.乾隆湖风景区:集旅游、休假、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观光园。历史遗迹丰富。
  位置:濉溪县滩溪镇东南侧。
  6.临涣古城:是安徽仅有的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先秦古遗址。有古城墙、文昌宫、城隍庙、蹇叔墓、嵇康旧居、传统老街、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等景。
  位置:濉溪县临涣镇。
  7.濉溪老城石板街:东起老城文昌阁,西至武胜街,中心地段长650米,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
  位置:濉溪县滩溪镇。 淮北市博物馆
  8.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发掘出完整的宋代通济渠码头,还有唐船8艘和大批文物。
  位置:濉溪县百善镇柳孜集。
  9.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由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8个展室)和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墓组成。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位置:濉溪县双堆集镇南面。
[编辑本段]十、戏曲文化
  淮北市是一个新建的矿区城市,因为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所以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均有他们的观众。但这一地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当推淮北梆子戏、泗洲戏和花戏。
  ① 淮北梆子戏:
  淮北绑子戏源于河南豫剧豫东沙河调。由于豫东与淮北毗邻,长期的艺术交流,使豫东沙河调逐渐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间小调的有益成份而演变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戏。淮北梆子戏的唱腔具有高昂、粗犷、奔放、感染力强的特点,有二百多种曲牌。演唱分大本腔与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乐器上除弦乐和鼓板之外,另加枣木梆相击作声,藉以增强声调之节奏。在艺术表演程式上受京剧的影响较大,但仍具有地区特色。淮北市梆剧团,淮北市的厂矿、郊区、农村剧团在演出剧目时绝大多数是演唱淮北梆子戏。
  ② 泗洲戏:
  泗洲戏原称“拉魂腔”,源于苏北鲁南地区,传入淮北,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建国前基本上是由民间小班社在农村演出。这种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建国后才逐步进入城市登上舞台。泗洲戏的唱腔具有加快、爽朗、委婉的特色。在农村中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由于它的唱腔优美动人,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淮北地区人民的喜爱。又因为泗洲戏的老一辈艺人多数生长在泗县一带,所以这一剧种在语言运用上又具有泗县一带语言粗犷、幽默的特色。
  泗洲戏的剧目:传统大戏约有80多出;传统小戏和折子戏约有60个左右。除此,还有二百个“篇子”。优秀的生活小戏如《拾棉花》、《走娘家》、《借水瓢》、《钓水鸡》、《野姑娘》等,都是根据这些“篇子”整理改编出来的。建国以来,除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等外,还整理改编了一批受到群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千棒》等;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剧目。
  建国以来,泗洲戏在党的重视和培养下,无论在声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的创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它拥有李宝琴、霍桂霞等著名演员,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受到群众的赞赏。十年洗劫几乎使这个剧种濒于灭绝,但在打倒“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泗洲戏又恢复了青春,目前,地、市、县级专业剧团已恢复了七个,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③ 淮北花鼓戏:
  淮北市郊农村的集镇一直有花鼓戏小班社演出。这种班社五至十人,多以家族、家庭成员、师承关系为核心组成。他们农忙种田,农闲演出。一般不搭台子,围个地摊就可演出。淮北花鼓戏音调委婉,带有拖腔。不用弦乐,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带上髯口,也简易化妆。旦角头上扎个彩球,腰间系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虽然曲调比较单调,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农谚、歇后语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而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淮北花鼓戏的剧目分大戏小戏两种,传统剧目有《王小赶脚》、《四宝珠》、 《花园会》等一百七十多个。内容多反应当时人民的生活、劳动、习惯、性格,运 用当地群众的纯朴语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第3个回答  2011-12-15
在安徽省北部。1971年改濉溪市为淮北市。因地处淮河北以北,与淮南相对,故名
第4个回答  2011-12-15
你知道淮河在淮北哪边吗?呵呵呵。。你知道答案就知道这名字的由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