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俭的事例

如题所述

关于节俭的事例有:

1、陈云

1949年进京后,陈云居住在西城区北长街58号的老房子,在这里一住就是30年。由于房屋年久失修经常漏雨,当时机关行政部门提出要大修,陈云不同意,说:“房子大修要花许多钱,只要不漏雨就行了。”结果没有修成。

后来,后勤部门考虑到房内很多墙皮脱落,走道和楼梯上的地毯已经磨光,又提出要大修,陈云仍然不同意,觉得不影响办公,没必要修,结果又没修成。

2、毛泽东

在个人生活方面,毛泽东处处勤俭节约,以身示范。进了北京,他的工作精神和生活作风一如既往,不改初衷。他的衣服破旧了,总是经过缝补洗净之后继续穿。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诸多礼仪,曾做了两套衣服,买了一双圆头的棕色皮鞋,他一直穿到与世长辞。

当时典礼局长曾要他再买双尖头的黑皮鞋,在接见外宾时穿,他没有理睬。再问,毛泽东反问他:外国人是要来见毛泽东还是要看黑皮鞋?对方无言以对。

3、苏东坡

他被贬官来到黄州时,生活窘迫。为了渡过困境,订出了一套特殊的计划开支办法: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但仍注重节俭,从不讲究奢华。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

4、周恩来

周恩来进城后不久,搬到中南海西花厅办公、生活,一住就是26年,直到去世。西花厅是乾隆年间建的三间旧式平房,潮湿阴冷。地上铺的青砖,夏天返潮返碱。周恩来为了适应毛主席的起居习惯,他也夜间办公,进城刚几年,就落下腿疼的毛病。

有人建议他铺块地毯,因为其他首长都铺了。他先是不同意,后来说:“办公室可以铺,来客人共同得益。卧室不许铺,只我一个人住,铺了浪费。”因此,他的卧室始终没有铺地毯。

5、邓小平

邓小平有一条洗脸的毛巾,用了几年仍然完好,而别人同样的毛巾用了一段时间就破破烂烂。人们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你们洗脸时都是两手用力拧毛巾,毛巾的纤维容易断;我洗脸时用两手挤干毛巾的水,毛巾的纤维不容易挤断,当然耐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勤俭,美德恒久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苏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赵匡胤
赵匡胤教女俭朴 "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作为一国之主皇帝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金银财宝任其享用。可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却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浪费,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可敬·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17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
第3个回答  2020-03-2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