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行书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严字行书如图:

一、释义

1、严密;紧密:~紧。戒~。谨~。把瓶口封~了。他嘴~,从来不乱说。

2、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

3、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指父亲:家~。

5、姓。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严,教命急也。从吅,(如图)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严,教训、命令,督促紧急。字形采用“吅”作边旁。

三、造字本义

动词,体罚、训斥,用苛刻的硬标准要求。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森严、严厉、严冬、严实、严峻、严谨、严格、尊严、威严、庄严、严寒、严肃、谨严、严酷

一、严厉[yán lì] 

严肃而厉害:~打击。态度~。措辞~。

二、森严[sēn yán] 

整齐严肃。多形容防守严密:壁垒~。戒备~。

三、戒严[jiè yán] 

战时或特殊情况下使用武装力量,在全国或局部地区采取的一种非常的警戒措施。包括加强警戒巡逻,组织搜查,限制人员、车辆、船只、飞机等通行,限制公众集会,实行宵禁等。

四、家严[jiā yán] 

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五、严刑[yán xíng] 

极厉害的刑法(xíng·fa)或刑罚:~峻法。~拷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0

严字草书狂草的写法如下图:

严字草书小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yán  

部首:一

笔画:7

五笔:GODR

仓颉:MTCH

笔顺编号:1224313

四角号码:10201

汉字首尾分解:亚丿

汉字部件分解:亚丿

笔顺读写:横竖竖捺撇横撇

释义:

1.严密;紧密:~紧。戒~。谨~。把瓶口封~了。他嘴~,从来不乱说。

2.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

3.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指父亲:家~。

5.姓。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森严[sēn yán] 

整齐严肃。多形容防守严密:壁垒~。戒备~。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一:“戒备是森严的,没有‘特别通行证’或各种交通工具的方便的人,根本便无法进出。”

2.严厉[yán lì] 

严肃而厉害:~打击。态度~。措辞~。

沈从文 《萧萧》:“她脾气坏了一点,这坏处只有丈夫知道,因为她对丈夫似乎严厉苛刻了好些。”

3.严实[yán shi] 

不透水或气的;不松或不漏失的;结构坚固和牢固的。

峻青 《海啸》第三章五:“‘大门给堵死了,老伙计。’ 黄老头 说。‘堵得还满严实哩。’ 程连长 说。”

4.严谨[yán jǐn] 

严密谨慎:办事~。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姑娘看了这地方,真个收拾的清净严谨,心下甚喜。”

5.尊严[zūn yán]

尊贵威严;崇高庄严。

魏巍 《这里是今天的东方》:“没有人会知道,她还要对全人类做出些什么;维护和平,维护人类尊严的抗美援朝战争,不过是她开始的一件罢了。”

第2个回答  2019-03-26

“严”字草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怀素。

怀素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怀素的草书以篆书入笔,藏锋内转,瘦硬圆通,用笔迅疾,气势宏大。从笔迹学的角度看,怀素一生的书法线条,质地上都倾向于瘦细,和禅修苦寒的美学有很大关系。

2、第二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

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

3、第三种:书家——王羲之。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严”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王献之。

王献之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也有深厚功底。字身喜带长形,他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2、第二种:书家——贺知章。

贺知章是唐代书法名家,善草隶。其传世书法作品中,尚有绍兴城东南宛委山南坡飞来石上的《龙瑞宫记》石刻和流传到日本的《孝经》草书等。《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

3、第三种:书家——王铎。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第3个回答  2011-12-30

如图(名家手迹9款,点击看大图)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1-06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